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既喜欢建工程又喜欢四处打仗,有隋炀帝这样的皇帝,隋朝不亡才怪

既喜欢建工程又喜欢四处打仗,有隋炀帝这样的皇帝,隋朝不亡才怪
2020年10月21日 15:07 新浪网 作者 超级芭比么么哒

  隋朝有两位皇帝,一位是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还有一位就是隋炀帝杨广。杨广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皇帝,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总是褒贬各半。

  论功绩,杨广修建了大运河,打通了南北经济运输的渠道;又创立了科举制度,改变了国家获取人才的途径,这些行为都给社会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可是另一方面,杨广喜欢带兵打仗,连年征战使社会秩序逐渐混乱;喜欢奢侈,不停地修建宫殿,加重了百姓们的生活负担。

  

  天下百姓苦于劳役,而隋炀帝却全然不知收敛。在这种局势下,农民起义终于爆发了。有这样一位既喜欢建工程又喜欢四处打仗的皇帝,隋朝不过延续了两代就走向了灭亡。

  迁都,修建国都

  在隋文帝时期,隋朝以长安为国都,但因为当时的长安比较破败,不够华丽。

  隋炀帝即位后,他决定再次迁移国都,环顾四周,觉得只有洛阳最为合适。洛阳是中原的中心,只有这样的地方才能显示出隋朝“唯我独尊”的地位。

  

  但是迁都就意味着皇帝的宫殿需要重新设计建造,这需要征集大量的工匠以及劳役,还得从国库中调出足够的资金。

  修建好的洛阳国都可以用“穷尽极奢”来形容。当时的洛阳物资贫乏,连建造宫殿的木头都要从豫章(江西)采办,再运过来,所耗费的物力、财力和人力不可估量。

  皇室宫殿的园林、珍禽猛兽、奇异花草也都是隋炀帝令人从四处搜罗来的,可以说,隋炀帝耗费了所有的资金只为了修建出一个理想的、极尽奢侈的洛阳国都。

  

  隋朝迁都后,很多富商、贵族也都搬到了洛阳城里面。洛阳城从一个不起眼的、贫穷的地方一跃变成了豪华的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

  隋炀帝迁都的行为带动了隋朝的经济发展,这一点其实对隋朝是大有好处的。可是隋炀帝不仅修建了一座国都,他还接二连三的修建了很多土木工程。

  开凿大运河

  洛阳繁荣起来后,经济开始发展,商业逐渐起步,但是南北方的经济道路并未完全打通。为了方便货物运输以及经济交流,隋炀帝派人打开了大运河。

  隋朝的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边可以抵达涿郡(北京),南边可以抵达浙江余杭。大运河开通后,南北方的货物运输就方便了很多。

  可是别忘了像大运河这么庞大的水利工程,建造它也是需要财力和人力的。财力是从国库中调集的,可国库里的银子也都是来自于民间百姓;而劳役无非也是从民间百姓中征集过来的。

  在这样频繁的工程建造下,民间百姓们既出钱还要出力,可以说是苦不堪言。而当时隋朝经济发展的速度是远远及不上隋炀帝建造工程的速度的。

  

  修建完大运河后,隋炀帝便思量着巡游世界。隋炀帝很喜欢到民间巡游。并不像是电视剧中的“微服出行”,古代皇帝巡游也是一件大事情。

  皇帝的衣食住行样样都是顶尖的,所以每一次巡游都需要花很多钱。尤其是大运河建造之后,隋炀帝为了方便巡游,直接派人建造了数万条龙舟。

  隋炀帝出行所乘的龙舟堪比现代的豪华游轮,高四十五尺,宽可达50尺,长200尺左右,上下共分四层。出行时所带的侍从、宫女、美女、大臣等等都可以居住在建造的龙舟上。

  

  隋炀帝每巡游到一个地区,还要在当地建造宫殿住所,当地的百姓们也需要花费钱财、贡献粮食来招待隋炀帝。

  所以现在应该可以想象得到隋炀帝过的生活是多么的奢侈了。可是他的奢侈都是建立在民间百姓们的痛苦之上的。

  四处征战,开疆拓土

  隋炀帝也不止喜欢享乐,他还特别喜欢带领打仗,喜欢攻打边疆地区,拓展隋朝的地盘。其实隋朝国力、兵力强盛是一件好事,何况隋炀帝也是一个有野心的皇帝。

  

  隋炀帝先后攻打了吐谷(yu,四声)浑、占城、琉球、契丹、高丽等边界地区,在他的努力之下,隋朝的疆土确实扩大了很多倍。

  可是隋朝这些战争都是由隋炀帝主动挑起的,目的就是拓展疆土。如果在天平盛世偶尔来一次战争倒也无所谓,可是如果战争太频繁呢,对社会稳定是很不利的。

  国家连年征战,需要征集士兵、征集军需,这些东西仍然是从百姓那里得来的。又是修建国都,又是修建宫殿,各种土木工程带来的劳役、赋税压力已经压得百姓没办法喘气了。

  

  隋朝末期的局势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百姓苦于劳役”,每年死于劳役的无辜百姓不下千万人。通俗点说,百姓们是被隋炀帝折腾的没办法了。

  后来的结果可想而知,农民起义爆发,李渊带兵反隋推翻了隋朝的统治,隋炀帝也在平叛的过程中被杀死了,下场非常凄惨。

  

  隋炀帝杨广是昏君还是明君呢?如果说是昏君,他又开运河,又创科举,其实为社会也做了一些积极贡献;可是如果说是明君,他奢侈享乐,奴隶百姓,简直是暴君统治。

  所以隋炀帝杨广到现在还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性的皇,不能够完全否定隋炀帝的功绩,在该夸奖的地方夸奖,在该批评的时候就要严厉批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