新浪新闻客户端

2020年,律师手把手教你打“抚养费”官司

2020年,律师手把手教你打“抚养费”官司
2020年04月17日 11:27 新浪网 作者 广州曾涛律师

  

2020年,律师手把手教你打“抚养费”官司

  本文作者:广东一粤律师事务所 平先进律师

  夫妻离婚时,一般都绕不开子女和财产这两个环节。不论是协议离婚还是诉讼离婚,都会对这部分进行处理。

  但有相应处理并不意味着合理,子女的情况也和财产不同,不能进行生硬的分配,加上很多人对抚养费等规定不熟悉,导致即使在离婚时对子女的抚养和抚养费进行了约定,但在子女的成长过程中,仍然存在出现产生纠纷的可能。

  今天就团队律师亲办案例的经验,为大家讲解一下打“抚养费”官司,和“抚养费”的那些事儿。

  一、什么系抚养费?

  顾名思义,抚养费系指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规定: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关于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二、谁可以提起“抚养权”诉讼

  在抚养费纠纷案件中,有权提起诉讼的原告一般系子女本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其向法院提起诉讼。一般情况下,离婚后由一方抚养的婚生子女、由一方抚养的非婚生子女、继父母一方抚养的继子女、一方抚养照顾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都可以作为原告向抚养费支付义务一方追索拖欠的抚养费。(婚姻关系并非“抚养费”诉讼的前置条件)

  三、应该向哪个法院提起“抚养费”诉讼?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抚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并不是可以随便向一个法院就可以提起诉讼)

  被告的住所地是指被告的户籍所在地;被告的经常居住地是指被告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住院就医的地方除外。

  

举个例子:

  

李雷和韩梅梅在婚姻中有一个女儿叫李梅(北京市朝阳区),李雷和韩梅梅离婚后,抚养权归韩梅梅,李雷每个月支付抚养费,后李雷外出到广州天河区打工并且办理了居住证居住了两年,这两年李雷没有支付抚养费,如果李梅要提起诉讼必须向天河区法院起诉,而不能够向其他法院起诉。

  四、抚养费应该如何计算?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五、“抚养费”给到什么时候为止?

  抚养费的给付期限,一般至子女十八周岁为止。十六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以其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能维持当地一般生活水平的,父母可停止给付抚养费。

  六、“抚养费”应该如何去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八条规定,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在法院审理过程中,抚养费通常采用定期给付的方式,一次性给付的较为少见。(在笔者团队的亲办案例中,暂时没有出现一件系一次性给付)

  七、打“抚养费”官司谁负责举证?

  我们国家打官司,一般系谁主张谁举证,抚养费的官司也不例外,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八、已经约定好的“抚养费”是否可以更改?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指导意见的规定,子女在必要时可以提出超过离婚协议中约定的抚养费金额的请求。子女在必要时,要求增加抚养费,这是作为子女的一项重要权利,父母应该首先协商解决。在协商不成时,向法院起诉。当然不是所有增加抚养费的请求都会被法院支持,只有抚养费金额不足以维持当地实际生活水平、子女患病上学等实际需要超过了原来的限度等情况下才会进行考虑。

  有些当事人可能会认为,只要离婚协议或者法院判决确定一个数字,照此履行即可,实际上除了我们所讲案例的情况,随着孩子升学成长的开销增多,这个数字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儿童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之爱和家庭培育。我国《婚姻法》中关于抚养费的规定也体现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原则,目的是尽可能预防和减少因夫妻关系变更给未成年人带来的影响。

  笔者建议,为人父母,不管双方的婚姻是否走到最后,但和子女的关系不会中断,希望作为父母的一方,都能够不要忘记自己为人父、为人母的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