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恒天然二次出售国内牧场,业内专家评论称“非常正确”

知食说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据外媒报道,全球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商新西兰恒天然(Fonterra)将其位于中国山东省的两个合资农场股份出售给新加坡澳亚集团投资控股(AustAsia Investment Holdings),交易价格为1.155亿美元(约人民币7.44亿元)。恒天然表示本次出售不需监管批准,并且是无条件的。

恒天然拥有上述两个农场的51%股份,交易完成后,新西兰人将获得8800万新西兰元(约4亿人民币)的资产出售总收入,差额将支付给恒天然的合资伙伴。

据了解,牧场的出售事宜将于本财年完成,而合资牧场的出售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

恒天然首席执行官Miles Hurrell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出售这些牧场后恒天然就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我们大中华区团队将专注于产品创新的方式,加强与本土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我们在大中华区的餐饮服务、消费品牌和原料业务。”Hurrell说。

这是新西兰乳业巨头近期出现的第二次出售牧场行为。在中国各大乳企纷纷争抢上游牧场,强化奶源自主供应能力的背景下,恒天然为何反其道而行?

接连出售在华自有牧场

公开信息显示,恒天然最新出售的牧场是和雅培在山东合资建设的醇源牧场。

2014年,恒天然和雅培宣布将在中国共同投资20.6亿元建设奶牛养殖基地,以生产有机奶及奶制品。整个项目分为四期建设(四座生态牧场),当时预计首家牧场将于2017年上半年建成投产,计划在2018年完成全部建设。该基地设计存栏数为50800头,年产量可达牛乳制品70116吨。如果全部建成,恒天然就在中国实现完整供应链本土化。

然而,醇源牧场只完成了两期后就停止建设。这也就是恒天然本次出售的两家牧场。

恒天然最早表示出售醇源牧场之意是在今年3月,在恒天然发布2020财年年报之时。当时,Miles Hurrell宣称已告知公司奶农和股东,在与雅培协商后决定共同启动中国合资牧场醇源牧场的出售事宜。

在去年10月份,恒天然先期出售了在中国的两个牧场群,接盘方为中国优然乳业旗下子公司内蒙古天然乳业,后者同意以5.13亿新西兰元(约合23.1亿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恒天然在应县和玉田的两个牧场群。同期,恒天然同意以4200万新西兰元(1.9亿人民币)向北京三元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出售其在北京汉沽牧场的85%股权。

在一系列的“卖卖卖”后,恒天然在国内的牧场业务基本脱手完毕。但在业内人士看来,恒天然的“卖卖卖”似乎跟当下的产业背景不相符合。

中国乳企的奶源之争

中国乳业之争已经进入白热化,行业集中度越来越高,“得奶源者得天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而为了加强奶源供应的可靠性,仅在2020年,国内各大实力型乳企近年来或加大上游产业链上的投入,或直接收购奶源地。

2020年5月,新乳业宣布通过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及现金方式,收购宁夏单体规模最大的区域性乳企寰美乳业100%股权,交易对价约17.11亿元;

两个月后,蒙牛乳业认购拥有国内最大有机原奶基地的中国圣牧约11.97亿股,成为后者的单一最大股东。而伊利股份则紧随其后,对中地乳业进行全面要约收购,并计划在收购完成后将中地乳业从港交所私有化退市。

9月,飞鹤乳业也宣布将要约收购长期合作的原奶供应商原生态牧业。

在10月对恒天然在华牧场的收购中,虽然直接收购方之一的是优然牧业,它却是由伊利控股的子公司。显然,此次交易完成后,伊利在奶源供应上将更有底气。

恒天然专注

在乳企加速布局上游产业链的大趋势下,既然恒天然把中国明确为“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为何却在这里“逆潮流而动”?

对于恒天然出售在华牧场业务的经营举措,独立乳业经济分析师宋亮认为“非常正确”,在他看来,恒天然应该更聚焦于高附加值业务,在奶酪、奶油和大包粉等占有绝对优势的业务领域持续发力。

据知食君了解,自Miles Hurrell在2019年从代理CEO位置上扶正后就开始实施业务聚焦战略,将优先考虑具有竞争优势的业务领域。所以,从战略布局上说,出售牧场业务与其战略方向相符。

(图片说明:恒天然CEOMilesHurrell)

此外,Miles Hurrell还明确表示,完成中国自有牧场业务的出售对恒天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恒天然将专注于用新西兰牛奶满足市场需求。

作为全球头号乳业巨头,恒天然的公司结构是合作社制,有大量的新西兰奶农是其股东或供应商,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目的,恒天然用自产奶源并不违背商业逻辑。

此外,还有坊间人士认为,恒天然的转向或许有新西兰政府的一个决定有关。

据公开资料显示,新西兰于今年4月14日宣布将全面禁止活畜经海路出口。该禁令会经过两年的过渡期,于2023年开始实施。有业内人士分析,新西兰的禁令源于一起海难悲剧。

去年9月,一艘奶牛运输船从新西兰启运前往中国途中沉没,所载近6000头奶牛全部遇难,动物福利保护问题促使新西兰政府从2023年开始全面禁止活畜经海路出口。然而,中国的奶牛大概有5成自新西兰进口,失去新西兰活牛供应,中国优质奶源供应将变得更加失衡。而恒天然的主要业务为奶酪,它对优质奶源的需要尤其强烈。与其在中国市场和中国乳企们为奶源抢得头破血流,不如集中资源,进一步深耕新西兰大本营的上游产业链,扩大企业在B端的业务优势。

对此,Miles Hurrell表示:“我们以创新的方式为中国客户带来新西兰牛奶的好处,并与中国本土公司合作。我们很有条件继续扩大在大中华区的业务。”

至于“创新的方式”具体指什么,知食君曾致信恒天然,但截至发稿,知食君没有收到恒天然的回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