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清明时节,清心气肝气湿气,补阳气养脾气,养生要点看这里

清明时节,清心气肝气湿气,补阳气养脾气,养生要点看这里
2020年04月05日 08:38 新浪网 作者 怕老鼠的大脸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人们慎终追远、祭奠逝者、缅怀先烈的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不仅如此,清明也是一个养生的重要时节。

  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主任医师范德辉指出,清明,乃天地清明之意,既在清,也要明,要想清身明心,身强体健,则要做到以下几点:

  1、清心气

  疫情期间,在家里待的时间会比较长,有的人会感觉憋闷。其实,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个难得与家人相聚的机会,此时,应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在享受亲情之余,也不妨静下心来,去思考,去学习知识、去规划人生。

  在清明之时,祭祖且不要过度悲观失落,以免忧思伤身,累及于心。

  若是心绪难宁,可以试着深呼吸来调整自己的状态,尝试放松吸气,然后尽可能慢慢呼气,越慢越好,此时,心就更容易清静下来。怀平常之心、感恩之心,这是对于生活应有的态度。

  2、清肝气

  春天万物生发,欣欣向荣,而肝喜条达,所以要保持积极向上、平和轻松的心情。然而,自爆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来,迅速影响全国,经过两三月的隔离防控,使得不少人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甚至郁而发病。

  因此,清明之际,首要清肝气,要让肝气正常升发,让身体气机恢复正常,范德辉主任建议,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居家动作:双手托天理三焦。别小看这个动作,它不仅能顺畅气机,还可以防治颈肩痛。

  3、清湿气

  清明时节雨纷纷。最近天气潮湿,湿气容易困阻脾气,让人感觉一身困重。此时,祛除湿气,提高抵抗力是势在必行。而祛湿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莫过于补充阳气,就好像湿溜溜的地面,想让它快速干燥,最快的方法就是让阳光照晒。因此,清明祛湿可适当地做些艾灸以温通经络,祛风除湿。

  范德辉建议,艾灸时可以选择以下穴位:大椎、肺俞、脾俞、命门、中脘、关元、足三里、三阴交等,可达到温阳祛湿的功效。

  4、清肠胃

  春天木气旺盛,木克土,加上湿气侵袭,容易导致肠胃功能受损。而肺与大肠相表里,胃肠功能不好又会导致肺的功能不足,从而更容易患上呼吸系统疾病。

  因此,在家要注意清理肠胃。可以使用摩腹这个简单易行的方法:双手重叠,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转圈36下即可,动作要缓慢柔和,力量要渗透有力。

  

清明时节,清心气肝气湿气,补阳气养脾气,养生要点看这里

  大枣甘温补脾

  5、明肝补

  清明时节,正值春季,体内肝阳上亢,加上哀思先辈,气郁难舒,此时若再吃酸性食物,则易导致肝气过盛,反而容易损伤脾胃。药王孙思邈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因此,清明饮食要忌酸,重甘补。常见的酸性食物有猪肉、牛肉、鸡肉、海鱼、虾、螃蟹等,可多吃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甘温补脾之品。

  6、明护阳

  清明时节阳气生而未盛,阴气减而未衰,气温变化很大,所以对于体弱或者老年人来说,此时应注意防寒保暖,顾护阳气。而中医认为,头是诸阳之会,背部是人体防寒的重要屏障。

  因此,头要暖背也要暖,可以常备衣物,根据天气的寒暖添减衣物,不能因为过了冬季就骤减衣物,而受风寒侵袭,身体宁热勿冷,以避免耗损阳气,尤其在早晚气温较低之时,宜在家静养,这就是常说的“春捂秋冻”。

  7、明身动

  春季万物俱生,生机盎然,自然万物阳气升发,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也需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人体宜动,而忌静。所以清明自古就有外出踏青的习俗,适当的郊游踏青活动可以更多地接触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旷神怡、精神焕发。

  但是在疫情期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进行户外运动,须戴好口罩,在附近人少空旷通风处进行,切忌避免人群聚集。而且锻炼时不宜过早或过晚,应尽量选择有太阳的时候外出锻炼,同时运动要舒缓,避免过度运动损伤身体。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