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平西王吴三桂,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冲冠一怒到底为了谁?

平西王吴三桂,彻底的利己主义者:冲冠一怒到底为了谁?
2020年12月30日 10:51 新浪网 作者 马灵薯

  刘玄初,在三藩之乱中,每一次,他都料中康熙出招路数,足以致康熙死命。可每一次,机缘巧合,他的谋略都成云烟,半入江风半入云了。

  1

  刘玄初初出时,身影如惊鸿一现,闪现在刘文秀幕中。

  刘文秀,为张献忠手下大将,与 孙可望 、李定国、艾能奇四人,为献忠四个干儿子。张献忠死后,他的大军分为四支,由四义子统率。

  李定国带兵败走云南,孙可望降清,艾能奇战死,刘文秀无奈,悲伤,痛心,终至于卧病而死。手下将士见大势已去,最终投降 吴三桂 。

  刘文秀的儿子带着下属,奉上降表。

  吴三桂读了,拍案叫好,忙问,这表是谁写的?

  有人介绍,布衣刘玄初。

  吴三桂一听,忙传刘玄初。不一会儿,一介儒生,风神飘飘,布衣长带,款款而来。那叫什么?在古代那叫气韵。

  今天,就称为气场。

  

  两人交谈之间,刘玄初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分析当时形势,十分明晰,也十分到位。吴三桂大赞,人才啊,留下吧。于是,“平西王复罗致幕中”,成了吴三桂的高级参谋。

  参谋长,换言之,也就军师,却不是他。由此可见,他比诸葛亮在刘备眼里,是次一等的。

  但是,刘玄初仍然感激吴三桂,毕竟是对方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人生价值,不是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吗?有句话说,“士为知己者死”,算是点中读书人命门,也同样点中一介儒生刘玄初的命门。

  他觉得,吴三桂比刘文秀识才。

  可惜,他唯独没看出,吴三桂没刘文秀那种识大局的怀抱。刘文秀临死,仍不忘国家,对朱由榔进言:“清兵日渐逼近,国势日危,臣之妻子族属,一定会尽忠大明。”这种大局观,吴三桂是无论如何不可能具有的。

  刘玄初更不懂,不识大局者,难以流芳,只会贻害。

  2

  随着吴三桂,刘玄初长住云南。

  一个大一统的国家,是绝对不允许国内有独立小王国的,更何况,这个王国的主人,是“一反于明,再反于闯”的吴三桂。

  撤藩,早日撤藩!一个个贤达之士,无不有此感受。

  康熙说的更明白,“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可算是一句中的。并且,这位“千古一帝”更是“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于柱上。皇帝的担忧,被镇守广东的 藩王 尚可喜侦知,忙上书康熙,请求撤藩。当时,从国事,从公心而论,此法为上上策,撤藩之后, 尚可喜 欲归老辽东。

  康熙一听,大喜,下旨同意,而且奖励优厚。

  另一藩王耿精忠见状,也上奏请撤自己的藩地。

  此时,万众瞩目,盯着云南,盯着吴三桂。连他在京城做人质的儿子 吴应熊 也劝他:“朝廷久疑王,今二王皆有辞职疏,而王独无,朝廷之疑愈深。速拜疏发使来,犹可及也。”

  对吴三桂而言,这是人生的一个十字路口。

  他视权力如命,为了权力,不惜将父亲,将故君扔在一边,怎可能放弃权力?可是,他接到儿子密信,又想耍小聪明,作作秀,学尚可喜走过场。他太高看了自己的智商,低看了康熙小男生的智商。他不知道,宫中那位青年皇帝,是历代皇帝中少有的政治早熟者,就等着他上奏。

  吴三桂手下也一个个自信满满,认为以吴三桂的威望,请求撤藩,皇帝一定不准。

  他们甚至想,吴三桂走了,谁镇守得了这儿啊!

  可是,刘玄初看出了其中的险情,忙赶来阻止,甚至声泪俱下道:“上久思调王,特难启口,王疏朝上而夕调矣。”其分析周到,洞穿力之强,如捏着康熙的脉搏。此议若成,削藩之事,会再次推迟的。

  云南,将悬于朝廷权力之外。

  吴三桂当然不听,他和手下其他人一样,太高估自己了,说:“我上疏,是走过场,皇帝一定不敢调我。”奏章写好,送上,不久朝廷下旨批准。

  刹那间,惊倒了吴三桂。

  刹那间,也惊倒一庭文武。

  他们弄拙成拙,他们的要求朝廷答应了,而且,吴三桂撤藩请求,已公布于天下。现在,吴三桂只有两条路,要么按奏章中自己的请求去做;要么施展自己的强项:再次背叛,燃起硝烟,带来乱局。

  这道选择题,对他一点儿不难,他选择了后者。

  仅此,他就自己抽了自己一耳光:食言自肥,失信于天下。

  开局,他就败了。

  他很悔,没听刘参谋的。

  3

  由于奏章的事,刘玄初和吴三桂意见相左,因此被外调。吴三桂决定造反,需要人才,于是快马加鞭,让人接刘玄初回到昆明。

  又一次,刘玄初青衣飘飘,走入平西王宫。

  这次,不是刘参谋一人,是平西王所有文武臣属。

  吴三桂不能丢失权力,也不能丢失云南,他不爽,过去曾“冲冠一怒为红颜”,今天,为了王位,为了自己的富贵,他再次冲冠一怒。

  但是,名不正则言不顺啊!吴三桂说,自己的借口,就是反清复明,用这来号召汉人,同仇敌忾,一致对清。

  刘玄初听了,觉得自己应站出来,提醒主上一句了。于是,他忘记了上一次受到的处罚,端袍束带,侃侃而谈:主上反清,这步走对了;扶持大明,也走对了。但是,不能喊空口号,开空头支票,得有实质性动作,“明亡未久,人心思奋,宜光明后,奉以东征,老臣宿将,无不愿为前驱矣”。

