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2020年07月13日 20:38 新浪网 作者 可乐于娱乐

  “城市牛仔”伊斯特伍德自入行以来演过最帅的硬汉、导过最好的电影、拿过最高的终身成就奖。他的《廊桥遗梦》、《黄金三嫖客》成为很多人的电影梦启蒙,但是于我而言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他自导自演的犯罪电影《老爷车》。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伊斯特伍德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与敬意。

  2008年底上映的《老爷车》至今在豆瓣上仍有8.6分,影片先后获最佳外语片、年度佳片、海外作品奖等奖项。虽然与伊斯特伍德从影生涯的其他影片对比仍有差距,但是通过这部影片我们看到了暮年英雄的雄心壮志。

  《老爷车》讲述的是从福特车厂退休的老工人沃尔特在妻子去世后拒绝了子女的陪伴选择独居,本来平静的生活因为新邻居的介入发生了变化,孤独的沃尔特与邵和苏成了忘年交,为了保护自己的朋友,沃尔特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伊斯特伍德通过这部电影剖白自己的晚年生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独居老人对死与生的思考。电影通过独居老人的生活展示西方文化;通过人物的性格变化渲染电影主题;看似平缓的叙事节奏刻画生活细节,重新定义了生与死的关系。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沃尔特的暮年独居生活与生死观再现了西方文化的“浮士德精神”与“弑父文化”

  01 沃尔特的独居生活体现了西方文化中的浮士德精神

  《浮士德》是德国著名思想家、诗人歌德的伟大作品之一,与《史诗》、《神曲》、《哈姆雷特》并称欧洲四大名著。歌德通过浮士德这一形象将浮士德精神传播开来,进而形成一种文化形态。

浮士德说:“人要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拥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后世将这种永不满足的追求精神称为浮士德精神,而这种理念又与西方文化中的实践、自强不息、不断突破、不断创造不谋而合。

  在电影《老爷车》中沃尔特虽然已经迈入老年,但是他并没有选择在养老院浑浑噩噩度日,而是选择独自生活。每天去酒吧喝喝酒、吃吃美食、修修车,收拾收拾坏人,还结交了陶和邵这两个忘年小友。这个曾经参加过战争的老人在垂暮之年为了自己的忘年交付出了生命,虽然他的生命结束了,但是对于死亡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伊斯特伍德通过沃尔特的选择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的浮士德精神,伊斯特伍德在拍摄《老爷车》时已经78岁,但是他却没有老者心态,而是抱着年轻人的闯劲儿和创造力继续前进。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02 沃尔特与子女的态度,体现了西方“弑父文化”

  在中国神话中有许多“杀子”故事,例如关于舜的“百忍成家”、郭巨的“杀子救母”。在中国文化里父一辈是需要子一辈照顾、孝敬的,必要的时候后辈需要牺牲自己护父辈周全,父辈在子辈面前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性。但是,《老爷车》却让我们看到了与此完全不同的“弑父文化”。

  西方神话中“弑父”是常见主题之一,著名的“俄狄浦斯情结”就是典型代表。讲述了一位国王因为一条“将被儿子所杀”的神谕,将刚出生的儿子扔掉,这个孩子长大后再次偶遇了自己的父亲,二人因为让路问题起了争执,一怒之下儿子杀死了父亲,并因为能力出众被选为新国王,娶了自己的母亲,应验了“弑父娶母”的神谕。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故事虽然离谱,但是从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在西方文化中子辈会超越、取代父辈,父辈对于子辈而言,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子辈的成长铺路,这就是西方文化中的“弑父文化”。

  在电影中,沃尔特与邵相识后,不仅把他当做朋友,更把他当做自己喜爱的子辈相处,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他选择用死亡来约束黑帮成员,阻止了邵的犯罪,保障了邵的安稳生活。在电影中他充当了邵的人生导师与保护者。

  伊斯特伍德通过塑造沃尔特这一人物,向我们展示了西方文化中“殉道者”和‘浮士德’形象,通过沃尔特的选择来表达他自己对人生不断追求的奋进精神,同时也传达了自己愿意为后辈让道,做后辈精神导师的人生态度。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人性孤光凸显电影主题

  人物是电影的灵魂。一部成功的电影,其人物的性格、命运、心理一定是有所转变的。好莱坞编剧教练麦基将人物的这种转变轨迹称之为“人物的孤光”,“人物的孤光”指的是人物本性的发展轨迹或者变化历程。

  在看《老爷车》时很多人都会将电影主题归结为反映独居老人生活状况,关爱青少年成长上,但是当我们仔细分析电影中人物的性格转变轨迹之后,就会明白这部电影的主题绝不是如此单一,这些只是片中人物的生活境况,却不是电影主题。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01 沃尔特:由孤寂到牺牲,通过助人获得内心平静

  沃尔特曾经参加过战争,在战场上他曾不过一切,回归家庭之后他仍然保持着持枪的习惯,枪于他而言是安全感的保障,同时他又为自己沉溺与杀人、暴力的快感而内疚。所以,为了赎罪,他选择远离尘嚣,希望以此度过余生,他企图通过生活的安逸来救赎自己。

