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怀柔分区规划全文发布:打造长城文化带和燕山风情带

怀柔分区规划全文发布:打造长城文化带和燕山风情带
2019年12月13日 11:02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2月13日电 近日,《怀柔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正式发布。《规划》明确,怀柔区的功能定位是首都北部重点生态保育及区域生态治理协作区、服务国家对外交往的生态发展示范区、绿色创新引领的高端科技文化发展区。

  怀柔分区规划全文发布:打造长城文化带和燕山风情带

  构建“一心、两带、多节点”全域空间结构

  《规划》明确,怀柔区完善功能和空间体系,加强全域空间管控。构建“一心、两带、多节点”的全域空间结构,加强两线三区全域国土空间管控,强化底线约束。落实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保护。

  “一心”,就是怀柔新城与怀柔科学城、雁栖湖国际会都交融发展的城市中心地区。这一空间范围包括怀柔新城和雁栖湖国际会都,聚焦科技创新、国际交往和文化引领三大核心功能,形成尖端创新要素集聚活跃、国际化人文特色浓厚、城市综合功能完善的城市中心地区。

  “两带”指生态风光与人文风采交融荟萃的两条文化风景带——长城文化带和燕山风情带。多节点,包括8个特色乡镇中心区。

  坚持生态立区 将守护好绿水青山作为头等大事

  《规划》提出加强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划定生态控制线和城市开发边界,将全区划分为生态控制区、集中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占全区面积的比例分别为93.5%、3.5%、3%,实现两线三区全域空间管控,保障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建设空间高效集约。通过现状建设用地腾退减量和绿化建设,将限制建设区用地逐步划入生态控制区和集中建设区,到2050年实现城市开发边界和生态控制线两线合一。

  《规划》明确,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走在前列、树立标杆,构筑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生态底色。构建“三区、多廊、多点”区域生态空间结构。构建林水相依、林路相依、林城相彰的森林城市。到203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由现状的56.61%提高到65%以上。同时,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建设节水型社会。对怀柔水库、密云水库、京密引水渠、地下引用水源地等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进行保护和管控,确保饮用水安全。此外,构建“两环、三心、七水、四廊”的平原地区绿色空间结构。

  打造活力智慧之城和世界知名科学城

  怀柔科学城是北京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是引领全球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新引擎,是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规划》提出,加强怀柔科学城与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引领示范区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相互支撑联动,共同打造北京经济发展新高地。

  到2035年,建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国家实验室集群,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家,产出一批基础性、前瞻性、交叉性、融通性、颠覆性的创新成果,建成尖端创新要素集聚活跃、国际化人文特色浓厚、城市综合服务完善、生态环境优越的整体格局,成为宜读、宜研、宜业、宜居的活力智慧之城和世界知名科学城。

  到2050年,在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引领性原创成果上持续取得重大突破,诞生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成果,造就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家群体,全面建成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和引领世界科学方向的科学高地。

  推进重点长城段落的维护修缮

  《规划》明确,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强化山水城市特色。加强长城文化带的整体保护利用,稳步推进地方特色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与利用。塑造开放多元的文化特色,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优化整合旅游资源配置,打造怀柔文化旅游精品。加强城市设计,塑造蓝绿交织、秀美典雅的城市风貌,塑造舒朗有序、错落有致的天际线,营造以人为本、特色突出、活力开放的公共空间。

  对于长城文化带,怀柔的分区规划从保护、利用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划》提出,怀柔境内长城总长度约为65.4公里,是万里长城北京段最为精华的区段之一,是内外长城交会之地,两类长城(双边垛口与单边垛口)分界之所,明代三镇(蓟镇、宣镇、昌镇)长城汇集于箭扣长城的北京结。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贯彻最小干预原则,有计划推进重点长城段落的维护修缮、抢救性修复与监测工作,优先加固有坍塌风险的点段。加强对未开放点段的保护管理,严格监管长城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内的城乡建设。

  在长城旅游方面,规划明确,将长城文化带黄花路核心组团片区(含慕田峪、箭扣、九眼楼、响水湖等景区)、黄花城水长城等打造为优质旅游景区,开拓箭扣国际精品旅游线,强化长城作为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规划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