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阿根廷的SAIA-90战斗/攻击机

阿根廷的SAIA-90战斗/攻击机
2018年06月27日 23:41 彪哥的育儿分享作者:彪哥的育儿分享

  阿根廷的SAIA-90战斗/攻击机

  这里介绍一型方案极其先进,却因自身缺乏扎实根基导致半途而废的战斗机计划。

  原文最早发表于12年前的虚幻军事论坛,是一篇区区数百字的短文,多年来,笔者一直跟踪这个型号,现在根据最新的资料,补充以前的文章后重新发表。

  马岛战争结束三年后,阿根廷政府不得不面对前军政府发动马岛战争后留下来的军机老化问题。在役的幻影系列战斗机已经破败不堪,而且严重缺乏零配件供应。由于英联邦的制裁,很多国家既不愿意卖战斗机给阿根廷,阿根廷自己也由于禁运而买不起当时先进的第三代战斗机。于是不得不考虑自行研制新一代的战斗机。

  在几经考虑后阿方选择了曾经在以前合作过的道尼尔公司作为合作方,由阿根廷国营的“军用飞机工厂”(Fábrica Militar de Aviones)牵头,双方共同(实际上是以道尼尔方面为主)开发新一代作战飞机。道尼尔公司虽曾经在阿根廷的I.A.58和I.A.63飞机项目上提供过帮助,但在开发新一代喷气式战斗机上倒也是头一次,毕竟二战时期开发战斗机的经验到半个世纪后,作为知识都落后和过时了。在广泛搜集了美军在越南战场上的经验资料后,道尼尔公司和阿根廷军方一致认为未来空战的空速范围在0.5至0.9 马赫之间。当然,考虑到现实的潮流,最大速度也还是设计定在2马赫。同时为了避免风险,决定将性能较多地朝对地攻击支援方向上靠拢,而不过于强调空中优势。新的战斗机定为ACA(Argentina Combat Aircraft,西班牙语作Avión Caza Argentino意为阿根廷作战飞机),这个不是同期法国的ACA(Advanced Combat Aircraft先进战斗机飞机)计划。

  在大致明确了设计方向后,双方规定了具体的技术性能指标。

  SAIA90被要求在6000米高度能持久地用0.9马赫左右的速度进行空战,在9000米高度时能用最少时间从0,9马赫加速到1.5马赫。 为了形象地表示,如图:可以看到相对于IA63,AMX,SAIA90具有大得多的滚转速率而且这一优势几乎涵盖从低海拔空域到高空的全部高度。

  图中velocidad de giro estacionaria意为 稳定滚转速率

  武器方面,该机计划配备一门27毫米毛瑟机炮,备弹150发。早期计划称,该机机身下类似F-15方式布置四枚AMRAAM空空导弹,翼尖各挂一枚AIM-9L格斗导弹,另外可在机翼下每侧各布置一个挂架,机身中线一个挂架,可挂各种对地武器和油箱。检视这个介绍,笔者认为,以该机的机身图示来看,其实机身下导弹的如果真的达到4枚之多,应该是以F-CK-1(IDF)的两枚纵列,外加类似F-18的两枚起落架舱旁的并列才更可行。从最近公布的资料看,也证实了笔者十多年前的猜测。

  阿根廷的SAIA-90战斗/攻击机

  在航电系统方面,该机被要求装备对于5平米雷达反射面积的目标,探测距离不小于90公里的截击雷达以及地形跟踪系统和对地攻击瞄准系统等。

  构型方面,SAIA90最早从一个FMA-82的粗略方案发展而来,最初,FMA-82是一种单发的轻型战斗机,着力于航电平台形成自己的优势,后来考虑到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最早设定的目标到产品形成时也已经是落后于时代的了,且最初的构型不太可能满足原来的性能指标,于是重新考虑发展一个高性能的平台,这就是现在看到的SAIA-90。

  在项目推进中,项目组曾考虑过不同种类的机翼沿身边条,不过发现,各种边条形状的特征很难融合到某个固定的外形上。最后该机采用了梯形中等偏小展弦比的机翼,机翼后缘前掠,前缘翼根处有蝶形边条,据称这样设计的灵感来自F-16战斗机以达成较短距离起飞和较大的攻击迎角。重新发展的平台把原先的单发定位也改成了双发布局,不过在设计方案中,和F-18最大的不同在于,该机翼身一直延伸到平尾处,从而看上去其实和后来的米格-38翼身构型更接近。不过平尾的形状还是更类似于F-18的平行四边形。

  全部的机翼结构中65%使用复合材料,20%的铝和大约15%的钛,其它部分使用复合材料的比例分别为:前机身60%,中段18%,尾部10%,水平尾翼55%,垂尾70%。

