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0年05月31日 08:31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

  5月28日,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数字化车间内,一台六轴工业机器人精准控制托盘不断倾斜、转动,最后将托盘放入成品装置中。这种需要几个人互相协作完成的工作,机器人仅仅用了几秒钟。

  “机器人的精细操作,伺服电机功不可没,它用的是体积、质量都非常小的电动机,但还能经受住机器人频繁的正反向和加减速运行。”中科智能副总经理闫荣说。

  中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包头市稀土高新区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孵化企业之一,该企业年产5万台套伺服电机产业化项目,采用日本和德国机器人伺服电机先进技术,通过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和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进行成果转化,有力地缓解了我国高端伺服电机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产业化完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在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创新产业基地,同样吸引记者驻足的,还有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杨丽景博士提供技术支撑的磁体表面镀膜技术。该项技术针对高性能排号钕铁硼磁体,通过PVD镀膜实现晶界扩散,可有效改善钕铁硼材料在高温条件下抗退磁能力差等问题。

  杨丽景告诉记者:“传统合金技术镀膜重金属用量达到2%-3%,而晶界扩散技术重金属用量能降至0.5%,可大幅节约稀土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因为该项技术科技含量高且绿色环保,目前,企业满负荷生产在市场上还是供不应求。”

  新型研发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主阵地,对提升企业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能力,起着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自2015年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成立以来,目前已累计追踪高技术成果40项,孵化落地高科技企业20家,建立中试示范线10条,产业化项目6个,实现科技成果技术合同交易额1.14亿元,占包头市比重达98%。其中,中科世纪年产5万吨世界首条稀土硫化物着色剂连续化隧道窑中试线项目产业化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0亿元以上。中科院金属所与包钢集团合作的高品质稀土特钢中试项目,解决了在钢中添加稀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产业化完成后预计可带动形成百亿级的产业规模。中科轩达600吨稀土镁镍储氢合金中试项目,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打破国外垄断。

  “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生命线。今年,我们在做好已成熟技术转移转化的基础上,重点追踪高端稀土结构材料、稀土功能材料的重大科学发现和应用技术成果。”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主任池建义说。

  近年来,稀土高新区高度重视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不断完善服务链条、优化政策环境,逐步建立服务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双向征集反馈、院企双向对接、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跟踪服务、基地承接项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新型科研院所科技资源优势,从技术“输血”到创新“造血”,加快形成自主可控、安全稳定的技术创新体系,筑牢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基石。

  当日下午,记者走进稀土高新区又一家新型研发机构——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该院是包头市人民政府与上海交通大学“联姻”,在国家推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战略下建成的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新型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

  在该院中试车间,一块蓝宝石样品格外引人注目。技术支撑来源于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佼教授团队的交大赛福尔5N高纯氧化铝项目,拥有国内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超高纯铝提纯工艺及装备,在国内首次制备出5N5和6N超高纯铝锭,填补了国际稀土高纯铝制备技术空白,产业化完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超4亿元。

  截至目前,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已累计孵化落地高科技项目18个,建立中试线8条,产业化项目5个,并有多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稀土高新区充分发挥3家国家级、54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作用,引导企业与研发机构合作共建创新载体,形成了集“技术服务、中试研究、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创新链条,持之以恒抓好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推动新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新产业链形成,让高质量发展的美好愿景不断转化为实景。

  为有效促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和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两大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去年以来,稀土高新区对两大院所孵化的30余家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并对收集整理的4大类27项问题逐一进行梳理解决。组织两院所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研究探讨知识产权质押等融资办法,并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解决企业资金难题。组织希迪瑞、中科泰磁等企业与辖区稀土、智能制造领域40多家企业进行点对点对接,向企业推介技术、设备和服务,为企业建立精准供需联系。

  与此同时,为充分激发新型研发机构的创新活力,稀土高新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九项措施》,从项目入区手续办理、项目落地场所、中试线的建设、产业化项目引进、“科技互动驿站”举办、“1 1”人才培养、创新平台建设、产业创新联盟建设、高层次人才引进9个方面提供资金、场地等多方面政策支持。设立1000万元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构建更加科学的人才服务管理体制和优质的人才服务环境,更好地服务创新创业,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根据企业需求到各个院所找技术,再拿技术和企业做配套。企业把问题写在车间和齿轮里,我们将科研成果留给企业家。”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杨剑英认为,正是有了新型研发机构的强力助推,稀土高新区科技创新的步伐才加速迈进。(记者 刘向平 实习生 贾婷婷)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产业化机器人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