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2019年09月19日 10:52 新浪网 作者 乡王子

  明“靖难之师”后,永乐皇帝朱棣终于有了精力开始运作他的三大伟业,一是写在史书上的《永乐大典》,二是写在海洋上的郑和下西洋,三是写在陆地上的道教建筑。这三件大事都是划时代的伟业,都浸透了中国人的智慧,都留下了许许多多千古之谜,仅武当山道教古建筑这一方面,目前就已发现了许多科技之谜。金殿位于武当山天柱峰顶端,海拔1662.1米,金殿为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后,由运河经南京溯长江、汉江水运至武当山下的草店,再经人工运至山顶组装而成。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殿之面阔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金殿立柱12根,下奠安装莲花柱基,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棋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庑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吻对峙、垂脊园和、翼角舒展,其上饰仙人、龙、凤、狮子、海马等灵禽瑞兽。金殿坐落在山顶160平方米石筑平台正中央,朝向为东偏南8°,非常符合北纬30°观看日出,故殿内的真武大帝是日出的第一个目击者,因此玄武大帝的眼是半睁半闭状态,说明铸造时就考虑了日出,也有说是正在修炼。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整个金殿据《明史》记载,用精铜80吨、黄金300多公斤,殿宇共有1200多个铸铜鎏金构件。金殿构件、神像下船运上山顶时曾组织了10万民工,有411人为运输、管理、组织者,专门设置了19个工种、配备92个工头,用人抬、人拉原始古老的办法把笨重的金殿、神像一件一件运上天柱峰,金殿组装办法也是先内后外、从下向上分层安装。玄武神像及侍从首先安装就位,然后开始组装金殿,从下往上采用榫、铆、栓、焊等办法一件一件组装,直到顶端庑脊两端的两组铜铸吻合。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组装完成后再采用水银加热后放入金箔,用碳棒搅拌成金泥涂抹在铜铸件的结合部,然后用木炭加热使水银蒸发,只留下金和铜铸鎏金构件形成一个非常完整的整体。水银蒸发是有毒的,这一工艺的完成,不知要丢掉多少匠人的生命,如今这一技术已失传。从公元1416年建成至今,金殿在天柱峰上已度过587个春秋依然完好如初。为什么这么大的铜铸鎏金建筑放在1600多米高的山顶经历了近600年的风吹日晒,没有变形开裂,依然完好如初,看不到一点变形裂缝?这真是一大科技之谜。雷火炼殿是古代匠人运用天人合一的原理创造出来的武当山著名奇观之一。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武当山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南北过渡气候属性,自库区水面到天柱峰顶,气候的垂直层带明显兼有丰富多样的局地小气候,雷暴活动季节,气流沿山坡爬升积云发展到积雨时,云中的物理过程使云中电场极化,负电荷集中于云层上部,正电荷集中在云层下部。云中、云地间电位差极大。待积雨云爬升到天柱峰顶端,笼罩太和殿、金瓯,负电与云中正电极间频频闪击,火球滚动,有时落地、有时就在金殿外来回滚动。在数十里之外观看,团团乌云之中火光冲天,映红半边天,有时金光万道,直射云霄;有时闪电划破长空,如利剑直劈金殿;有时如火山喷发,惊心动魄。据说不同景观隐喻着不同的事件和年景,金光万道、直射九霄最好。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经过一次次雷火炼殿后,金殿不仅无痕无迹,毫无损伤,而且炼去了绿色的铜锈,更加金光闪耀,雷击一次,好像回炉冶炼了一次,故有古诗曰“雷火铸成金作顶”,500多年来就是靠雷火去掉了铜锈,保持了金殿始终金光闪闪。雷火恰好控制在这个范围以内,只炼金殿不造成雷击。这一利用雷电保护建筑的奇观被视为是道教建筑史上的一大悬谜。石英片岩及钠长变粒岩构成,岩层金殿屹立在天柱峰之上,天柱峰岩石是由绢云产出近于水平,略向北倾斜。岩石电阻率为2652-10630欧姆每米,属高电阻岩石。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在主峰南侧,有一东西向逆断层,倾角约55°向上推移,把天柱峰高高抬起,断层具有隔水作用。在断层线上有凤凰池、天池等小规模蓄水池。天柱峰还有7条节理裂缝,是南天门一东天门裂缝,二是签房一金殿裂缝,三是北天门一印房裂缝,四是父母殿一北天门裂缝,五是西天门北侧裂缝,六是西天门南侧裂缝,七是父母殿后山裂缝。其中二、三、四裂缝切穿顶峰。7条裂缝中均埋有铁屑、木炭、岩石碎块,上面有腐植土,电阻率为10-100欧姆每米,系导流放电的良好通道。金殿的须弥座为竹叶状大理石构成,电阻率为600-6000欧姆每米。这样金殿的基座平台和须弥座构成高电阻层,相当于绝缘层,7条节理裂缝构成放电通道,蓄水池构成蓄电装置,金殿后的古树构成避雷针,一个古代避雷装置就形成了。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当雷雨季节天柱峰云地之间电位差极大时,雨前的潮湿空气、云中悬浮水珠就和避雷针一古树、放电通道、蓄电池等道消除了雷击,云地电位差不大时,基座平台和须弥座就构成了绝缘层,只有雷电而没有雷击,把雷击控制在为我们所用这一范围内,也增加了金殿的神秘感。这些只是定性的说法,目前我们还没有利用雷电的实例。不知500多年前的古人是如何掌握雷击规律,雷击强度,它的避雷、放电是如何定量的,就是七条节理裂缝里铁屑、木炭、碎石、腐土比例是多少,是如何排列的,先木炭后铁屑再碎石最上为腐土等这些定量的问题至今也未完全明了。

  武当山金殿,全部构件在北京铸成,经长江和汉江运至武当山

  可惜后来的建筑破坏了这唯一的利用雷电保护建筑的实例,上世纪80年代后金殿又安装了着衣式避雷针、铜线代替了放电通道,从此经历了560多年的“雷火炼殿”消失了,这一天人合一利用雷电保护建筑的景观也成为历史的一页。目前没有了雷火炼殿,金殿已开始变绿了,金光闪闪也少见了,许多人在心里深深地留恋这一奇景,也希望它能再现人间。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