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从容应对个性化推荐的新生态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从容应对个性化推荐的新生态
2020年01月08日 17:19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

  书刊、报纸、电台、电视是典型的传统媒体,而网络媒体、微信、微博、直播、短视频都是典型的数字媒体,信息时代的数字媒体铺天盖地,对文化传播、史实认同、社会和谐都有着巨大的影响。人工智能的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在数字媒体的传播中非常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形成了一种全新的传播生态。中小学教育面对这样的变化,加强信息素养教育,避免困在“信息茧房”,有利于保障下一代健康成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从传统媒体到数字媒体

  传统媒体包括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信息相对固定、受众要有一定的主动性、所有受众接收到的资讯是一样的,信息源是确定的,书刊报纸一经定稿,排版、印刷,内容是相对固定的,阅读者需要主动订购或取阅,受众阅读的内容是一样的,书刊报纸都是实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一经定稿,不管是预录、还是直播,内容是相对固定的,听众观众要打开节目源,电台电视台也是实名的,受众接受到的资讯是一样的。

  数字媒体与传统媒体有非常显著的差别:

  一. 信息更新频繁,数字媒体是依赖网络传播的,没有期刊、报纸的周期性,围绕一个事件,很容易不断更新现场信息、各方反应、专家评论。

  二. 受众有时是被动的,手机就会被推送进来新闻或其他资讯,受众当然可以不看,但是那条资讯就会显示在用户的手机屏幕上。

  三. 每个受众看到听到的内容不一定是相同的,是个性化的。

  四. 有些资讯是有确定来源的,比如那些网络新闻网站,但是社交网上传播的很多资讯,转来转去,受众接收到时,资讯的源头是未知的。有些社交网本来就不是实名的。

  数字媒体提升了资讯传播效率、推动了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新的信息传播方式也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

  一.搏眼球、搏点阅率、搏流量。自媒体门槛很低,竞争非常激烈,搏眼球变成不良媒体的手段,哗众取宠的标题、标题和内容明显差距;穿凿附会的插图,从电视剧中截屏成为不少文章的插图。

  二.恶搞。所谓库索,标题、文字、图案、照片、甚至视频都可以恶搞。

  三.匿名。不能说所有假资讯都是匿名的原罪,但是匿名一定会带来更多的假资讯。

  四.虚假资讯。制作手段更简单也是虚假资讯形成的原因之一,图像编辑软件让照片的修改编辑变得非常容易,其中不乏善意的美化,也有不负责任的编造。西方选举制度下,候选人双方互相指责对方凭空捏造假消息屡见不鲜。

  面对这样的环境,每个公民,尤其是青少年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

  用户画像、个性化推荐、“信息茧房”

  人工智能的普及应用标志着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促进,机遇与挑战、推动与冲击、便利与安全的共生性比任何时候都展现的更加淋漓尽致。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是人工智能常用的技术,算法与程序通过收集和分析用户静态信息(性别、年龄、职业等)和动态信息(点击、社交、转帖等),制定各种各样的识别特定用户的标签,给用户画像,标示出用户的基本信息、行为个性、兴趣偏好、观点态度等的差异,用以在大众中区别个别的用户。这种画像的标签在不断的丰富、不断的完备,可以越来越准确反映一个用户的特征,成为个性化推荐服务的基础。

  利用用户画像、针对用户的兴趣推荐内容服务、针对用户的需求推荐商品服务、针对用户的喜好推荐娱乐服务,都是个性化的推荐。一个用户在商品网站上查询一本书后,他会很快收到很多类似主题书籍的推荐;一个用户经常观看足球比赛转播,他打开体育转播网站时,通常首页是最新的足球比赛转播;一个用户喜欢阅读关于探险的新闻,他就会被推荐与野外相关的消息。

  个性化推荐在全球的各行各业的应用非常普及,推荐商品、推荐服务、推荐就业、推荐内容。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的今天,个性化推荐根据潜在买家的兴趣,推荐给他最需要的商品,为买家提供便利,提高成交率。在各类资讯铺天盖地的今天,个性化推荐根据受众表现出来的偏好,推荐他最喜闻乐见的资讯,降低信息过载,提高阅读效率。

