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2019年11月02日 09:45 新浪网 作者 智慧萌宝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摩洛哥之旅,第一站卡萨布兰卡,第一个景点哈桑二世清真寺,它坐落在伊斯兰世界最西端,是世界上最大的清真寺之一。这座清真寺从1987年动工建设,1993年竣工。这是一座非常年轻的建筑,在摩洛哥这个广泛具有千年古迹的土地上,哈桑二世清真寺的最大意义在于它和已故国王哈桑二世有直接关系。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在当年耗资5亿多美元,其中有3/5经费由国内外捐赠。清真寺的创意和布局均出自于哈桑二世国王,该建筑具有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风格,是摩洛哥建筑工艺的代表作。它建立在海边,以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由海上而来 。是继沙特阿拉伯的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为世界第三大。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虽说清真寺大而壮观,但5亿多美元的建设并没有只是一个框架,它的细节之处展现了阿拉伯的建筑之美,精细程度教人赞叹不已,仅从建筑艺术来看,它无疑是我见过的最美人的建筑之一。 西方人认为,摩洛哥的建筑风格是西班牙摩尔式的。阿拉伯人在8世纪被逐出欧洲后,他们把西班牙的建筑风格和样式带回了摩洛哥,并很快成为流行文化。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西班牙摩尔式建筑在12至14世纪在摩洛哥达到顶峰,马蹄形拱门成为最具特色的风格,这种形式的传统建筑在点缀着摩洛哥大城市精美清真寺和宫殿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但在传统民居和古城中,马蹄形拱门也非常普遍,从卡萨布兰卡到拉巴特,我一路拍了许多这样的拱门建筑,它的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摩洛哥大多数传统建筑都是仿照清真寺而建,虽受欧洲文化影响,但主导宗教的影响力令当地人在建筑艺术方面也毫不遮拦的表现出来。哈桑二世清真寺就是一个很好的可以欣赏摩洛哥传统艺术和西方文化的巨大建筑。据悉该清真寺的25道自动门全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但马蹄形拱形门在这座清真寺上体现的非常充足,从门到窗到马赛克壁画以及整个广场,这种建筑形式举目可见。包括广场上用于仪式洗礼的喷泉都以拱形为主,这种喷泉在摩洛哥各大城市和古城(我走过的地方)都能见到,但除了拱形造型,又体现了摩洛哥的另一种美:马赛克瓷砖、玻璃制品、灰泥和库法文本(以伊拉克的库法镇命名,这种艺术形式起源于那里)。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马赛克之美,我曾在约旦旅行时有过见识,还买了一些相关纪念品带回家。马赛克是一种通过排列不同的颜色来构成想要的图案的表面装饰形式,这在摩洛哥建筑中十分常见,通常用在墙壁和天花板。哈桑二世清真寺所运用到的马赛克很多,但最让我喜欢的就是墙壁上这种以拱门形式出现的马赛克壁画,真是相当精美。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它的身影无处不在,成为整座清真寺不可替代的装饰。绿色是主调,蓝色为辅,还有一些紫红和淡黄色搭配。装饰俨然成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令游客在一眼被哈桑二世清真寺的宏伟壮观所震撼时,那么接下来所有的目光就沉浸在艺术的细节之处。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马赛克起源于希腊,最初是指用小石子、贝壳、瓷砖碎片等材料进行镶嵌拼贴。在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今天马赛克已成为建筑、装饰等多方面内容的艺术形式。但作为一种建筑装饰形式,它最早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可以说人类文明的摇篮,人类最早的文明就出现在美索不达米亚。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除了被拱形门建筑造型所吸引,同时也十分喜欢这马赛克壁画。中间出水口是用于宗教仪式洗手的地方。但细看这壁画,以出水口为中心,然后四面有规则的扩散,不仅色彩上搭配精美,也展现了几何魅力。我想这对于喜好美术和设计的人而言,可能会从这座清真寺中找到灵感。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通过资料显示,当年哈桑二世国王之所以要将这座清真寺建于海边,是源于他的一个梦。梦中,他曾接获安拉的真言:“真主的宝座应建在水上。” 为实现国王的梦想,摩洛哥举国捐赠,筹措建筑资金5亿多美元,其中3/5是国内外的捐款,其余由政府出资。

  为了国王的梦,3万工人移沙填海,耗资5亿多美元建海上清真寺

  为了国王的梦,当年由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用掉了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5年之后,这座清真寺在1993年8月30日建成启用,国王的梦终于化为现实,并以国王之名命名,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标志。也是摩洛哥最有名的建筑之一,成为游客探访卡萨布兰卡必看的景点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