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2019年08月20日 13:21 新浪网 作者 落了红妆

  由俄罗斯主办、一年一度的国际战车比赛,这几天正在各个分赛场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从2014年起已经连续6年赴俄罗斯参赛了。在今年的赛事当中,印度承办了“侦察尖兵”项目,各国参赛者齐聚南亚大陆。按照惯例,印度给每个参赛的代表队都准备了一辆Sarath(胜利)步兵战车,这是大家切磋技艺的载具。趁着比赛的机会,中国士兵驾驶了一次印度步兵战车,体验了一把印度制造(只在陆地上跑跑,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吧)。据参赛队员表示,他们对于印度Sarath(胜利)步兵战车的操作很是熟练,一点也不陌生。

  Why?印度造装备我们怎么会这么熟悉呢?这就要追溯到我国与印度同种装备的根源了。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我军战士驾驶印度BMP-2步兵战车)

  Sarath(胜利)步兵战车是当前印度陆军机械化部队的最主要装备,性能不会太差,否则印度也不会拿出来让其它国家使用。国际战车竞赛带有很大的广告性,俄罗斯不但拿出了T-72坦克供大家使用,今年还有女兵们操作的T-80坦克出现,目的就是做宣传。Sarath要是性能太弱鸡的话,岂不是让国际耻笑。

  事实上,印度的“胜利”步兵战车并不是印度自己研发的,而是模仿苏联时代BMP-2步兵战车制造出来的,说白了就苏系装备。记得当初我们中国承办“侦察尖兵”项目的时候,给大家提供的是国产86A型步兵战车,该战车是苏联BMP-1步兵战车的改进型。

  之后我国还引进了BMP-3步兵战车的全部武器系统,搭配我国的新型履带式底盘,从而得到了我们目前比较熟悉的04/04A式履带式步兵战车。所以说我们的步兵战车与印度步兵战车同根同源,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军战士操作印度胜利战车比较顺手了,两家的装备不会有太大区别。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可以在水上行驶的BMP-1步兵战车,据说是为了方便苏军进攻河流密布的西欧)

  BMP-1步兵战车是苏联第一种步兵战斗车,由Kurganmashzavod研发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据说苏联决定研发步兵战车的原因与当时的美苏冷战有关,目的是应对可能爆发的核战争,要求能够有一种车辆可以运送士兵与坦克一块穿过被核污染的地区作战,故开始研发自己的步兵战车。

  苏联在设计自己第一代步兵战车的时候,主要是想着把轻型坦克与装甲运兵车搞在一块,在设计风格上则参考了西德Schützenpanzer Lang HS.30步兵战车的风格。BMP-1步兵战车从1966年开始生产,截止到80年代停止生产产量在20000辆左右,包括前苏联、俄罗斯、波兰、埃及、蒙古、叙利亚、印度、伊拉克以及芬兰等国家都曾操作过BMP-1步兵战车,因此在国际赛事中可以被大家熟练使用。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随后出现的BMP-2和BMP-3等,都是BMP-1步兵战车的主要衍生型号,当然除了这两个之外,还有多种由BMP-1衍生改进的其它型号。我军当年之所以仅仅引进BMP-3炮塔武器系统,就是因为对BMP-3步兵战车的BMD伞兵战车的发动机后置设计思路不太喜欢,这不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要求。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虽然也有后置舱门,但上下车很不方便

  步战车作为支援坦克作战的装备,随时要面对激烈的装甲对决,即便是在巷战中也是对方火力重点照顾的目标,因此成员如何逃生是设计师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其实,坦克也有这方面的问题,一般的坦克和BMP-3步战车一样,都是发动机后置设计,成员只能从车顶上下车,充其量开有底部舱门,当战车被击毁后,无论成员从哪里出舱都有巨大的危险性,因为来自前方的密集火力随时会射杀他们。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梅卡瓦的设计深受装甲兵喜爱

  以色列是出了名的爱惜生命,因此他们设计出将发动机前置的梅卡瓦坦克,这样一来成员就能从底盘后部的舱口逃生,这里是最安全的位置,可有效躲避来自前方的火力打击。说到这里不难明白,BMP-3步兵战车的BMD伞兵战车的发动机后置设计,都是很过时的设计,因此当时我们将其舍弃了。

  中国对印度战车了如指掌,苏联老设计问题不小,国产战车表示不服

  (04步兵战车)

  取而代之的是类似梅卡瓦坦克的动力前置方案,如上图所示,发动机和驾驶员并列放置在战车前部,为后方空间预留出成员进出的通道,这种思路被认为是最符合人机工程学的设计。从后来04式步兵战车,以及04A型步兵战车的优异表现来看,我军当年的选择没有错。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和本人无关,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