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2019年12月12日 12:41 新浪网 作者 超级芭比么么哒

  郑樵故里故居,位于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广山村,如今已涵盖新县、白沙、庄边三镇,宋代,新县诸姓子弟读书成风,中第捷音频传。而值得大书的是史学家郑樵和其堂兄郑厚。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郑樵(1104年4月26日?-1162年4月26日?),宋代史学家、校雠学家,字渔仲,自号溪西逸民,兴化军莆田(今福建莆田)人,学者称''夹漈先生''。

  郑樵出生在一个书香之家,少年时读书资质即异于常人,有''神童''的美誉。靖康元年(1126年),郑樵和从兄郑厚接连两次联名向宇文虚中上书陈述抗金的意志和才能,但二人都未得任用。之后,郑樵因不愿应科举而隐居于夹漈山中刻苦钻研经学、礼乐学、文字学、天文学、地理学、动植物学等方面共计三十年,将研究所得作出诸多著作,但大部分已佚亡,今存《通志》、《夹漈遗稿》、《尔雅注》、《诗辨妄》等数种。之后郑樵曾四次向宋廷献书,结果基本上不十分理想。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在宋高宗下达诏旨命其进呈《通志》的当天,郑樵因积劳成疾而在临安与世长辞,享年约五十九岁,三百名太学生为其作祭文(已知的仅其好友曹勋创作的《祭郑编修渔仲文》)。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景区看点;郑樵故宅,1963年属庄边公社广山大队(霞溪)的林边村,面积约七、八百平方米,当时只剩下残桓断壁,成为放牛牧羊的青草地。当地老人传说宅前原有九口,当时只剩两口,可能即《福建兴化县志》中所说的''日月井''。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广业书院,后人为纪念郑樵而在其故宅右边兴建的书院,几经修葺,厅堂左壁嵌一块''清道光重修广业书院碑记'',碑长0.94米、宽0.50米,碑文为楷体,共有26行字。说明兴建书院的原因和目的,还记载书院''创建于乾隆十八年(1753年)''。

  溪东草堂,位于湘溪之西的新县夹漈村溪东自村,是郑樵师友从兄郑厚的故宅,郑樵童年时从郑厚读书于此,二人齐名,世号''二郑'',后人为纪念他们而改故宅为祠堂,名为''二郑祠''。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南峰书堂,1963年属庄边公社前埔等等,在南峰山麓,是郑樵、郑厚兄弟二人读书处。洪武二十一年(1389年),附近的南峰寺毁于火灾而改为南峰寺。后殿右边有夹漈祠。祠中存''宋枢密院编修浃漈郑公神主''和''宋湘乡县知县溪东郑公神主''的木主牌,祠的右前方有一厅堂,厅堂中间有一衣冠小塑像,南宋左司郎中郑寅曾造访过南峰书堂并题诗。

  郑樵文化、美丽乡村、著名景区融为一体,福建省莆田郑樵故里故居

  夹漈草堂,1963年属福建莆田新县公社,在夹漈山上,是郑樵读书和著述的地方,宋乾道五年(1169年),兴化军知军钟离松把草屋改建为瓦房,题额''夹漈草堂'',供后人瞻仰。南宋参知政事龚茂良、侍郎徐林、侍郎林光朝、文学家刘克庄,都曾慕仰而登访,赋诗凭吊。后被改建为尼姑庵,清代时曾重修,庵内厅堂正中壁上供奉的神位有渔仲先生等。庵后是1921年涵江商人陈志阳和广业群众集资所新修的草堂,1924年曾重修,大门题有''草堂胜迹''四个大字,内分为上、下两殿。上殿左侧供奉郑樵的泥塑像,镀着金身,坐在椅子上,右手拿着一本书,左手放在膝盖上,两旁各站一个书童。1997年,莆田市人民政府修葺草堂,修建郑樵纪念馆。尼姑庵及草堂附近有许多郑樵有的遗迹,如曝书石、观星石、书亭寨、洗砚池、手植松、手栽茶等景点。

  曝书石,在尼姑庵前距庵约300米的小山坡上,长28米,宽10米,相传是当年郑樵曝书的地方。

  观星石,在草堂右边草堂约100米的小山上,四边形,高2.47米,对角一边2米,另一边0.92米,可能是郑樵观察星象用的石头。

  书亭寨,在草堂背后的最高处,寨门上刻''山色清芳''四字,无法确定是否为郑樵手迹,此处可能是郑樵经常浏览的地方。

  芗林寺,1963年属莆田县广业里,在夹漈岭的芗林山上,建在山腰的一块盆地边缘,坐东北向西南,群山环绕。芗林寺由主寺和寺左边的边房构成,主寺于同治七年修葺过,寺门上悬有大书''芗林寺''的横匾一个。主寺包括正殿和左右4间偏房(除去右边已倾圮的前后两间偏房),正殿宽9.5米,深长8.5米,内有许多佛像,以及郑樵坐像:高约1米,两旁伫立着两位侍者,侍者手里各捧一卷图册。

  修史堂,在芗林寺旁,一些方志误作在芗林寺内,可能初名''芗林草堂'',但因是郑樵著述《通志》的地方而改称''修史堂'',南宋丞相陈俊卿到此凭吊过,并作《修史堂》一诗,遗迹今不存。

  苏洋陂,1963年属新县公社,在社后村前,莆田古代小型水利工程之一,郑樵父亲郑国器重修,郑樵续修,支渠宽约3米,流向由南向北至40米处改向东南。旧陂址长约40米,宽约4米,右岸原有石碑,1959年时被洪水 冲走。距陂址约500米处有小颛祠,内壁中有碑刻三行,左刻''修国器郑先生神位''。陂后来成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永贵桥,1963年属庄边公社前铺大队,在萍湖溪上,为郑樵倡建,已坍废,仅存一桥墩、两桥板。桥墩呈舟形,高3.35米;桥板长0.7米,宽0.63米。遗址残迹中有宋代桥梁建筑特点。桥后来成为涵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过来庵,在永贵桥东,1963年已倒塌一部分,应该经过重修,无法确定是否为郑樵所建。

  莆田郑樵纪念馆,群众办纪念馆,由夹漈草堂等改造而来,馆名系赵朴初先生所书,馆壁上有郑樵画像及图赞,廊庑上镶嵌着今人翻刻的郑樵有关夹涤草堂的诗文厦历代名人朱熹、陈俊卿、刘克庄、郑侨、纪昀等人的题赞。

  郑樵墓,位于莆田市涵江区白沙镇。坐北朝南,外观呈''风''字形,石、三合土结构,龟状坟丘,后壁正中墓碑刻文为:''宋枢密院编修夹漈郑先生之墓,嘉庆岁舍丁丑阳春谷旦重修'',坟前置长方形三合土供桌。

  墓右侧前方约500米旧白沙街旁,有木构方形神道碑亭1座,亭内原有南宋乾道三年神道碑。现存为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兴化府俞恒润、莆田县知事王廷葵重立。碑亭右墙嵌嘉庆重修此墓并建碑亭的石碑1块。1985年重修墓和亭。同一年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