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口腔医疗“第二股”赴港IPO,年收益不足亿元,旗下温州4家医院

口腔医疗“第二股”赴港IPO,年收益不足亿元,旗下温州4家医院
2020年08月13日 13:41 新浪网 作者 市界

   作者丨市界 冯雨瑶

   编辑丨东东

   8月11日,中国口腔医疗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口腔医疗)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距离上次递表间隔仅半年时间。

   这是一家深扎温州(隶属浙江省)当地的私人牙科服务商。据招股书披露,按2019年的收益计,中国口腔医疗分别在温州民营及整体牙科服务市场占23.5%及11.8%的市场份额。

   同时,中国口腔医疗还是一家“夫妻”店,由王晓敏、郑蛮夫妇共同创建,夫妇二人通过其持股的境外公司直接持有中国口腔医疗85%和10%的股份。另据天眼查APP显示,王晓敏名下还有11家公司,且都处于存续状态。

   中国口腔医疗收益主要来自向个人提供综合牙科服务,服务范围涵盖口腔综合治疗科、口腔修复科、种植牙科及牙齿正畸科四个牙科科室。

   数据显示,2017年-2019年公司分别实现收益0.48亿元、0.74亿元、0.83亿元。其中,口腔综合治疗科是主要的收益贡献源,年均占比34.17%;牙齿正畸、口腔修复占比稍逊于口腔综合治疗,种植牙科则占比最小。

   收益逐年增长的同时,到访中国口腔医疗旗下牙科医院的患者数量也在大幅增长。2017-2019年,公司分别拥有活跃患者约4.20万名、5.68万名、6.08万名,其中活跃患者中的约27.5%、33.4%、31.9%为多次就诊的患者。

   同时,市界还发现,中国口腔医疗的牙科服务主要通过其在温州的四家民营医院提供,即温州医院、鹿城医院、瑞安分院及苍南医院。其中,温州医院是主要的赚钱地,在2019年贡献了超七成的收益。

   换句话说,中国口腔医疗的医院网络以温州医院一家独大,其他医院的经营规模还不是很大。

   公司坦言,其经营业绩可能受新的民营牙科医院的开办时机及新的民营牙科医院的开办数目影响。一般而言,新的牙科医院在营运初期收入较低而经营成本较高,且在开办新的牙科医院前,公司也产生了大量开支,如装修费用、租金开支及设备费用。

   招股书显示,苍南医院、鹿城医院、瑞安分院分别于2016年、2017年、2018年开始投入运营。根据公司董事估计,新的牙科医院通常大约需要四年方能达到收支平衡,约需要七年才能收回初始投资。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口腔医疗并不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口腔医疗公司,而是第二家。它的“前辈”通策医疗早在2006年通过收购ST中燕的方式登陆A股,达成了“口腔第一股”的成就。但由于两家公司主业类似,中国口腔医疗上市初期,市场上一度将其视为第二个“通策医疗”。

   据通策医疗年报,截至2019年底,通策医疗已在全国各地开设32家口腔医院,口腔业务板块全年实现营收9.72亿元,其中儿科医疗服务为2.93亿元,种植医疗服务为2.97亿元,正畸医疗服务为3.82亿元。此外,2019年通策医疗的口腔门诊人次高达200万人。

   也就是说,通策医疗在口腔业务营收上至少是中国口腔医疗的11.7倍;在医院数量上是后者的8倍;接待患者数量上是后者的32.89倍。

   对比来看,中国口腔医疗这个“第二”要追上通策医疗要做的还有很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