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他是“最狠夺命书生”,大唐差点因他而亡,他叫黄巢!

他是“最狠夺命书生”,大唐差点因他而亡,他叫黄巢!
2020年08月09日 01:14 新浪网 作者 铁柱公馆

  别再说“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这种话了,不信你来看看黄巢的生平,这位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桀骜不驯、杀人如麻,还差点毁灭了唐王朝,而他在起义之前,只不过是一个屡试不中的书生而已!

  

  黄巢是山东人,家里是贩卖私盐的,家境富足。黄巢小时候就很聪明,年仅五岁时,便作出了“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这样的诗句。成年后,黄巢参加科举,却屡试不中。最后一次揭榜时,还是没有黄巢的名字,于是他满怀愤慨地写了一首诗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然后回家贩私盐去了!

  

  果不其然,就像他诗中所说的,回家没多久,黄巢就走上了起义反抗朝廷的道路,并一路攻城略地、避实就虚,最终攻破长安,建立大齐政权,虽然没多久就兵败被杀了!

  当时黄巢和王仙芝的起义军,号称“草军”,大概是有落草为寇的意思。虽然是农民军,但是黄巢的军队,却对普通农民百姓毫无怜悯之心。黄巢在攻打陈州的一年时间里,因军粮不足,竟下令将周围的百姓用巨磨碾碎,以人肉充作军粮,被食者不计其数。此举真是丧心病狂,和五胡乱华时残暴的胡人有得一比!当时有一个景象,就是黄巢过处,犹如蝗虫过境,赤地千里、人踪绝迹!

  

  黄巢真是史上最狠毒的夺命书生了!除了残暴嗜杀,关于黄巢,民间还有两个典故一直流传至今!

  正月十五挂红灯笼;

  黄巢率军攻打浑城时,因久攻不下,便亲自乔装打扮入城打探虚实,却差点被官兵抓住。幸好有一位老者搭救了他,并告之了他浑城的破城之法。黄巢为报老者之恩,便让他在门前扎个红灯笼挂上,以作识别。老人明白黄巢的意思后,将消息告诉了自己的邻居和好友,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浑城中的穷苦人家,基本上都挂上了红灯笼。正月十五当天,黄巢军破城而入,见到门口有红灯笼的自觉绕过,没有红灯笼的一律抓住砍头。一时间,城里火光冲天、杀声阵阵。而挂了红灯笼的人,都幸运地活了下来。后来,正月十五挂红灯笼这个习俗,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端午插艾草;

  大家都知道,端午节包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但是你知道端午节在门口插艾草,又是为了什么吗?其实这也和黄巢有关。说的是有一次,黄巢大军将要攻打某一个地方,于是该地的人纷纷外出避乱。其中有一户人家,家中只有一个妇人和两个小孩了,其中年幼的小孩是妇人亲生的,年长一点的是她大嫂的遗孤。妇人背上大嫂的遗孤,牵着自己刚学会走路的儿子,艰难地走上逃难之路。

  

  没走多远,却遇到了一个黄衣人。见妇人背着大的,牵着小的,觉得奇怪,便问妇人为何如此。妇人答曰:“背上的是我大嫂的孩子,大嫂一家已经不在了,万一孩子被黄巢军杀了,可就绝后了,这唯一的香火要帮她保住 ,所以我一定要背着他,而这牵着的就是我自己的孩子了。”黄衣人听了表示非常感动,就告诉妇人:“如此乱世,你却有一副舍已为人的好心肠,为了避免杀身之祸,我告诉一个计策,你只需要在家门口插上艾草,黄巢就不会侵扰你家了。”眼见带着两个小孩实在跑不远,妇人便信以为真,回家在门口插上了艾草。并把这个消息告知了那些跑不走的同乡,于是大家都在门口插上了艾草。

  果然,当黄巢大军杀到时,看到有艾草的人家,全都秋毫无犯,避而远之。人们猜测,那天妇人遇到的黄衣人,不是黄巢,就是黄巢军中的人。后来,端午插艾草的习俗,也就慢慢流传了下来。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