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东方卫视《未来中国2》今晚播出 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未来

光驹影视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2022 年底,当人们以为人工智能技术停滞不前时,最新版本的人工智能大语言模型突然以爆发之势向我们袭来。很多人以为,艺术领域是很难被AI侵蚀的,没想到那里却是最早遭受AI冲击的领域之一:AI歌手走红网络,原画师面临被裁员……从最初的聊天机器人,到秒出图的绘画应用,再到各类小模型产品的研发,几乎所有人都在面临人工智能带来的“替代”挑战。当大语言模型遇上北京市高考试题,竟取得了511分的成绩。要知道,这样的成绩在国内可以上一所不错的211大学。在未来,人工智能究竟会服务人类,还是取代人类?

首档中国前沿科学思想秀《未来中国》第二季第二期将于今晚(7月14日)20:30在东方卫视首播,21:30在安徽卫视播出, 7月17日21:40在浙江卫视播出,7月18日21:40在江苏卫视播出。本期《未来中国》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邀请到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的首席副校长郭毅可。他作为机器学习、数据科学和大规模科学应用的数据挖掘专家,将和五位来自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高学历科学青年畅聊人工智能的未来。人工智能创造的作品算得上艺术品吗?你能接受人工智能作为“数字家人”吗?快跟随本期《未来中国》一起探讨人工智能将何去何从!

《未来中国》第二季多角度思辨碰撞 共话人工智能发展热潮

人工智能像一把利刃,大刀阔斧地将时代劈成两块:前者循规蹈矩、安然有序,后者则将所有的秩序与规则打破重新写就。科学家郭毅可在节目现场激动地表示:“人类迎来了自启蒙时代以后最大的一次智慧革命。”对此,他亦细节地补充了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探索与成就。“当机器第一次唱出来的时候,我眼泪都掉下来了。”郭毅可回忆道。去年为了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郭毅可团队选择人机交互的方式创造了一首别开生面的《东方之珠》。在真人交响乐团的现场伴奏下,320个虚拟人声合唱经典歌曲《东方之珠》,配合着由人工智能创作的3D音画,这应该是全球首场同类的人机合作表演。不仅如此,郭毅可更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教育领域,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开放、多元、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从而培养怀疑的一代、批判的一代。他骄傲地说:“我希望我的努力能让中国人工智能为世界赋能,为人类出彩。”

如今,人工智能迎来技术突破的“奇点”,话题讨论热潮不断,面对未来,站在分岔路口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第二期《未来中国》从生活化视点切入,话题设置从各维度展开,青年们针锋相对、讨论思辨。比如针对“人工智能是否懂艺术”,计算机天才薛来认为:“人工智能永远无法创造出一种全新且人类没有见过的艺术风格。”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张佳伟则反驳道:“艺术不是被创造出来的客观东西,而是藏于我们观众本身的。”又如对于“人工智能是否会导致失业潮”,不少科学青年持悲观态度,而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数学教育硕士杨昊辰则认为:“在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下,失业现象可能并不是一个问题。”“人生到此不是为了工作,而是为了享受和创造。”科学家郭毅可直击要点,“创造了机器的人一定要创造一个更聪明的自己。”正是人工智能的发展让人从重复性的、机械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而腾出时间去开发更多潜能。他也坦言如今的人工智能还没有价值函数,自身行为不是由目的导向的。在他看来,真正的人工智能是要培养出拥有价值观的人的“孪生”。如果机器开始学习价值,未来又该如何呢?

你听说过“中国钢铁侠”吗?AI会成为我们的恋人吗?人类如何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或许每个人对电影中无所不能的钢铁侠并不陌生,但你听过“中国钢铁侠”吗?复旦大学类脑智能博士生张佳伟来到了电子科技大学的机器人研究中心,在这里等待他的是一场人工智能外骨骼机器人测试。17年前,一次意外受伤让英姿飒爽的女警黄曼在一时之间变成了高位截瘫患者。在过去的6000多个日夜里,她只能卧病在床。机器人研究中心的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和她的大脑意识直接衔接,让她通过意念控制外骨骼。但据医生介绍,黄曼站起来的概率大概只有40%。究竟黄曼能否在“中国钢铁侠”的帮助下实现站立呢?未来,人工智能又将会为医学带来怎样的惊喜和突破呢?

“人工智能会成为我们的家人吗?”作为自媒体博主的洪辰瑶向我们大方展示了她的“智能男友”。清早八点,智能男友开启了“叫早”服务;午餐时间,智能男友化身私人管家,安排好她的出行计划。你是否也想拥有像这样的“理想伴侣”呢?当她依赖于智能男友所有的安排并沉浸其中时,我们能将这种依赖冠之以“爱”吗?

“AI 会抢我们的饭碗吗?”计算机天才薛来一上场便提出了这个问题。作为程序员的他现身说法,在过去的一年里,他看到了AI如何从只能写出一行代码,到现在一些主打 AI 编程的代码编辑器能够阅读一个中小型代码库里所有代码,并在项目原有的基础上生成整页的正确代码。可以预见的是:AI在未来将胜任许多编程工作。当高效率、可以无限次重复修改直到甲方满意为止的AI进入工作领域,你会担心被AI取代产生职业焦虑吗?

当王心凌遇上《好汉歌》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的优质偶像岳岳现场播放了一段由AI合成的王心凌翻唱的《好汉歌》,科学青年们直呼真假难辨。而此前,通过模型训练后的“AI孙燕姿”在网络上一夜爆火,引得孙燕姿本人也发文回应。有网友说“AI翻唱”只是“开胃菜”,也许不久的将来就有AI原创歌曲了……由此,也引发了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的争论:人工智能算艺术家吗?由AI创造出的作品算得上是艺术品吗?

更有科普宣传员张远和“AI张远”展开了趣味大比拼。他是否能在众多声音中辨认出自己的真声呢?胜负欲爆棚的他更是临场飙高音,挑战清唱《青藏高原》,誓与AI一较高下。最后,张远到底是会一举成功还是愈挫愈勇呢?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未来中国》的科学榜样、科学青年、科普宣传员分别从自身的角度去解读人工智能在现代社会的使用。至于人工智能究竟会驶向何方?我们会不会被人工智能淘汰?这些问题依旧是未知。但我们是否束手无策?答案或许正如郭校长所说:“你如果不想被淘汰,就必须进化你自己!”

今晚(7月14日)20:30在东方卫视《未来中国》,科学引荐人陈辰,科学榜样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的首席副校长郭毅可和科学青年团,一起对话人工智能。

发布于:上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