  如果说遇到邵之前的沃尔特是活在盔甲里,是冷漠、残暴的老头,那么,遇到邵之后沃尔特就承担起了保护者、引导者的角色。他被邵与苏的家庭氛围吸引,喜欢上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邵与苏成了他晚年生活中的光和热。

  但是,很快他发现自己的朋友遇到了危险——他们被一群黑社会欺负,面对这种情况沃尔特首先想到的是“以暴制暴”,他找到那些黑社会用枪吓唬他们,用武力警告他们远离苏和邵。但是,苏和邵却遭遇更严重的伤害,沃尔特那时才明白“以暴制暴”是无法解决难题的。

  从沃尔特的“人性孤光”里我们看到在充满孤独、偏见、冲突、疏离中不断破图自我的迟暮英雄。沃尔特通过自己的牺牲让邵和苏的生活回归平静,让自己的人生获得圆满。在他最初的生活设计中,他的平静时个体的、平常且狭隘的,但是当他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邵和苏之后,他的人生因为奉献和拯救发生了质的飞跃,他终于找到了死亡的价值!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02 邵:缺乏父爱的小男孩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找到了方向,明白了生的意义

  在电影中沃尔特是救赎者,邵是被救赎者。从小没有父亲的邵面对黑帮的骚扰不知如何处理,喜欢读书的他应为没有工作甚至想过去偷沃尔特的车。邵没有父亲做参照物,不知道该如何规划未来。

  面对轻而易举就帮他摆脱白人纠缠的黑社会青年,邵虽然心里抵触,但是他仍然为这样肆意的生活所吸引。当他面对生活的困境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去努力,而是希望通过偷到这条捷径让自己生活的更舒心。沃尔特的出现,让他明白人原来可以这样刚硬的活着,自己保护自己、自己养活自己,沃尔特的车库和工具墙重新激起了他的建筑梦,更关键的是他明白了男人就该有担当。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在电影的后半段,邵开始有意识的跟沃尔特学习,在沃尔特的指挥下为邻居做工,找到了一份正经工作,甚至在姐姐被欺负之后想要独自去找黑社会复仇。邵在无意识中已经变成了沃尔特。最后沃尔特为了他们姐弟两献出生命,将自己的老爷车留给邵,邵开着车载着沃尔特的狗在海边兜风,嘴角的那丝微笑是出于感激,也是处于笃信,他相信自己可以像沃尔特一样活得精彩。

  沃尔特的牺牲,让我们看到了死亡的价值;邵的重生,让我们明白了生的意义。通过不同人物的选择伊斯特伍德想要告诉观众:虽然这个世界充满了冷漠、自私、功利,但是总有勇士会高举道德旗帜,我们只有明白了死的意义,才会明白生的伟大!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叙事节奏刻画生活细节,重新定义了生与死的关系

  《老爷车》的叙事节奏和《廊桥遗梦》有异曲同工之处,都很平缓,但是这种们节奏并没有影响观感,因为在细节上伊斯特伍德处理的堪称完美。

  在影片中导演用了很多特写、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心境。在电影的开头,沃尔特的妻子去世,朋友、孩子、邻居都来参加葬礼,镜头采用了全景、中景以及特写。在沃尔特与其他人之间的切换用了大量的中近景,一边是强忍悲伤的沃尔特,一边是漫不经心的其他人,通过这种对比将美国社会中人的冷漠、势力表现的淋漓尽致。当镜头扫到妻子的照片时,她笑容灿烂,回到孙子、孙女时他们只有满脸的不耐烦,再回到沃尔特,导演给了手部、眼部特写,沃尔特的悲愤在人们的轻松愉悦中显得既突兀又合理。

  沃尔特在决定与黑帮团伙交手时,他早早的剃掉胡子,剪了新发型,购买了合适的西装,镜头缓慢移动让我们看到了沃尔特内心的平静,就连他死后的十字架造型都是别有用心——不信神父的沃尔特终于通过牺牲获得了自己救赎。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此外,当沃尔特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孙子、孙女在他的葬礼上再无轻慢、调笑之心,参加葬礼的每个人都是肃穆的,邵和苏也穿着苗族的民族服装参加葬礼,向沃尔特致敬,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沃尔特通过死亡让自己获得了世人的尊敬。一前一后两场葬礼的对比,让我们明白死并不意味着结束,有意义的死会让灵魂获得重生。

  生与死代表着什么?是选择生的浑浑噩噩、患得患失,还是选择死的轰轰烈烈,赢得别人的尊重,获得心灵的平静?伊斯特伍德通过沃尔特让我们看到了英雄会选择死亡的方式 ,不用太多言语,情动与中而行与言,让观影者展开了对生与死的思考。

  《老爷车》:硬汉导演伊斯特伍德的一场暮年宣战

  写在最后

  死与生一直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圣经》中也曾记载“知死明生”。在现代,很多人活得浑浑噩噩,死的不得其所,伊斯特伍德通过一个牛仔英雄的生死抉择让我们明白:死就要死的有价值,活就要活得明白,如此,才不枉世间走一遭!

  《老爷车》用平缓的叙事节奏,在生活化的场景叙述中让我们看到了奉献与救赎的意义,重新定义了生的价值,死的意义。这是对美国现实社会中精神问题的深层剖析,也是一艾特伍德对于自己生命的思考,老爷子的雄心壮志依然可见。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