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扶贫班培养出年轻“老师傅”

职教扶贫班培养出年轻“老师傅”
2020年07月07日 10:09 新浪网 作者 人民网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王雨

  7月4日一大早,陈虎从福泉赶往都匀,这一天,他要去帮助遇到技术难题的同事修理电梯。

  虽然今年才20岁,陈虎却已经是带着四个徒弟的“老师傅”了。2020年初,陈虎从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毕业,进入贵安电梯工程有限公司工作,短短半年时间,就成为班组长。

  “多亏了职教扶贫政策,才会有今天的我。”陈虎说。

  出生在赫章县安乐溪乡青山村的陈虎,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家中年迈的奶奶和兄妹七人全靠母亲一人外出打工维持生计。成为留守儿童的陈虎,在政府帮扶下读完了初中,“听老师说贵阳有学校开设免学费的扶贫班,还有生活补助,我就动心了。”

  一心想着要减轻家里负担的陈虎,选择了位于清镇职教城的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贵州省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进入该校精准扶贫“赫章班”就读电梯维修专业。

  为助力脱贫攻坚,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于2015年开始招收“赫章班”“威宁班”精准扶贫班。到2020年,学院的精准扶贫班已招收了1400多名学生。

  “学校拿出了教学质量最好、就业前景最好、实训设备最好的专业,供精准扶贫班的学生选择,比如汽车维修技术、大数据、电梯维护等热门专业。”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杨丽芳说,除了按照国家规定免除所有学费和生活费资助外,学校还为精准扶贫班学生免除了住宿费,并且设立勤工助学岗位,让他们可以通过劳动来获取报酬。

  为了让精准扶贫班的学生尽快成长成才,贵州装备制造职业学院还实施了“双导师制”加强对学生的辅导,生活导师负责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和良好行为的养成,学习导师负责专业技能学习和思想品德教育。

  在老师的精心培育下,勤奋好学、积极乐观的陈虎很快就脱颖而出,不仅成为了学生会学习部部长,还在学校举行的技能大赛中获得了电梯维修三等奖、高级电工优秀奖等。

  在公司实习的一年时间里,陈虎也秉持着多看、多学、多问的态度,一有时间就看图纸、琢磨调试资料,自己去电梯机房摸索。“一有不懂的地方我就去问师傅,后来搞得师傅都受不了我了!”

  就这样,从一名技能“小白”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的陈虎,毕业时顺理成章地被公司留下,成为一名正式员工。

  “每个月有四五千元的收入,还能适当补贴家用,现在我打算一边工作一边继续深造,尽可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年轻的陈虎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小目标:争取在一年之内再有所提升,让母亲不用再外出打工。

  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职业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路径,无数名像陈虎这样的贫困学生,通过职业教育和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真本领,成为了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点亮了人生的梦想。

  2015年6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清镇职教城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视察,肯定了他们重点招收贫困学生入学,通过技术培训、学历教育、职业指导、校企合作等方式支持农村脱贫的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工程,要上下共同努力进一步办好。

  牢记嘱托,贵州举全省之力推动职业教育规划优先、投入优先、保障优先,大力实施“职教兴黔富民行动计划”,把职业教育办成脱贫致富“直通车”。

  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精准脱贫班”学生的就业,在专业设置上紧扣地方产业需求和学生需求量身定制,贯通“中职-高职-本科”升学通道,扩大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高职毕业生升入本科的规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随着各项职教帮扶措施的全面推行,更多的贫困家庭学生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近几年来,贵州中职在校生从50万人增加到近80万人,高职在校生从10万人增加到30万人。近5年来,贵州累计有近10万名贫困家庭的中高职学生顺利就业,实现了“职教一人,就业一个,脱贫一家”的目标。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