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荒唐的开禧北伐:宋军在江淮被金兵击败,宋宁宗斩杀统帅议和

荒唐的开禧北伐:宋军在江淮被金兵击败,宋宁宗斩杀统帅议和
2020年10月20日 10:04 新浪网 作者 畅闻尔特日

  

  南宋地图

  公元1206年,在当时南宋所谓的“主战派”韩侂胄的建议下,南宋王朝又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北伐,这便是在宋宁宗年间展开的开禧北伐!

  但是,宋军此次的北伐更像是一场游戏一样(为何这样形容,后文会详细说道),大军还没正式进入中原地区,便在江淮一线遭到金朝军队的攻击,顿时全线大败,南宋政权不仅损失了大量粮草辎重、兵源,也大大打击了南宋王朝的统治权威。

  

  宋宁宗

  最终,宋宁宗为了保障南宋政权的北方阵线,遂同意和金朝议和。同时,为了表示议和的诚意,以至于斩杀了主导北伐的将领韩侂胄。所以说,这场北伐也被坊间戏说为最奇葩的北伐!

  接下来,我就带领大家重新了解一下开禧北伐的这段故事!

  其实,对于北伐,后世的南宋帝王何尝不想一统中原大地,重振宋朝雄风。早在公元1163年,南宋孝宗政权便组织了一次北伐。

  

  但是,很可惜,这次北伐依然以宋军的惨败而告终。并且,军队没有取得什么战术、战略上的胜利,南宋朝廷甚至还吃了一个大亏。

  这个大亏便是南宋朝廷为了和金朝示好,只能签订新的“和平条约”(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隆兴和议)。虽然说,隆兴和议比公元1141年的绍兴和议的赔款要稍微少一点。(绍兴和议的赔款为每年向金纳贡银、绢各25万两、匹,而隆兴和议的赔款条例是银、绢各减五万,为二十万两匹)

  但是,隆兴和议依然是金朝强加给南宋政权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虽然说赔款少了,但是金朝却强行割占南宋的秦州和商州,甚至失去了些许战略攻防的桥头堡。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我们可以具体看看商州(也就是现在的甘肃天水一带)和秦州的位置(在现在的陕西商洛一带),商州钳制着河西走廊,是沟通西域和中原大地的重要交通枢纽,战略位置不言而喻。反观秦州处于关中地区,也是一块战略高地,可以有利防备北方游牧政权南侵。

  由此可见,隆兴和议可以算是金朝欲吞并南宋的一个前期征兆,也许不是蒙古的强大,进而金朝军队处于两线攻防作战,否则南宋政权也是坚持不了多久。

  

  但是,时隔40年,和平的日子还没享受够,南宋政权的时任平章事的韩侂胄又再次提出北伐计划。当然,他提出这个北伐计划还似乎有点道理。因为北方的蒙古政权逐渐强大起来,进而可以给金朝的北方防线施加压力,只要宋军在这个时候北上攻击,势必会取得一定的战果。

  随后,韩侂胄为了团结主战派将领,先后启用陆游和辛弃疾,甚至让年近7旬的辛弃疾担任浙东安抚使,随后又被朝廷调往京口负责军事防备。(辛弃疾也是在京口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京口北固亭怀古词篇)

  

  陆游

  但是,韩侂胄的北伐举措并没有得到,这两位致力于恢复宋室中原老人的青睐。其实,并非只有陆游和辛弃疾不看好韩侂胄的北伐计划,很多人之所以认为韩侂胄要北伐,无非是给自己挣军功、在世间百姓面前标榜自己的丰功伟绩。

  同时,对于这场北伐,宋军的准备又显得非常仓促。因为宋朝的特殊军事制度,导致将领指挥士兵作战的协同能力非常受限。

  

  辛弃疾

  并且,整个南宋前线军队没有进行战前的军事训练,各种军械、战马也供应苦难,还有前线的军事堡垒也没有做到加固、整修或者新建。在这种没有完备的攻防体系下,贸然进攻势必会遭受巨大的损失。

  还有一点,即使前期的军事准备工作确实非常出色了,宋军也不一定能够北伐成功。为什么这么说呢?

  

  任何时期,从北向南统一都是一个主流的战略模式。北方只要占据关中得到后勤补充、占据山西得到战略制高点、占据华北平原得到后方兵源的前进基地,进而能够兴兵南下。

  但是,从南向北获取相关领土乃至统一的可能性却比较小,毕竟南方的地理条件就限制了其没有更好的战略进攻纵深,进而无法支撑整体战略布局。

  如果非要从南统一北方,除非是军事条件过硬,后方基地稳定输出兵源、粮草、军械、战马等物资,并且处于一个政治清明的时期,才有可能一举突破金朝的防线。但是,很明显,此时的南宋军队可谓是缺衣少粮、军械战马供应严重不足,怎么可能获取北伐的胜利。

  

  但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韩侂胄也力排众议,舒服了宋宁宗,南宋军队拖着疲惫的进攻步伐向北方挺进,却在淮河流域被金兵大破,南宋军队进而全线溃败。

  最终,宋宁宗为了平息众怒,只能将贪功冒进的韩侂胄斩杀,以儆效尤。随后,南宋和金朝重新签订了和议,金朝在获取了相关利益后,转而北上全力防备蒙古军队的南下步伐。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