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巨浪-3未大规模入役前,巨浪-2仍然是海基核打击的中坚力量

巨浪-3未大规模入役前,巨浪-2仍然是海基核打击的中坚力量
2020年04月05日 19:37 新浪网 作者 微微的美食奇缘

  距离巨浪-3的最新一次试射已经过去了3个多月,前几次的试射都取得了成功,想必再过不久这款导弹就会正式进入我国海军的战斗序列,正式承担战备任务。人们把射程达到8000公里以上的导弹定义为洲际弹道导弹,而我们之前装备的巨浪-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刚刚迈入8000公里的关卡,虽然可以依靠技术手段继续提升射程,但对于我国这样的大国来说,这样的威慑能力还是不足的。为此,我们进行了巨浪-3的研发,而新的巨浪-3射程可达12000公里,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洲际弹道导弹,威慑能力相比于巨浪-2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都知道虽然导弹已经试射成功,但是大规模进入部队服役和形成战斗力还是需要时间来磨合的。而在这段磨合期间,巨浪-2依旧是我们海基核威慑的中坚力量。

  巨浪-3未大规模入役前,巨浪-2仍然是海基核打击的中坚力量

  参加国庆70周年阅兵式的巨浪-2潜射洲际导弹

  而巨浪-2也去于7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巨浪-2是我国海军现役094型战略核潜艇上的新型潜射洲际导弹,两者的互相结合是我国海基核力量有着可靠的二次核反击能力。巨浪-2采用了头部双整流罩,水中尾整流罩,水中主动空泡降阻、水面点火等设计方式。可能我们普通人看到这些并不觉得有什么,据军事专家透露到,这些技术是非常复杂的,目前世界上也只有我国将这些技术全部应用到了潜射弹道导弹上面,就算是强如美国的“三叉戟”Ⅱ-D5、法国的M51、俄罗斯的R-30“圆锤”,也只是用了一种或几种,而我国在“巨浪-2”上面全部应用了这些技术,虽然“巨浪-2”在射程方面可能还不如这些导弹,但是在其他的性能上面,“巨浪-2”是占据了优势的,而新研制的“巨浪-3” 在射程方面已经达到了12000公里,在射程方面已经不输于这些导弹,而且“巨浪-3”作为后起之秀,其内部的电子设备、自控仪等设备都会比这些导弹领先一点。

  巨浪-3未大规模入役前,巨浪-2仍然是海基核打击的中坚力量

  蓄势待发的巨浪-2

  我们都知道,射程是衡量一个国家战略核导弹的重要技术指标,根据美国方面的报道,“巨浪”-2射程为8000公里,可以携带分导弹头。也有部分专家认为,我国的“巨浪”-2极限射程很有可能不是这样的。不过,8000公里也确确实实是经过我国官方文献证实的,但是那是在当时我国的科技水平基础之上论证而来的。例如,2米直径的固体燃料发动机最早就是按照合金钢壳体来考虑的。 当时我国固体燃料水平也就是只有端羧基聚丁二烯(CTPB)这样的三代固体推进剂。在技术成熟后我国就宣布在“东风”-21D导弹的第一、第二级上面采用碳纤维壳体。同时,官方数据也给出证实,“巨浪”-2和“东风”-41均已使用碳纤维壳体。

  巨浪-3未大规模入役前,巨浪-2仍然是海基核打击的中坚力量

  海中利剑“巨浪”-2

  而影响战略核导弹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固体燃料推进剂,美国和法国目前都使用了硝酸酯塑聚醚(NEPE)这样的第四代固体燃料推进剂,美国的“三叉戟”Ⅱ-D5就使用了NEPE-75。至于我国,在这一方面和西方的差距不大,我国研制出了和NEPE同等级的第四代固体燃料推进剂,被命名为N-15,后来又推出了改进版的N-15B,而更高级版的高密度比冲的新改进型推进剂也已经完成。N-15在性能和美国这些发达国家相比丝毫不逊色,有些指标甚至还超过了NEPE,同时N-15已经被广泛应用到了我国的各种战略核导弹之上。

  这也是小编之前说“巨浪”-2的射程还可以提高,通过这两种方式的改进,相信“巨浪”-2的射程肯定能超过8000公里,根据外媒的相关报道,使用多种新技术的“巨浪”-2在占据局部优势的情况之下最大射程不少于1.2万公里,至少能够携带6枚分导核弹头。虽然这是外媒的相关估计,但是有了这些新技术的改进,10000公里肯定是没有太大问题的。目前,我们已经试射了多次的“巨浪”-3,均取得了成功,射程也达到了12000公里左右。而我们的“巨浪”-2在应用了新技术之后,和同类型的潜射洲际弹道导弹相比,还是占据着优势的。等我们装备了“巨浪”-3,我们的威慑能力就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提升,核潜艇在本国领海就可以完成核打击任务,不用远涉重洋的去寻找发射区。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