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2020年02月14日 15:54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

  在抗击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群众,挺身而出、义无反顾,在平凡的岗位上凝聚起无私奉献的强大合力,用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贡献着自己不平凡的力量,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供了坚强保障。

  “国家有难,我不能不做事”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老党员席金忠向航空港区郑港办事处小李庄村党支部捐赠2000元

  现年83岁、有着49年党龄的河南郑州航空港经济区郑港办事处小李庄村老党员席金忠,用颤抖的手,从自己微薄的积蓄中拿出2000元,捐赠给党支部,用于疫情防控。2013年他不幸患上偏瘫,脑血管堵塞,至今行动不便,出门靠搀扶,说话嘴打颤,天天靠吃药维持。三年前老伴心血管堵塞,心脏下了3个支架,两个80多岁的老人吃药、生活等全靠他一个人微薄的退休金维持,根本没有什么积蓄。在他的家中,家具用品都是20多年前的“老物件”,最值钱的还是24寸老式台式电视机。

  “我是一名党员呐!国家遭受了这么大的困难,花了那么多钱,出动那么多人防控疫情,可是我身体不行,不能参加了!”说着说着老人语气哽咽、泪流满面。“我虽然年纪大了,也没有为党做出多大贡献,但国家有难,我不能不做事。”

  人民群众是我们的补给员,是我们的大后方,更是我们早日战胜疫情可以依靠的坚定力量。

  2月7日,在中牟县韩寺镇22个行政村疫情防控卡点上,来了一群“不速之客”。

  “你自己还养活不了自己,一下子捐1000块钱,你怎么生活啊!”在荣庄村口的执勤点,村组干部正在和一位年近七旬、身患残疾的老人推让着、争辩着。“我无儿无女,是党和国家养活了我,现在国家有难,说啥我也得出一份力啊!”只见他执拗地把钱硬塞到村干部手中,颤巍巍地离开了。他就是荣庄村的孤寡老人、五保户段培军,常年依靠走街串巷的修鞋手艺维持生计,一次捐款1000元,等同于捐出了近一年的口粮。

  “叔叔,我把我的压岁钱全给您,帮助你们去打病毒。”年仅4岁的马雯茜小朋友在爷爷马景洪的带领下一起来到马家村执勤点,把1000元现金递给了村组干部。“我们村还有五保户环卫工人马卫申、孤寡老人马小双等等,在自己生活十分拮据的情况下还不忘伸出援助之手,增添星火力量。”马家村党支部书记黄青学补充说。

  从黄发垂髫的孩童,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他们的身上,生动体现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的行动,让我们更有信心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今年62岁的田正东,是一名有38年党龄的军转干部。疫情发生以来,他响应号召宅在家里,一边关注疫情变化,一边发挥专长创作《防控疫情 众志成城》剪纸作品数十幅。此情此景还同样发生在新密市袁庄乡长椿苑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传承人雷改转家里。他们用一把剪刀、一双巧手和一颗炽热的心,把社区工作人员、乡村干部筑起防线,白衣天使冲锋陷阵,专家军医星夜驰援,建设单位连轴施工,生产企业开足马力,党员干部靠前指挥,爱心人士捐款捐物,各行各业众志成城团结奋战的场景刻画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形象再现了防控一线干群的精神风貌,展现了全国人民在党中央领导下,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你们守护家园,我们来守护你们”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荥阳市王村镇西大村村民郑如岭每天两次给一线卡口人员送饭

  “老郑,又来了,今天做的啥饭?”

  “大烩菜,里面有鸡块、排骨、素肉、木耳、粉条、白菜,还有烙馍,中不中?”在荥阳市荥王路王村镇与城关乡交界处的疫情卡点,西大村村民郑如岭说着就将后车厢保温桶里热气腾腾的饭菜盛了出来。

  50岁的郑如岭在村里经营了一家饭店“西大村饭庄”,自从年三十得知疫情爆发后,他就坐不住了,看到党委政府人员守在一线过年,还不能和家人团聚,在寒风中连口热饭都没有,他就和老婆商量要给大家送饭,并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持续到现在。

  饺子、米饭、面条、包子,一线卡口人员太辛苦,每天的饭菜要不能重样,必须保证每天两顿饭热乎不说,还要有质量。

  就这样,郑如岭每天保证着王村镇金滩转盘东边所有疫情卡口约150人用餐。“每次做饭都是早上我和媳妇就开始忙活,一直忙活到10点开始做,11点准时出发给他们送。每次成本都在1000元左右,但对于我来说,现在已经不是钱不钱的问题了。”

  “人是铁,饭是钢,这么冷的天,你们能吃上一口热乎饭也是我们的心愿,你们守护家园,我们来守护你们!”郑如岭说,疫情一线卡口人员比他辛苦多了,他做的这些不值一提,疫情一天不结束,卡口一天不撤,他的饭菜就会一直送下去。

