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2020年07月06日 08:06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
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1924年10月由长沙文化书社出版印行的《社会科学概论》,作者为瞿秋白。原件现存于湖南省档案馆。

  “人亦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本身亦是物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要有自然界的物质做中介……”

  “物理现象之中各个互动的分子(物质)都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社会现象之中各个互动的分子(人)是自觉的,有意识的……”

  这几段话节选自瞿秋白所著的《社会科学概论》,于1924年10月由长沙文化书社出版印行。近一个世纪过去,这本珍贵的书籍现保存在湖南省档案馆,泛黄的书页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的智慧和贡献。

  20世纪早期,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思想解放的潮流,而当时新思想、新文化的主流就是马克思主义。随着大量新出版物的出现,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的渴求也日益迫切,于是,以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己任的长沙文化书社应运而生。

  6月下旬,记者寻访到长沙文化书社故址,从一座静静矗立的石碑中,触摸当时这一影响最大的社团在湖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烽火岁月。

   租下3间房,借来20元

  位于开福区的潮宗街是长沙有名的麻石街,长沙文化书社就创办于此。如今,书社旧址已无法觅到踪迹,唯一能够见证的,仅有一座立于街道旁边的“文化书社故址”石碑,为长沙市人民政府2005年12月所立。

  石碑呈书页状,一面是文化书社故址介绍,另一面是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旧址介绍。湖南省档案馆编研展览部二级调研员黄加来向记者道出了其中缘由。

  潮宗街56号本是清末重臣瞿鸿机的故居,1914年,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在这里创办。1920年8月,毛泽东、易礼容等租其3间房屋开办长沙文化书社,易礼容任经理,毛泽东任特别交涉员。

  书社初办时十分困难,仅有借来的20元作日常开支,易礼容等还用黄泥小火炉架着一个瓦钵子做饭,书社的“员工”只有生活费,没有工资。后来,部分发起人和社会人士解囊相助,半年时间共收到社员投来的股金690多元,其中当时的长沙县知事姜济寰投股300多元。

  “书社以新民学会会员为骨干,团结了湖南文化界、教育界、新闻界、政界、商界的社会贤达50余人,不仅争取到他们的投资,而且扩大了书社的影响,成为联络各界的纽带。”黄加来认为,在这当中,作为交涉员的毛泽东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他后来在湖南的革命活动奠定了较好的人缘基础。

   只销售有价值的新出版物

  “没有新文化由于没有新思想,没有新思想由于没有新研究,没有新研究由于没有新材料……文化书社愿用最迅速最简便的方法介绍中外各种新书报杂志,以充青年及全体湖南人新研究的材料。”毛泽东起草的《文化书社缘起》中这样写道。

  黄加来介绍,为了将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书刊送到读者手里,使有限的书刊发挥最大的影响,书社还做了一些推广,在所售新书内夹入了两张传单——一张“文化书社敬告买这本书的先生”和一张“读书会的商榷”。

  前者明确“我们社里所销的东西,曾经严格的选择过,尽是较有价值的新出版物(思想陈旧的都不要)”,以此动员读者介绍推销书刊。后者建议读者组织小型读书会,号召大家聚资购书,共同研究,既能节约经费,又能看到很多书报。

  此外,为了使有价值的书报杂志广泛传播至全省,到1921年3月,书社还在平江、浏阳、武冈、宝庆(今邵阳)、衡阳、宁乡、溆浦设立分社,在湖南第一师范、楚怡小学、修业学校等处设立了贩卖部。

  随着影响力越来越大,书社先后与全国近百家杂志报纸、书馆取得密切联系,购销书籍的品种也越来越多。在其经营的近300种书刊报纸中,有哲学社会科学书刊、教育书刊、文学艺术书刊等。其中以哲学、社会科学类的书最多,占全部书刊的1/3。

  “这些书刊报纸,很受读者欢迎。”黄加来说,从当时推销书报的统计数据来看,半年时间里,《马克思资本论入门》销售了200本,《新青年》由最初销售165份增加到2000份,《劳动界》由最初销售130份增加到5000份。“这些数字,在当时是相当可观的。”

  文化书社通过在长沙和各地的分社、贩卖部大量发行革命进步书刊报纸,对湖南的知识界及青年学生起到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传播到湖南各地,唤醒并提高了湖南青年的革命觉悟。

   湖南早期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文化书社是一家商办书店,对外来往业务频繁,不大引人注意。”黄加来说,因此,书社还是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党的创立时期中共湖南支部的秘密联络点。

  新民学会的一些重大活动,都是在文化书社内开展的。由毛泽东发起组织的“俄罗斯研究会”在这里成立,新民学会的3次会员大会在这里举行,外地共产主义小组给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来信也多由书社转交。

  1921年,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翻译张太雷来到长沙,在书社与毛泽东、易礼容见面,讲授阶级斗争问题。毛泽东的“永久通讯录”,也是填写的“长沙文化书社”。

  湖南党组织成立初期,经费拮据周转不过来时,便通过文化书社这个“商业机关”向钱庄贷款,以解燃眉之急。党中央每月拨给湘区的60元活动经费,也是经日本在华邮局寄给文化书社转交的。

  l927年,长沙文化书社在“马日事变”中被捣毁。虽然仅经营了近7年,但书社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为湖南党组织的最初发展,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作出了重要贡献。

  黄加来评价其为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出版事业中的一颗明珠,“它全心全意为革命事业服务、为读者服务的精神,永远值得出版工作者学习并发扬光大。”(记者 刘燕娟 通讯员 龙琛)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文化书社缘起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