  如此高比例地采用航空铝和复合材料是为了使得该机的空重降到8吨以下,不过笔者怀疑,以该机计划中设定的多用途战斗机定位,7800公斤的显得相当苛刻。即便有资料称该机最初的定位是空中优势战斗机(air superiority fighter),这样轻的重量对于计划安装两台通用电气F404的战斗机来说,也显得非常超前。要知道十年后的印度LCA只装一台F404,空重都已经6吨半了。因此我们怀疑,这个7800的空重指标其实是早期FMA-82的数据。

  从三视图给出的尺寸来看,该机的大小大致介于F-16中国台湾的F-CK-1之间,基本可以看作是双发F404的F-16加了放大机翼面积的IDF。这样一来该机翼面积可能接近40平米。尽管文后给出的公布数据显示该机机翼面积是30平米,但笔者对这个参考面积的准确度持有怀疑,因为该机的长度和翼展都至少和F-16相等,考虑到该机为双发战斗机,从大致的比例来看,公布出来的翼展和机身长度等数字都应该不包括空速管和翼梢导弹,所以,30平米的数据即便真实,恐怕也是实际的机翼外露面积。即便在生产型的增重,该机的净重若能被控制在10吨以内都将是一种推重比高于F-18而翼载低于F-16的战斗机。

  阿根廷的SAIA-90战斗/攻击机

  从三视图中,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早先试图按照F-15的导弹布局的痕迹,起落架前后都被刻意拖长,以留出导弹长度

  全部计划预计于1989年冻结设计,并在当年晚些时候试飞,这样两年后的1991年,阿根廷空军将能得到新一代战斗机,而且这种战斗机的性能将可与F-16和F-18相媲美。但糟糕的预算情况却在这种先进战斗机飞起来前就将之击落。该机在发展之初就遇到严重的资金问题,结果预算项目竟然赤字5000万美元。为此,阿方紧急寻找合作对象,并愿意给与49%的项目股份。为此,阿方曾寻找了合作生产AMX攻击机的阿瑞塔利亚—马基公司但对方却希望阿购买他们的AMX,寻找到美国当时已经略感不妙的麦·道公司,对方则希望阿继续购买或翻新A-4天鹰。在无力继续支撑之后,SAIA90项目不得不中止。最终该项目停留在了早期的风洞模型上。

  阿根廷的SAIA-90战斗/攻击机

  该机实为不错的方案,据称道尼尔公司事后经过计算后确信该机空重可以控制在8吨,而在装两台类似F404这样的发动机后该机的推重比高得惊人。虽说这可能得益于该机采用了较高比例的复合材料和钛合金,但本人也怀疑如此高价材料的奢侈采用也必将使得采办价格扶摇直上。另外,在研制初期就找象道尼尔公司这样在二战后几乎没有独立研制成功过服役战斗机的公司也是欠妥之举。从道尼尔公司在二战中的设计传统来看,该公司在材料和部件整合能力上是强项(当然这是题外话),SAIA90可能就是道尼尔公司战斗最成功的一型战斗机。

  ——————————————

  部分主要参数

  机长:15.53米

  翼展:10.95米

  机身高:3.96米

  设计最高时速:2.25马赫

  爬升率:250米/秒

  航程:3380公里

  *********************

  总结:

  很多人从表面上评价,都归因于项目缺钱。但实际上,我们即便走马观花地通览FMA的这个项目我们也发现很多一开始就存在的隐患:

  首先,阿根廷国营军机工厂并没有持续地研制战斗机的基础。他们的IAe-33在60年代也才制造了5架,没有通过批量生产形成自己的设计理念。其余时间,这家公司都在搞教练机,而且即便是当时最新型号的教练机也是参考了法国的“阿尔法喷气”搞的IA-63“潘帕人”.任何一个国家,要想独立发展自己的军事研发能力,都必须能不顾及产品的不成熟而从生产到使用中摸索出自己的经验。这当中没有捷径可走。产量达不到一定规模,就不可能发现足够多的问题,积累起自己的经验。

  其次,阿根廷作为自己独立研发航空军机的国家,其起步是靠纳粹德国在二战失败后,流亡的工程师移居当地转而为该国所用。能如此便利地引进人才固然是一个好处,但也容易走向反面,就是项目研发中的个人英雄主义——项目事无巨细均依靠那么几个人。恰恰,军用飞机随着进入涡轮喷气时代,个别科学家在飞机研发中的作用其实已经越来越淡化,整个高科技项目越来越依赖于团队整体的技术素养和大批能领悟设计师技术意图的一线工人,而这恰恰是阿根廷所缺乏的。

  再次,阿根廷经济在20世纪60年代兴起,成为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所谓发达国家。然而阿根廷的经济发达不是表现为基础工业的蓬勃发展,反而是旅游、影视、娱乐业铺天盖地,这就使得该国整体人力资源转向空洞而非生产性的行业而不是需要积累和艰苦研究的领域。因此,即便在军用航空领域,该国几乎是免费得到了外国技术人才,但却缺乏后继人才的培养和相关领域的团队建设。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