  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一个小的善举,饱含着群众深深的拥戴,鼓舞和激励着我们更有信心与力量打赢这场防控阻击战。

  疫情当前,像这样的暖心之举处处可见。中原区林山寨街道百花社区85岁老党员刘凤兰,每天一大早就开始在自家厨房忙活了,揉面、烙饼、拌菜一直到中午,社区人员手中的泡面变成了一张张热乎乎的油饼。高新区“烧饼夫妻”刘洪连和他的妻子都是外地人,因疫情没有回家跟老人孩子团聚,烧饼店也开不了门,夫妻俩看到寒冬中坚守在凯旋路卡点的工作人员辛苦还吃不上热饭,就利用自己的烧饼店每天免费为一线人员送上冒着热烟的烧饼,一天下来能送上近一百个烧饼。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这场战疫中,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党员干部们在坚守着,而在他们背后还有更多的的群众在默默参与和支持着,前路多艰,齐心必胜。

  只留口罩不留名。“喂,是办事处的领导吧,你们现在急用口罩吧,我这里有3400个口罩,捐给你们!”。一个陌生人的电话,让正在为医用口罩发愁的新郑市新建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苏永民为之精神一振!他连忙问她是谁,对方却说,“我只是咱北街的一名群众,看到你们都在为疫情忙碌,想着你们肯定急需用口罩,而我这里正好有一点,就想着捐给你们,做一点咱老百姓的贡献。”最终也不愿告知其姓名。在疫情态势依然严峻的现在,口罩紧缺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多这样的无名英雄,不胜枚举,群众的理解和支持真正成为了这场抗疫战斗中的得力助手和坚强后盾。

  “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就坚持到什么时候”

  高新区石佛办事处红河瀛园有一对党员夫妻,79岁的张国安和77岁的王瑞芬,两位老人是退休多年的语文老师和音乐老师,看到社区发布的招募志愿者通知后,主动报名参加疫情防控活动,每天不辞辛劳,带着小广播在小区广泛宣传,走家串户上门排查并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反复叮嘱居民外出要戴口罩,做好自身防护……当社区工作人员提出要他们休息时,老人说:“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疫情什么时候结束,就坚持到什么时候,为大家做点事是应该的。”社区群众纷纷为这对党员老夫妻的无私付出点赞。

  巩义市鲁庄镇后林村69岁的党员群众王铁串义务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担任村道路卡点负责人。古有“蜀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手持“大刀”,正襟危坐的工作照片迅速走红。王瑶村的“红色娘子军、巾帼志愿队”现实演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把平时唱戏排练的刀、剑、盾牌拿出来作为卡口值班工具,卡口上的石花凯大姐说:“别说是人,就是外村的狗也进不来俺村。”虽说是一句玩笑话,但也体现了他们对卡口值班工作的高度负责,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把病毒隔离出去,让爱留在鲁庄!”

  退休不退色,离岗不离心,平日里他们是群众身边的最热心的大爷大妈,疫情当前他们迅速化身为疫情防控的中坚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群防群控的钢铁长城屹立不倒。

  井长安是二七区五里堡街道王立砦社区的一名热心居民,虽然年龄大、文化水平不高,但平时就非常热心积极的配合社区工作,带头组织居民志愿服务队开展夜间巡查,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连续三年递交入党申请书。抗击疫情以来,他主动找到社区书记,说:“看到社区人员一天到晚值守,忒辛苦,我动员了院里的15个邻居,我们也想加入到你们队伍当中,自己的家园自己来守护。”他主动请缨担任居民志愿服务队队长,每天准时到合作路棉纺路口抗疫卡点一线,带上红袖箍、工作证,手持测温仪,对过往的车辆、行人进行认真检测。碰到嫌麻烦不愿测体温的邻居,他总要多说两句,“咱们都是几十年情谊的老邻居,听我一句劝,测体温都是为咱们大家好,近期没大事别乱跑。”碰到想借道合作路通行的机动车,他总是向车主尽心解释:“现在非常时期,请走大路绕行”,为社区居民打赢这场病毒阻击战增添了很大信心。群众都亲切地称他为“门神”。鉴于他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二七区委组织部火线发展他为预备党员。与井长安一同发展为预备党员的,还有其他5名同志,他们在疫情一线用自己的火热行动书写着对党和人民的一片热忱。

  万夫一力,天下无敌。从心系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同胞安危,到纷纷捐款捐物表达爱心,再到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全市广大人民群众行动起来、组织起来、凝聚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爱情怀,形成了齐心协力、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用不平凡的凡人善举书写着共击疫情的人间大爱。(郑州市委组织部 朱文博 卫明远)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疫情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