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不惧整个北约,拉夫罗夫给“维和部队”定性,四个字直击欧洲面门

不惧整个北约,拉夫罗夫给“维和部队”定性,四个字直击欧洲面门
2025年03月09日 10:47 新浪网 作者 趣玩之家V

  针对欧洲国家计划成立“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这事,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近日在接受采访时进行了强硬表态。拉夫罗夫明确指出,任何以维和名义进入乌克兰的欧洲部队,均会被视为北约对俄直接开战,俄方决不允许。这一表态不仅是俄罗斯对西方长期试探的终极回应,更是对欧洲国家妄图插手下场的严正警告,同时体现出俄罗斯不惧面对整个北约的态度。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多次强调,乌克兰局势的核心是俄罗斯与北约之间的“生存空间争夺战”。欧洲所谓的“维和”行动,看似披着人道主义的外衣,实则暗藏玄机,本质上是为自身战略续命而进行的一场地缘赌博。

  从战略意图来看,欧洲“维和计划”有着三重目的。其一,为乌军输血续命。乌克兰在长期的冲突中战损严重,欧洲试图以维和之名,填补乌军的兵力与物资缺口,维持其对俄罗斯在军事方面的消耗。正如俄外交部所指出的,此举无疑是在为下一场冲突埋下伏笔。

  然而,欧洲自身实力有限,乌克兰在战场上无法战胜俄罗斯,所谓的欧洲“维和部队”也难有胜算。于是欧洲便试图拉上美国,英国首相斯塔默公开表示“维和需美国担保”,这直接暴露了欧洲企图借助美军的威慑力为其计划背书的目的,也是对美国退出“援乌”的害怕。除此之外,欧洲还曾扬言要中国在“维和”中出兵,不过中国外交部一句“中国不是乌克兰危机当事方”,便让欧洲的如意算盘落空,同时也让俄罗斯清楚,对于可能出现在俄乌战场上的“维和部队”,在进行打击时无需有所顾忌。

  欧洲现阶段的对乌政策陷入了严重的“胜利说”怪圈,但欧洲军工业萎缩严重,如今仅能维持3万维和部队,而俄军在乌东的兵力远超其20倍,且欧洲的军备库存仅够支撑数月的高强度战斗。即使这些“维和部队”暂时能稳住战线,俄罗斯也已经通过能源转向亚洲、实现战争经济转型等方式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反观欧洲,通胀率突破6%,制造业外流加剧,这些代价正持续吞噬着其战略耐心。

  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扬言要对欧洲提供“核保护伞”,看似说是要加强欧洲的安全,实则是对俄罗斯放出核威慑。然而,在核打击能力方面,俄罗斯拥有令美国都忌惮的庞大核武库,这也是俄罗斯能与美国坐在谈判桌前讨论和平协议的重要原因之一,法国哪来的底气?

  欧洲国家插手俄乌冲突,其核心目的并非是要乌克兰胜利,而是希望俄罗斯输。但经过三年多的战争,俄方展现出了顽强的特性,想要击垮俄罗斯并不容易。反倒是欧洲,随着美国有撤梯子散伙的迹象,开始变得焦急。然而,若因急切进一步激怒俄罗斯,欧洲能承受得住来自莫斯科的怒火吗。

  北约的“维和计划”注定引火烧身,俄罗斯的战争耐受度、欧洲的战略透支风险、美国的离岸平衡算计,正构成一个危险的“三角战略”。当拉夫罗夫说出“决不允许”这四个字时,这不仅是对欧洲的警告,更是对整个西方的拷问:为了一场地缘政治赌博,押上其文明存续的代价,真的值得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