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2020年03月20日 17:39 新浪网 作者 毛妈Carol讲绘本故事

  毛妈平台投稿作者——花儿醉

  逗比中年老少女一枚,看见过最广阔的天地,也体察过最微妙的人心,愿用一支笔,携你游红尘。

  前些天,华中农大倡议学生就地下田的消息在网络引发热议。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由于受疫情影响,开学遥遥无期,全校师生滞留在全国各地,校长希望返乡的师生能够主动“亮明身份”,学以致用地有序帮扶春耕春种。

  在这防疫抗疫的特殊时期,这特别的“自然教育”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是扎根家乡对服务农业农村有更深刻理解和认知的机会;对于老师而言,是一个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以身作则给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树立榜样的机会。

  疫情之下不遗余力地利用所有机会给师生们上最重要的一课——自然教育,让人不禁为华中农大的倡议点赞。

  台湾荒野协会徐仁修老师说:在超过99%的人类历史中,我们是完全与自然亲密地融为一体的;相比之下,都市社会的存在,如同一瞬间。

  但,可悲的是我们都在悠长的岁月中忘却了这一点,失去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丧失了对生命的尊重,缺乏了对下一代的自然教育,而藐视大自然带来的伤害却已经在不经意间伏脉千里。

  从非典到新冠肺炎,我们无节制地对大自然生命的践踏,如今接连遭受来自大自然的“报复”,“枪响之后,没有赢家”,那么,我们该从中学到什么?又该如何教育我们的孩子呢?

  01 匆忙,不是孩子成长应有的方式

  被誉为“最美乡村女教师”的90后女孩陈秋菊,12年来坚守大山,用青春诠释了新一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用行动引领着乡村留守儿童去拼搏追梦。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陈秋菊曾经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她发现不只是城市中的孩子们接触自然的机会特别少、对自然的认知浅显,就连乡村的孩子亦是如此。

  当她在给孩子们上课讲到绘本《花婆婆》时,惊觉在乡村长大的全班孩子居然没人认识豌豆花、胡豆花,甚至连稻谷、玉米这些基本常见的农作物也都不认识。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2005年美国作家理查德·洛夫在《丛林中的最后一个孩子》中第一次用“自然缺失症”(Nature-deficit disorder)来描绘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完全割裂的现象,也因此导致了孩子们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儿童肥胖、注意力紊乱、孤独、抑郁、愤怒等。

  有多少孩子每天在知识的海洋中汲汲营营,却忘记了抬头星空的浩瀚,也忘记了身边花叶的芬芳,徒有满腹的知识,却不知如何化为实践,而这中间的缺失,正是对自我、对生活、对自然的感知过程。

  在父母眼中,时间犹如金钱一样宝贵,孩子必须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有用”的事情促进成长,所以我们殚精竭虑地为孩子报各种早教班、课辅班,希望孩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以便将来出人头地。

  父母不允许孩子“浪费”时间在“没用”的瞎玩上。孩子只能在忙忙碌碌中对世界的好奇心无处释放,想象力和创造力也无法得到安放,最终孩子或许成为了我们想要的模样,但却唯独失去了他自己。

  著名教育家卢梭的《爱弥儿》是提倡自然教育的先驱,书中提到:最好的启蒙教育是在大自然中感知,而不是看书。

  曾有调查显示,16.33%的中国儿童存在“自然缺失症”,在类似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型城市,这一比例甚至高达40%以上。

  这令人胆战心惊的数据无不在催促着我们,让孩子去触碰和亲近大自然,去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美好。溪水的涓涓细流,鲜花的五彩缤纷,森林的枝叶婆娑、草地、虫鸣、鸟语......这所有的一切,都会让孩子收获大自然给予的最珍贵的礼物,为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

  02 焦虑,不是父母陪伴孩子正确的方式

  韩国知名影星李英爱曾因电视剧《大长今》火遍全亚洲,但她却在事业巅峰期为了家庭急流勇退。

  当了妈妈后的李英爱为了儿女的健康成长更是煞费苦心,她担心首尔的繁华热闹会吞噬了孩子的童年,于是选择了在大自然里“慢”养娃,举家搬迁到远离都市喧嚣的杨平居住。

  在杨平的家里,李英爱专门在房子旁边开辟了一片菜园,春天她和孩子们栽种下白菜、萝卜等各种蔬菜水果,秋天又一起收获丰收的快乐,再用天然地下水清洗收获的食材做料理。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李英爱深知大自然所赋予孩子们的灵气和快乐,是城市的“水泥森林”永远也无法给予的。她说:“离开首尔来这里居住是因为孩子们。我想把家乡送给他们,让他们长大后也能拥有美好的回忆。”

