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爹味”奶茶文案翻车,胖东来绷不住了

“爹味”奶茶文案翻车,胖东来绷不住了
2025年03月19日 22:23 新浪网 作者 Liya的种草手记

  1

  过去,品牌商家总把“顾客就是上帝”挂在嘴边。

  到了新时代,这一套营销理念已然过时,更多的是提倡品牌和用户做朋友,主打一个平等对话。

  但架不住总有品牌越界,沉迷于“自我感动式说教”不可自拔,踩中营销雷区。

  最近,网红奶茶店爷爷不泡茶的最新文案,就被指充满了“爹味感”。

  事情是这样的,爷爷不泡茶推出了非遗红糖·黑珍珠新口味饮品。

  但爷爷不泡茶没有将宣传重心放在非遗上,而是联系女性来月经时爱喝红糖水的生活习惯,选择以经期为新品营销切入口。

  于是乎,爷爷不泡茶写了一组杯套文案,想要向经期女性传达品牌关怀。

  

图源:小红书@爷爷不泡茶

  可惜大家不仅没get到“暖心”,甚至还觉得有点“闹心”。

  只因一句文案——“不可以喝冷的,乖。”

  

图源:小红书网友

  看完我的第一反应会想文案组是不是霸总偶像剧看多了,下命令式的语气和经典的一句“乖”,这不妥妥的古早霸总口头禅?

  仿佛自带BGM,让人幻视对面站着的是油腻总裁爱好者张翰,尴尬得想要抠出三室一厅。

  有网友认为,品牌名叫“爷爷不泡茶”,假如从爷爷的口吻出发,理应使用“乖乖”助气词或者加入方言元素。

  

  比起男友宠溺式的“指令”,显得更亲切、接地气,有助于强化“爷爷”这一特色品牌符号。

  

  文案引起不适后,有网友联想到品牌名,似乎“更爹了”。

  

  不过有一说一,爷爷不泡茶起初是叫“爷爷泡的茶”,为了避免和周杰伦的同名歌曲产生版权纠纷,有蹭热度、引导歌迷群体的嫌疑,后面才改名叫“爷爷不泡茶”。

  从这点上看,倒是和“爹味”毫不相干的。

  甚至还有网友想到了大冰,“乖,摸摸头”,评论区秒变玩梗区。

  

  网友指出,不仅这一句文案,还有其他的用词也“挺爹的”。

  “女孩子多喝热的,别怪我啰嗦。”

  

图源:小红书网友

  一下子划分了性别身份,先不说“爹不爹”,给我的感觉是拉远了和女性群体的距离感。

  如果把“我”换成“爷爷”,会更柔和一些。

  还有其他文案,虽然没有明显的“爹味”,但透露出一股浓郁的“油腻感”。

  比如,搭讪式的。

  “很冷吗?我也是,一起喝杯热的吧”

  

图源:小红书网友

  “降温了,是我们见面的暗号吗?”

  

图源:小红书网友

  关心式的。

  “你躺着好好休息,其他事情,放着我来。”

  

图源:小红书网友

  “我知道你超难受的,很想替你难受。”

  

图源:小红书网友

  “送温暖不是为了让你记住我,是为了让你温暖。”

  

图源:小红书网友

  其中有一句个人感觉是全场最佳,传递品牌温度的同时又恰到好处把握好边界感。

  “每月一次的难受,你度过了很多年,你已经很勇敢了。”

  

图源:小红书网友

  如果说杯身文案是沟通媒介,那么爷爷不泡茶举办的“为女性免费提供30万杯非遗红糖水”则是将品牌关怀落地,真正的付诸行动。

  

图源:小红书@爷爷不泡茶

  结合一系列宣发物料来看,爷爷不泡茶的文案被指“爹味”还不至于。

  不过倒暴露出品牌姿态沟通、身份立场把握的小问题,看起来并不平等,才会让部分消费者感到不适。

  2

  事实上,这几年来因“爹味”文案翻车的品牌层出不穷。

  何为“爹味”?