  个性化推荐里也常常夹带“私货”,鱼目混珠。当买家接受个性化推荐模式,认为商家给他推荐了最适合他的商品的时候,商家也可能在推荐清单里夹带了部分支付了额外广告费的商品。当受众接受了个性化推荐模式,认为新闻网站给他推荐了他最感兴趣的新闻和评论时,网站也可能的推荐清单了夹带了部分支付了额外广告费的游说。

  以新闻和评论为例,个性化推荐的结果是每个人收到的资讯都是为他量身定制的,像一份“个人的报纸”、“个人的新闻台”,西方两党选举政治环境下,近年因为新闻内容的推荐服务,拥护甲党的选民收到的附和甲党观点的新闻和评论越来越多,拥护乙党的选民收到附和乙党观点的新闻和评论越来越多。这必然导致每个人都看到越来越多自己偏好的资讯,其他资讯被屏蔽,好像自己吐丝把自己包裹起来,这种现象被社会学家定义为“信息茧房”。有社会学家认为:“信息茧房”会导致受众思想偏狭,西方有的大国已经出现社会群体分裂的威胁。

  加强信息素养教育,避免困在“信息茧房”

  我们当然不会因为“信息茧房“现象的出现,就限制人工智能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科技的发展,信息平台、工具、资源的广泛使用,技术的中性特征,都要求研究者、开发者、使用者都必须坚持崇正黜邪、彰善瘅恶、趋吉避凶的态度。

  提高全民信息素养、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是他们能够从容应对个性化推荐新生态,避免困在“信息茧房”的主动举措。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信息社会责任。

  个性化推荐如此普及的环境中,如何理解所接受到的各种推荐,“信息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内化的信息意识会让我们在第一时间就能够自觉地判断所得到的推荐信息的真伪与价值,当一个病人在搜索引擎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医疗机构和医疗手段时,排在推荐列表最前面的几项可能不一定是最适合的,而是额外给搜索引擎服务商付过费的广告;当一个买家在购物网站寻找一个商品时,推荐列表中,可能也夹带着额外付费的商品;就是用户打开视频手机应用时,推荐视频列表中,可能也夹带额外付费的视频软广告。信息意识让用户了解、理解、从容面对这样的推荐列表,再作出有利于自己的选择。正确判断资讯的真伪和价值,对身处海外的中国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他们要面对太多夸张的黑自己国家的言论。

  个性化推荐的基础是用户画像,用户画像的标签信息基本来自于用户本人,来自用户在任何平台的个人资料、搜索过程、发言与讨论、甚至社交网的点赞,“计算思维”会让用户理解,用户的用网行为数据,包括跨应用、跨平台的行为数据都有算法和程序在搜集、整理、分析、综合,那就是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核心。一个视频网站给一个用户推荐的视频能够非常充分的反映、暴露这个用户最近选择观看的是那几类视频,观看的频率和时长。

  信息过载是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一个挑战,善用网络的各种个性化推荐服务是用户“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素养的一个方面,用户面对真实情景和复杂问题,充分利用信息平台、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就包括利用人性化推荐,因此在学习与创新的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简单重复工作,高效获取、处理、分享资讯,利用个性化推荐克服信息过载,实现效率的提升、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炒热是互联网上一种常见的商业行为,手段多多,有些手段游走在灰色地带,很多的赞和转发可能是买来的,受众从众心理的点赞和转发正好落入炒作者圈套。社交媒体上点赞和分享是一种常见的情感表达和交流手段,当炒热行为有商业利益时、当个性化推荐中有夹带广告时,盲目点赞和分享就是一种缺乏“信息社会责任”的行为。用户根据自己价值观的判断一定要高于从众心理。

  个性化推荐是社会科技进步的一部分,也是网络文化的一个关键新元素,加强青少年信息素养教育,让下一代从容应对个性化推荐的新生态,健康成长,在中小学教育中具有不容忽视的地位。

  (作者系北航航空航天大学教授)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