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潼关之战,唐玄宗命令守军出击,当真是不懂军事的大昏招?

潼关之战,唐玄宗命令守军出击,当真是不懂军事的大昏招?
2020年10月28日 20:40 新浪网 作者 若山哥

  安史之乱初期,决定性的潼关大战,哥舒翰所部20万唐军惨败,导致长安失守。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唐玄宗李隆基的战略决策错误,强逼守军出战所致。

  然而,战前的情势, 安禄山虽然拿下洛阳,但是周围形势对叛军很不利。所以他随时可能放弃洛阳,绝不可能真的傻傻的呆在洛阳,等着郭子仪李光弼,带领河东军和朔方军,先把叛军老巢范阳攻克,然后带着叛军家属南下,合围洛阳成功。

  

  不能把安禄山当成傻子,明知道形势不利,却会原地不动,史书记载说的很明白,当时安禄山已经在计划放弃洛阳了。

  安禄山用来打仗的叛军核心,是契丹之乱和突厥复兴后南迁幽州的胡人部落军,战斗力在当时天下首屈一指,又抢了东都洛阳这种富裕之地。

  如果当时潼关的河西陇右镇唐军不主动出战,而是固守,那么安禄山明知道潼关攻不破, 郭子仪李光弼又要抄自己后路, 必然是放弃洛阳,全军回军河北。

  如果他全军返回河北,郭子仪李光弼的河东朔方兵团如果不想被消灭,就只能撤军,然后河北各地的各路义军再次被消灭,然后占据着当时中国人口最多最富裕地区的叛军,再次大举南下河洛,而哥舒翰的20万大军继续在潼关打酱油,这样的前景,唐玄宗肯定接受不了。

  就当时来说,安禄山叛军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叛军实际是占据了范阳到邺到洛阳到潼关的交通线, 是条件最好、路程最短的大通路,处于战略内线,而各路唐军要调动必须走河东,实际是处于战略外线。

  20万唐军主力呆坐一方,安禄山叛军进退自如,以处于内线中心洛阳,对外线两端潼关和范阳的唐军去各个击破,这样的前景,绝不是唐玄宗希望看到的。

  所以,如果在处在唐玄宗的位置上,如果不让潼关唐军出战,实际等于唐军河西陇右两大军区的军队成了游兵,坐视河东朔方军和叛军单独死磕,而且很可能是在去河北围攻范阳坚城的情况下,腹背受敌。如果河东朔方军不敢决战退回河东,则河北得而复失,叛军依托河北兵多粮多,这仗就打不完了。

  所以。除非唐玄宗能有上帝视角,完全看穿潼关唐军和对面叛军的一切情况,否则下令唐军出关是必然的。

  

  潼关唐军不是鱼腩,20万人的大兵团,比叛军总和还多,包括了大量河西陇右两个节度使的精锐,前朝周武帝宇文邕率军灭北齐的总兵力也就是这个规模了。有唐一朝之前,就是秦王李世民东征王世充、扫灭窦建德,也没拿出整整20万大军。

  很多后世论者,认为应该避免潼关决战,是建立在认为此战必然失败为前提,但是唐玄宗并不知道这点。

  以当时的形势,他更多考虑的是,如果通关唐军不出击,不用精锐主动袭扰,充分消磨叛军士气。安禄山撤往河北,依托内线快速交通线,把唐军河北兵团各个击破,而潼关唐军兵团还在哥舒翰带领下,路上慢悠悠地晃荡,这是绝不能接受的,

  换了谁是此时的唐玄宗,如果不知道历史上的惨烈结果,也很难下令不出兵。因为在哥舒翰出兵之前,无论如何也很难相信,20万人的庞大军队,唐朝当时最大的主力军团,哥舒翰这样打了几十年仗的天下名将,面对兵力远不如自己的敌人,就这么一战之下全军覆灭了,连潼关和长安都都守不住。

  

  以当时的情况,这一战哪怕打成胶着甚至小败,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这就意味着安史叛军被牵制在洛阳,从此动弹不得。

  以当时的军事态势,除非唐玄宗能够亲自去潼关,深入了解潼关唐军内幕。否则任何一个正常的知兵的人,都会下令唐军出关的。因为当时河北唐军需要潼关唐军配合,因为潼关唐军实力足够强大: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唐军主力是东西两统,东统就是范阳和卢龙,西统就是河西和陇右,河西陇右军之前和吐蕃王朝这样的强敌作战,战果显赫,如果说安史叛军不是软柿子,难道唐军西北两大节度使的百战之师就是软柿子了?

  而且眼看朔方和河东节度使的唐军已经在河北取得大胜,包抄叛军后路,叛军军心已经动摇,这些都是唐玄宗得到的情报,而且还都是真的,这种情况下,以兵力绝对优势的唐军绝对主力,出潼关进攻洛阳叛军,有什么问题么?

  因此,唐玄宗依据上面形势分析,做出这样的决策,是非常合理的。反之,如果让潼关的主力军团坚壁不动,等着叛军撤离洛阳,然后去缓缓跟进,收复洛阳,让安禄山大军全军完整退守河北老巢,前后夹击河北唐军,提出这样的建议,只会被当时所有人当成叛军奸细吧?

  至于历史上的悲剧结果,那是因为唐玄宗根本看不到的因素, 潼关唐军主力已经不是之前封常清招募的新兵,而是哥舒翰从西北带出来的陇右河西两大节度使的主力军,

  唐玄宗怎么可能从封常清和高仙芝之前的上书,就能知道潼关唐军实战能力不堪一击呢?怎么能想到不但新兵不堪一击,西北老兵居然也在叛军面前不堪一击?这甚至比一颗陨石砸下来把唐军灭了,还要离奇。

  因此,潼关惨败的罪责,并不在唐玄宗这个最高决策者,板子还是打在哥舒翰这个前线指挥官身上,更合适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