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2019年05月24日 17:41 新浪网 作者 美食的意义在江湖

  听闻上周一,五粮液宣告第八代经典五粮液产品正式投产了,熟知五粮液的人都知道,2019经典五粮液跨版仪式意味着又一新时代征程的开启。我们今天邀请到了资深行家帮大家探探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在酒都宜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解放前,宣纸、景泰蓝、五粮液是当时战败的日本迫切希望带走的技术。由于机缘巧合,日本人偶然获得了些许五粮液古窖池的窖泥,日本科学家如获至宝。他们利用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分析五粮液窖泥的成分,试图培养自己的"古窖",但至今都没有成功。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为什么宣纸和景泰蓝都能被外国人学走,并且做得同中国如出一辙,而离开宜宾就生产不出五粮液呢?最近见到了一位宜宾朋友,家里世代酿酒,现在也还有酒厂。他明确地告诉我,用的是相同的五种粮食,工艺主体也相似,甚至也可以把五粮液师傅请过来,还是酿不出五粮液。

  真实的原因,不是因为离开了那几百米,几千米,菌群就活不下来,而是五粮液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酿出的酒,只是这个系统的结晶。你连这个系统都没有,何来结晶?

  一个极端

  他告诉我,不管卖面还是炒火锅料都是有诀窍的,不会轻易外传。但五粮液这种酒厂,酿酒技术好的师傅非常多,平时都是师傅带徒弟,手把手地教,有时全国其他大酒厂的技术人员都要到五粮液学习、取经,五粮液也很慷慨地把技术教给别人,这是因为离开了宜宾就酿不出五粮液,光有技术也不行,所以不怕别人学。掌握五粮液全套酿酒技术的,都是国宝级的大师。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技术含量这么高的原因是什么?这就要从五粮液的工艺说起了。酿造五粮液与其他酒相比,入窖酸度更高、入窖淀粉浓度更高、入窖水份更低、入窖糟醅粘性更大,操作过程更不易控制、生产成本高。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走的就是"极端"。

  比如,入窖淀粉浓度高,粮食、糟醅、酒曲粘在一起,不好操作,劳动强度大;入窖酸度高,酸度稍稍控制不好,过高就会抑制参与发酵的酵母等微生物生长及代谢,导致不产酒。而这些,因为五粮液有一个庞大系统做支撑,能不惜成本,能精益求精做好控制,换个地方哪有相同的条件做得到。

  三个优越

  五粮液有环境,有窖池,还有匠人。

  去过五粮液酒厂的都知道,不管是酒圣山还是车间里面,已经形成了特有的气候、土壤、水源"三位一体"的自然环境条件,实践证明这些条件极有利于窖泥的老熟,制曲微生物的富集,酿酒微生物的生长、繁衍。所以,五粮液能有丰富的滋味。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五粮液拥有全国数量巨大的明代、清代、民国连续发酵的窖池群,在五粮液产业园区还有一个长1.6公里含有3000余口窖池的酿造车间。这些资源,足以让很多酒厂的酿酒师羡慕得流口水。

  此外,五粮液注重人才培养,十里酒城是酿酒界顶尖专家和专业人才聚集的地方。

  六个首创

  六首创,即五粮配方、包包曲、跑窖循环、沸点量水、双轮底发酵和勾兑双绝。

  五粮液的配方是在传统的"陈氏秘方"基础上作的创新调整,优化配方用小麦取代了荞麦,并对五种粮食的配比进行了更为精细的调整,形成了今天的现代配方,使五粮配比更完美、更科学,风味更加适合现代人的口感风味需要。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专家是这么说的:"包包曲,兼顾中温曲和高温曲的优点,具有丰富的菌系和酶系,为发酵生香提供动力;跑窖循环,有利于整个酿酒区域发酵水平的平衡和提高;沸点量水,有利于出甑后粮食的吸水及糊化和糖化,促进入窖糟醅良好发酵;双轮底发酵,充分利用老窖池的资源优势,生产高水平、高质量的调味酒;勾兑双绝,是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与人工勾兑技术的完美结合,能提升勾兑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

  六个精酿

  五粮液采取严格的操作技艺,通过分层入窖、分层起糟、分层蒸馏、量质摘酒、按质并坛、分级储存,高质量标准,层层臻选,最终精选不到20%最优质的部分打造成稀缺的五粮液美酒。

  经典五粮液到底妙在哪里?资深内行说含金量在"一三六六"

  如果你对这些细节有兴趣,不妨自己去酒厂看看,眼见为实,妙不可言。悄悄告诉你,我们上次去的是明代窖池车间,一个不怎么喝酒的家伙,一口气喝了小半盅(70度原度酒),满脸霞光赞叹:"真好喝。"

  酒是好东西,来源于高超的技艺(艺术),还带着某种不可描述的人味儿、神味儿。说不清楚的时候,喝就对了。这是我了解的经典五粮液,离开了五粮液这个系统,外面是一滴都造不出来。来得不易,价格也还没脱离人民,且喝且珍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