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测试车坠楼两人遇难 AEB未能阻止悲剧 智能汽车将驶向何方?

蔚来测试车坠楼两人遇难 AEB未能阻止悲剧 智能汽车将驶向何方?
2022-06-24 21:38:19 有车智联

6月22日下午17时20分,一辆蔚来测试车从上海汽车创新港停车楼三层倒冲下楼,坠落过程中车辆底盘朝上、车顶朝下重重拍在地上。事故时车内有两名数字座舱测试人员,120到场后将两人送至安亭东方肝胆医院进行救治,其中杜某因抢救无效身亡,张某某经医院手术后效果不佳于23日凌晨宣布死亡。

时隔27小时官方回应 措辞令人寒心

蔚来汽车于6月23日20时33分,事故发生将近30个小时之后,终于通过官方微博针对这起事故做出了回应,文中提到两名遇难人员中,一名为公司同事,另一名为合作伙伴员工,对遇难的同事和合作伙伴员工表示深切哀悼。同时蔚来汽车已经成立专门的小组,帮助家属处理善后事宜。事故发生后,公司第一时间协同公安部门启动了事故原因调查分析程序。根据对现场情况的分析可以初步确认,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

在回应后,诸多网友因文中“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这句话,表示了对蔚来汽车的不满,认为蔚来汽车是在撇清关系,话语中透露着冷血。或许是蔚来汽车也考虑到了措辞的问题,在21点02分又发布新的回应,在此版回应中将“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改成了“这是一起(非车辆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

在笔者看来,事故回应是对两位遇难人员的遭遇表示哀悼,并向广大蔚来车主声明,并非因车辆原因导致事故,也能够让蔚来用户放心自己购买的车辆没有问题。人员情况和车辆情况是事故后网友最关心的问题,官方回应出发点没问题。但是文章最后声明“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和这句话的措辞确实容易引起网友的不满,更正后的回应相比之下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且事故发生时间是6月22日下午17时20分,官方回应时间是6月23日20时33分,相隔27小时网友才等到了官方回应,并且这不到200字的回应措辞还让人感到寒心,不得不让我们质疑蔚来汽车的公关水平和效率。

蔚来企业传播高级总监马麟也对消费者和媒体的质疑做出了回应,表示:“什么时候发声,能不能发声、有具体的原因;话怎么说那句话该说不该说,都考量过,有各种原因,当然不管什么原因。我的考量看起来不全面,不对;大家的意见,是对的。公司上下都很难过,绝不是冷冰冰的,都是我的责任,我们持续改进。”最后马麟还表示:“水军搞不倒我”

“这是一起意外事故,与车辆本身没有关系”这句话,笔者看来并不像是经过将近30小时深思熟虑的言论,就算需要层层审核,这不到200字的回应也反映了公关效率和能力有待提升。

AEB为何无法阻止悲剧发生?

随着事情不断发酵,“蔚来汽车坠楼两名试车员身亡”和蔚来对于事故的回应都登上了热搜,事故原因也在网友的猜测下衍生出了多个版本。由于蔚来官方表示事故非车辆原因导致,所以猜测中可能性最大的是“挂错挡”和“在挂倒挡中误踩加速踏板”等人为因素。不过这次事故也牵扯出另一个问题,事故现场有散落的墙体结构,说明车辆是在坠落前先和墙体发生了碰撞,那为何AEB紧急制动系统没有触发呢?如果在事故发生前车辆检测到墙体并且采取紧急制动的话,有很大概率是可以避免悲剧发生的。

AEB紧急制动的是通过毫米波雷达来感知目标的,可是毫米波雷达有一个弊端,就是车辆要对井盖、桥墩、隔离带等静态物体进行区分,来防止车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无故触发AEB导致事故,而立体停车场的围栏也同样属于静态物体,所以AEB紧急制动大概率不会触发。对于动态物体,比如行人、自行车等其它交通工具,毫米波雷达会产生多普勒效应,才能够进行紧急制动。如果是激光雷达的话,这一问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

去年8月份,在沈海高速涵江段,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一辆蔚来ES8(配置|询价)车型同样因为毫米波雷达无法识别静态物体,车辆车辆发生事故,不幸逝世。根据蔚来官方网站,蔚来ES8配备有NIOPilot自动辅助运转硬件系统,采用3个前相机、4个环视相机、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不过依旧没有检测到停在高速上的车辆,引发了事故。我们还了解到,白色的静止物体一定程度上也会让车辆雷达更难察觉,根据坠楼事故现场图来看,散落在车辆周边的墙体结构也是白色的。

智能汽车将驶向何方?

除了蔚来汽车以外,包括特斯拉以及其它新势力品牌也频频有因自动驾驶、自燃、刹车失灵等原因引发的事故发生,几个月平静过后又让我们对“电动汽车”、“智能驾驶”放松了警惕,但不得不承认我们依旧无法说“智能驾驶”、“电动汽车”是绝对安全的。

人为操作和自动驾驶最大的区别就是我们可以按照推理来预测行动和结果。比如我们听到婴儿嬉闹的声音,就会注意到附近可能有奔跑的儿童,会适当减速。当我们观察到前方车辆行驶轨迹异样,可以推测出对方驾驶技术不佳、在玩手机或者酒后驾驶,我们也会进行避让。推理和是无法完全构建到汽车或通用计算机中的,尽管可以时间也和人自己驾驶有较大的差别,工程师永远无法将人类本能复制到车上,每个人都至少遇到过一次不寻常的驾驶经历。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14亿司机。那就可能有14亿甚至更多的边缘事件。如果不能使用常识推理能力来处理所有这些边缘情况,那智能驾驶真的比人类司机更安全吗?显然并没有。

写在最后

此次蔚来汽车发生的悲剧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对两位遇难者遭遇我们也表示十分痛心。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也看到了蔚来汽车在公关能力上的不足,回应不及时、不严谨。类似问题也不仅仅出现在蔚来上,与传统汽车品牌相比,后起之秀们仿佛骨子里都透着一股“傲”,无论是品牌的宣传还是CEO创始人们的言论,频频登上热搜。在产品、服务等方面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傲”有时候更像是自负,作为后来者它们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向传统品牌学习。

同时,我们也依旧要对“车”和“速度”抱有敬畏之心,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目前仍旧只是减轻驾驶员疲劳的一项功能,并不能代替人。紧急制动、车道保持同样只是我们生命的一道保险,过分依赖只会放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最后希望蔚来、以及其它新势力品牌可以通过此次事件,也加强对汽车测试人员的安全防护,他们是对汽车质量、安全把控的一道防线,承担风险也为消费者扫除风险,值得我们尊敬!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