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助产护士坦言: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助产护士坦言: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2019年09月17日 10:01 新浪网 作者 贝贝豆育儿课堂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添丁进口”可以说是每个家庭最大的喜事之一,准爸妈面上的喜悦也是医生最希望看到的,但这些准妈妈因为自身原因会让生产过程险象环生,让医生焦急不已。

  有经验的助产护士坦言:分娩过程中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一:害怕遇到太过肥胖的产妇

  两年前的一则新闻:一名准妈妈生产时竟重达近300斤,曾被五家医院拒收,脂肪厚度十几厘米。庆幸的是在七位医生的共同努力之下诞下了一名八斤重的女婴。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孕妇应是“一人吃两人补”,很多孕妇一天要吃七八餐,导致体重上升过快。要知道,产妇配胖对胎儿危害极大。

  助产护士坦言: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产妇肥胖易发梗阻性难产:产妇摄入营养过多,导致巨大儿,盆腔脂肪堆积。巨大儿是近些年临床发生难产率最高的因素,延长产程不说,还可能引起产妇伤口感染、大出血,同时也增加了胎儿死亡率。

  ▶产妇肥胖增加患病率:产妇太过肥胖,会影响胎儿在腹中的孕育过程,可能会存在较多的潜在隐患,并且难以处置应对,风险性交稿。

  

二:害怕遇到没有产检记录的产妇

  宝宝健康是父母最大的心愿,产前体检和孕后检查应是每一个准妈妈的必修课。但是总有一些孕妇或是心怀侥幸,或是毫不在意,认为产检费时费力费钱。

  对于这类产妇,没有之前的相关检测化验记录,不知晓胎儿的具体状况,无法在分娩时做到尽可能地了解详情,很难保证产程是否会顺利进行,所以产检尤为重要,孕妈们切勿忽视。

  助产护士坦言: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产检可以时刻监测宝宝状况:十个月的时间从受精卵到呱呱坠地,宝宝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子宫里发生。产检能准确发现这些变化,为准父母提供专业的孕期建议。现有的产检项目和医疗技术虽不能百分百保证宝宝一定是健康的,但是可以最大程度的检测出胎儿病症,为准父母提供适合的方案。

  产检可时刻监测母体健康:宝宝的健康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母体的健康,若准妈妈患有疾病则可能会影响到宝宝,为了宝宝能有一个健康的发育环境,准父母们一定要重视产检。

  ▶产检可为宝宝出生制定针对性的方案:生育过程既艰难又辛苦,还充斥着未知的危险。每一个产妇的身体条件、孕期状况、胎儿指标都不相同,产检可以让医生全面了解产妇的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医疗方案,最大程度避免分娩过程中出现意外。可以说产检是对整个家庭的保驾护航。、

  

三:害怕遇到拒绝配合的产妇

  分娩过程说到底是一个医疗方程,医生会根据专业知识帮助产妇减少痛苦、顺利分娩,这离不开产妇的配合。

  很多产妇因为怕疼,整个生产过程都被疼痛所折磨,只记得自己在歇斯底里地嚎叫,不停地说自己不生了,要剖宫产,不懂的配合顺产医生调整呼吸,规律使劲,反而一个劲地逃避。甚至有的产妇情绪激动,会对医生破口大骂,在配合无果的情况下,医生只好选择顺转剖的形式分娩,延长了整体产程不说,还影响了情绪。

  孕妈在进手术室分娩时,第一要务就是听从医生的指令安排,尽可能的调整状态,避免大喊大叫消耗体力,选择相信自己,也相信医生。

  助产护士坦言: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相信医生,谨遵医嘱,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和痛苦:医生具有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会为产妇制定最科学的方案。产妇在分娩过程中要尽量放松精神,相信医生,全力配合。同时积极的配合也是缩短产程的前提,让产妇和胎儿都少受罪。

  ▶怕疼乱动、大声喊叫有害无益:生孩子是个力气活,对产妇的身体素质是个严酷的考验。若是把力气都用在喊叫折腾上,“正事”却不干,最终的结果就是筋疲力尽。孩子长时间生不下来,可能会造成胎心下降、呼吸困难,严重的会导致脑瘫。

  众所周知,顺产对产妇和胎儿都是有利的,所以准妈妈们要做好定时产检,保持与医生的沟通,分娩时积极配合,听从医生建议,多管齐下,才能顺利度过孕产期。

  宝妈们,你们是顺产还是剖腹产,你们的分娩过程顺利吗?分享你的故事一起讨论,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助产护士坦言:害怕遇到三类产妇,延长产程不说还影响情绪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