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叮咚!您有一份“新媒体儿童”护航指南待查收

叮咚!您有一份“新媒体儿童”护航指南待查收
2019年10月13日 09:05 新浪网 作者 未来网教育新闻

  在一些公共场所,“熊孩子”拿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打游戏或看视频,音量很大,家长却视若无睹。

  相关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儿童使用新媒体出现了低龄化、娱乐化的倾向。一方面,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联网的新媒体设备伴随着新一代儿童成长,一度成为他们身体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新媒体强大的教育功能与人际沟通用途,也使其成为学习和交流的利器。

  儿童以怎样的方式和频率使用新媒体才是最恰当的?笔者认为,关爱“新媒体儿童”要打好“四张卡”。

  叮咚!您有一份“新媒体儿童”护航指南待查收

  图/视觉中国

  关爱“新媒体儿童”要打好“法治卡”。

  不能只看到新媒体好的一面,更要关注新媒体坏的影响,比如让孩子沉迷游戏或不良视频。新媒体带来的法治问题很多,以儿童巨款打赏为例,近年来频频发生,家长防不胜防,社会却还处于被动应对,就应该完善相关制度,比如要求直播网站建立每次身份验证打赏,禁止18岁以下打赏等制度,从源头上斩断非法行为和拦堵不法得利,让孩子在健康轨道上接触新媒体。

  关爱“新媒体儿童”要打好“学习卡”。

  相比较电视机、收录机,新媒体功能更强大,更完善,从小学起,很多学校就要求孩子使用新媒体,参与学习打卡。

  学生“学习打卡”,必须正确引导。比如反感电子阅读,推崇纸质阅读,就是错误引导,也得不到孩子的支持。电子阅读,纸质阅读,都是阅读,还有一种阅读更值得推崇,就是“行万里路”的“实践阅读”,这方面孩子太欠缺了,要按照“三三制”补上。

  关爱“新媒体儿童”要打好“健康卡”。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希望,儿童们就应该健康成长,首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身体。使用新媒体,孩子就不愿出去玩了,问题来了,小学一年级就可以看到很多近视眼,胖墩很多,反映迟钝。

  学校规定的“学习打卡”,时间不能过长,家长应该监控好使用时间,只有让孩子们用眼得宜,劳逸结合,孩子们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关爱“新媒体儿童”要打好“交流卡”。

  “新媒体强大的人际沟通用途”,辩证看,新媒体也会严重削弱交流。同在寝室,用QQ或微信交流,同在家中,用手机交流,新媒体交流负作用大,比如某单位的“数十跳”,“感谢4年不杀之恩”等。

  借鉴“世界无车日”,推行“每周无网日”,每天抽出时间,让孩子适当断网,在现实中多多跟人沟通,他们才能告别“单打独斗”,在良好的合作交流中更好地成才。

  信息化便利多多,但却是双刃剑,新媒体可能助孩子成才,也可能吞没孩子,让孩子废在错路上,这方面的例子已经数不胜数。

  我们没有办法拒绝信息化的时代便利,我们就必须化害为利,“打卡”为“新媒体儿童”护航,全社会齐心协力打好法治、学习、健康、交流“四张卡”,让孩子们在正道上使用新媒体,孩子们才能健康地成长,快乐地远行,如此才是国家之幸,民族之福。

  来源:未来网 作者:李云勇 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