  有研究表明:在树木覆盖率高的环境中,孩子容易产生积极情绪情感,更好与自己感受到的压力相处,抑制负面思想、减轻暴躁和冲突,更愿意与同伴合作,促进社会性合作与发展。

  正因为李英爱对孩子们的“自然教育”非常重视,一对龙凤胎儿女更是聪明可爱,9岁的儿子承权已经可以和大人讨论爱伊斯坦的《相对论》,而女儿也有自己成为音乐家的梦想。

  一株花、几片叶、一片草地就可以构成孩子的奇妙世界,让她们徜徉其中沉醉不知归路,而陪伴的我们却在脑海出现各种“重要”的事情:房子、车子、票子、数不清的工作、做不完的家事,甚至常常感到焦虑不堪而忽略了陪伴。

  殊不知,正是这些我们觉得单调而乏味的事情才是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上的重要投资。当然,更是我们对自身的健康投资。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原则认为: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该让他自己去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

  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

  孩子就如同天边初升的太阳,看着霞光黯淡,却即将迎来如日中天的绚烂。

  身为父母的我们,既然愿意用我们的所有,给孩子最大的支持丰富他们未来的生活,那何不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中,与花鸟唱歌,与蝴蝶共舞,让所有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激发孩子对未知事物探索的好奇。

  正如李英爱所说:“我们并没有教给孩子们什么特长技能,其实不需要什么特别的,顺其自然地跟随着岁月变化就好。”

  03 自然,让教育回归原始真实的世界

  日本是非常推崇自然教育的国家之一,全国大约有3700所自然学校。学校里有优越的大自然野外活动体验场所,以及专业的指导员与项目负责人。

  东京的藤幼儿园,以独特的圆形设计名噪一时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网红幼儿园。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在这里,空间没有间隔,孩子们随意出入各个教室;在这里,场地开阔自由,孩子们可以自行决定人与人的距离;在这里,回归原始自然,孩子们可以创造出各种新颖的玩耍方式。

  一路走来,大自然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功不可没。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正是从小接触大自然激发了他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让他珍惜自己内心对未知事物的求知欲,以及保持对未经自己证实事物的怀疑态度。

  而这,是对于立志成为科学研究者的孩子来说最为重要的东西,也是他能获得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之一。

学校倡议学生就地下田: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本庶佑在获奖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不要相信教科书上写的东西。在《自然》、《科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过十年二十年再回过头来看,有九成都是不正确的。”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学校中植被覆盖率、多样性及种类的组成,对孩子的学习表现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丰富的树木种类能够很好地促进大脑发育,在孩子们的阅读、书写尤其是数学方面有显著的影响,孩子们在绿色的环境里面活动越多,大脑中运动和认知相关的脑区体积相对也会越大,活动更活跃。

  或许,正是由于重视“自然教育”让孩子从小接触大自然,才是日本在最近几年诺贝尔奖评选里几乎年年获奖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心理学家李子勋曾呼吁:上 100 堂早教课不如带孩子亲近大自然。

  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并非一定要砸血本去国外旅游,也许只是带孩子回趟老家,下农田干农活,就能让他们懂得吃一碗饭农民伯伯要流下多少汗水;野地里挖红薯拔花生,让孩子知道红薯、花生原来是生长在地底下;甚至只是蹲在路边观察瓢虫,蚱蜢,都能让孩子明白百科全书中的昆虫是什么样子......

   结 语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森说,对于自然世界,让儿童去学习知识远没有让他去体验重要。

  众所周知,这次的新冠状病毒的起源,是由于有人贪吃野生动物。

  原来,我们的行为决定着我们的命运,我们的未来取决于我们的行动。

  是时候,我们要学会敬畏自然,懂得尊重生命,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补上这一堂重要的自然教育——永远不要破坏人和自然的平衡。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早教课大自然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