  可是,吴三桂一挥袖子,拒绝了。

  吴三桂的拒绝,是有他心中小九九的。他起兵,这次意在宰割山河,分裂中国,占一席之地称王,或称帝。自己以百万头颅搏命一赌的结果,可不愿让一个姓朱的得到。

  于是,出现一种奇怪现象,云南军起,吴三桂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打了数年,却不见大明皇帝御驾亲征。几年后,处于江河日下的吴三桂,干脆登基称帝,国号大周,过一把皇帝瘾,来了个安乐死。

  刘玄初出山又一策,就这样再次“樯橹灰飞烟灭”。

  吴三桂并不笨,也并非不知此策好,可是,再好的计谋,与其私心对撞时,都必须退避三舍。

  吴三桂军,八年征战,明末遗民无一人参与:一则,吴三桂借清人之手杀明人,毒辣无比,大家心知肚明;其次,作战数年,不立一帝,一看便知,吴三桂是想自己君临天下,称孤道寡。

  一个自私者,上演了一幕丑剧。

  刘玄初郑重其事地参入其中,成为一个丑角。

  4

  吴三桂起兵,信心百倍。吴三桂部下,也信心百倍。因为,他们手下有一支劲旅,即当时名闻天下的 关宁铁骑 。

  关宁铁骑,天下无敌。

  关宁铁骑起自明宁远大将袁崇焕手里。袁崇焕以自己的智慧,还有忠贞,训练一军,守宁远,败后金,伤努尔哈赤。在他被崇祯屈杀前,清人在宁远,难以越雷池一步。袁崇焕死,关宁铁骑,一步步转换到吴三桂手中。

  吴三桂凭关宁铁骑,做发家资本。

  他镇守山海关,灭李闯,攻云南,都仗着百战之威的关宁铁骑。到了镇守云南,关宁铁骑,已非国家武装,成了吴三桂的私人武装,为其保家护院犹如私人保镖。

  百战之余的关宁铁骑,威风不倒。

  战争开始,一声军号,关宁铁骑如虎出笼,如刀出鞘,无人可当。而此时的八旗子弟,已领着一份俸禄,提笼架鸟,过着公子哥们儿的生活。烽烟一起,这些在胭脂水粉中泡软筋骨的爷们儿,在关宁铁骑面前,抱头逃窜,刀矛扔一地,鸟笼子也扔了一地。

  关宁铁骑马蹄滚滚,一路北来,不长时间,饮马长江,亮剑水上。

  此时,战争呈一边倒之势。

  吴三桂呵呵一笑,马鞭一举,全军卸甲,“驻兵松滋,三月不进”。

  三月,在争分夺秒的战争岁月,黄花菜也会长霉。

  刘玄初急了,学习诸葛亮,给吴三桂来了一番隆中对,告诉他,赶快进军,且毋迟疑。

  在对策中,刘玄初说,此时可直捣黄龙而痛饮,千万不可犹豫。随之,他进一步分析,康熙拥有天下,凭吴越财货,山陕武勇,集于此处,想和凭云南一隅之地的吴军作持久战。而势力较弱的吴军,恰巧相反,应当借战胜之威,乘胜攻取,过长江,临黄河,入京都。

  对于吴三桂心中的小九九,刘玄初也洞若观火,吴三桂驻兵江上,想逼康熙言和,交出他的儿子吴应熊,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康熙不是那样的人。

  为了说清形势,刘玄初打比喻道:“夫弱者与强者斗,弱者利乘捷,而强者利于角力;富者与贫者讼,贫者乐于速结,而富者乐于持久。”

  刘玄初的“隆中对”上去,吴三桂不闻不问,来个冷处理。

  结果,一切如刘玄初所料。

  对于吴三桂的划江而治,放归吴应熊的要求,康熙以铁血手段,做了回答。

  他首先诛杀吴应熊,向天下表明,朝廷与分裂者无和可言。

  其次,三月时间,足够朝廷调兵遣将,采取攻势了。

  吴三桂再次弄巧成拙,听到儿子被杀的信息,倒地长叹:“这次真骑虎矣!”然后病卧床上,不久,一命呜呼。

  最主要的是,他的军事优势,在三个月的消磨中,消耗殆尽。面对朝廷大军,真应了刘玄初的“河上消摇,坐失机宜”的断言。

  吴军结局,在刘玄初的一声长叹中,已呈夕阳西下之势。

  5

  刘玄初仍一介儒生打扮,望着暮霭深处,群鸦乱飞,长叹一声,病倒了。他的结局,“郁郁而死。”

  在战略上,他堪称康熙对手。不过,他竭尽全力,却在支持一场战乱,一场分裂。康熙相反,他运用自己的智慧,统一一个国家,给这个国家带来一百多年的和平。

  同样的才能,用在康熙身上,叫智慧;用在刘玄初身上,叫阴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