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三到六岁的小孩,老外这样搞“死亡教育”,您觉得合适吗?

对三到六岁的小孩,老外这样搞“死亡教育”,您觉得合适吗?
2019年09月13日 05:41 新浪网 作者 鲸版权

  对三到六岁的小孩,老外这样搞“死亡教育”,您觉得合适吗?

  《爷爷变成了幽灵》,金·富兹·阿肯森(丹麦)著有一天,爷爷突然心脏病发作倒在了大街上。小男孩艾斯本伤心极了,爸爸妈妈的解释无济于事。这天晚上,爷爷突然回来了。艾斯本想,爷爷可能忘记了什么所以成了游荡的幽灵,于是他帮爷爷找。在寻找的过程中,爷爷回忆他的一生、回忆祖孙间的温馨往事。终于,爷爷想起来了,“我忘记对你说再见了,我的小艾斯本!”爷爷和艾斯本都哭了。祖孙俩约定要时不时地想着对方,不过也不用想的太多。艾斯本请爷爷转达他对奶奶的问好,然后两人挥手道别。“好了,”艾斯本舒了口气,爬上床,“明天我可以去幼儿园了。”

  丹麦作家金·富兹·阿肯森所著的《爷爷变成了幽灵》,目标读者群体是三至六岁的儿童。书中平和的对话和朴实的插图,淡化了死亡的可怕,让儿童从中找到了释放感情的出口。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读完后都能更好地感悟亲情。

  

西方人的死亡教育

由于宗教和文化的原因,西方人对死亡的理解与东方人有较大的差异。西方人不认为墓地有碍“风水”,西方基督徒的葬礼更是让东方人感到匪夷所思。在教堂中,牧师主持仪式,亲人播放幻灯片回顾逝者的生平,祝贺逝者实现了完美的人生。葬礼结束后,亲友们回到家中,喝着饮料、吃着零食,语气轻松,全然没有失去亲人的悲恸,甚至没有“庄重感”。死亡教育在西方十分普遍,在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就设有形形色色的“死亡课”。在西方的小学,经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以演剧的形式模拟亲人死亡时的应对方式,模拟“亲人遗体的告别仪式”,甚至让家长躺倒棺木中让两代人体会阴阳两隔。更有甚者,儿童在老师和家长的带领下,来到专为绝症患者提供善终服务的养老院,跟大人一起把五彩缤纷的花瓣轻轻撒向临终者们的床榻。或者,老师和家长带着孩子们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等等。尽管有人认为这些做法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西方教育专家和家长认为利大于弊。读者朋友,您觉得西方人的死亡教育有价值吗?对中国家长有借鉴意义吗?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