  根据百度百科词条,“爹味”是指表现出的一种居高临下、过度自信甚至略带说教意味的态度。

  这种态度并不限定于性别,在某些情境下女性也可能展现出类似的“爹味”特征。

  在品牌营销领域,“爹味”的表现是品牌将过往的消费者本位转换成销售方本位思想。

  把自身的付出、贡献强加于消费者身上,营造出一种“施恩者”的既视感,从而忽视了消费者真正关心的体验和价值。

  瑞典网红品牌Oatly,好好的燕麦奶,硬生生把自己变成了“爹味奶”。

  Oatly包装上的“你拿起这杯燕麦奶,只需1秒。我们把它带到你身边,却用了30年”。

  直接被网友翻译成:“我为你付出这么多,你凭什么不感动?”

  

图源:小红书@WW

  底部的一行小字,“占用你一分钟,你有权知道”,更是炸裂。

  

图源:小红书@WW

  这种“爹味”十足的表达,仿佛品牌的“劳苦功高”才是重点,就像中式家长对着孩子念叨的“付出论”,却没问过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削弱了消费者的存在感,陷入“不平等”对话陷阱。

  当消费者醒悟过来以自我感受为中心时,就能轻易被破解了。

  

  认养一头牛也犯过这种表达错误,在包装上吹嘘“牛伙食费比你高”,“正是因为这样,你才喝得到这杯安心好牛奶”。

  高高在上的姿态被网友怒怼:“牛比我金贵,我喝个寂寞?”

  

图源:小红书网友

  新希望牛奶更是直接,打工人遥不可及的梦想生活,却是奶牛触手可及的,买个牛奶喝回头还要被奶牛比下去,道不尽心酸。

  

  图源:小红书@桃桃大勇士

  悠纯认养牧场喊出了“把乳牛当女儿养”的slogan,跨越物种内涵女性过足“爹瘾”,实在很难评。

  

图源:小红书网友

  还有梅见酒的新年文案真把自己当爹,“贤婿,你受苦了哈哈哈,我女儿其实没那么配得上你,把贬低“女儿”当玩笑,品牌输出很是冒犯。

  

图源:小红书网友

  

“爹味”本质是单向输出,而年轻人追求的是“双向奔赴”,品牌一味自说自话,只会陷入自嗨。

  3

  有些时候,“爹味”也不全然是贬义的。

  在胖东来身上,鲜明的“爹味”标签就让人又爱又恨,总能在社媒引发一番激烈争论。

  这家起源于河南许昌的零售企业,将 "不满意就退货" 的服务承诺刻进基因,其质检流程严苛到近乎偏执:

  蔬菜农残检测精确到小数点后三位,肉类分割误差不得超过 2 毫米,连购物车都要每日消毒三遍。

  这种近乎强迫症的品控哲学,让消费者深深感动于 “被当作孩子般宠溺”。

  

  图源:营销报

  在员工福利领域,胖东来的“大家长”形象更是令人艳羡。

  除了行业罕见的住房补贴、子女教育基金,更开创了“幸福指数考核”制度、 “委屈奖”等32项特色福利,让员工感受到“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家族奋斗”的归属感。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其 “家长式"”管理引发的边界争议。

  公司明文禁止员工接受彩礼、设立喜宴标准,甚至不允许“啃老”。

  

  图源:抖音@胖东来于东来

  这些渗透进私人生活的管理条款,被网友吐槽管太宽,“爹味”满溢出来了。

  

  在这场关于 "爹味" 的现代性辩论中,胖东来用极致的产品主义和家长式治理,书写着中国民营企业独特的进化密码。

  所以说,品牌 "爹味" 的终极奥义,在于拿捏 "关心" 与 "控制" 的黄金分割点。

  就像真正合格的家长,既要在下雨天提醒你带伞,又要允许你偶尔淋雨玩泥巴。

  毕竟在这个消费者主权崛起的时代,能让人一边翻白眼一边乖乖买单的品牌,才是真正掌握了 "爹味" 的终极秘诀。

  说到底,对于品牌“爹味”标签的评判,不是一句简单的好和坏能够定夺,关键取决于受众群体的接受度罢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奶茶
来自于:广东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