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濮阳市区有个路口车不让人,行人过马路提心吊胆

濮阳市区有个路口车不让人,行人过马路提心吊胆
2020年08月09日 19:57 新浪网 作者 中原新闻官网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记者观察 系列策划之二

  让“生命线”变成“安全线”

  斑马线,由一条条横线组成,这种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的交通标识,至今仍是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一条生命的守护线,也是司机与行人之间的文明线,某种程度上,它传达着城市的文明,是一道考量现实生活中司机和行人素质的文明题。斑马线上的礼让,是城市文明在细节上的体现。近日,记者在濮阳市街头探访发现,随着交通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大部分机动车驾驶员都能做到主动礼让,但也有不和谐的画面出现。

  盟城小区北门前斑马线:

  不让人的车不多

  盟城小区门前斑马线车辆礼让行人。记者 赵国栋 摄

  8月6日,记者走访了濮阳市多个有交通信号灯,且有交警执勤的路口,看到绝大部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都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各行其路,按信号灯通过路口。随后,记者又寻找了几处未处在路口,且无交通信号灯的斑马线,查看行人通行情况。

  市城区建设路盟城小区北门前的斑马线有一定代表性,因为这里是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于今年5月7日启用的机动车礼让行人监控设备3个路段其中之一。监控设备会对机动车经过该路段时,遇行人横过道路未避让的违法行为实施抓拍。

  盟城小区规模大、居民多,马路对面是大型超市和绿地公园。当天中午时分,记者在小区前斑马线处看到,下班回家和到市场买菜需要穿越马路的行人不少,虽然没有交通信号灯,但每当有行人站上斑马线准备穿越马路,绝大多数机动车会减速、停车让行,待行人或非机动车通过后在继续行驶,后面依次等待的车辆也都很有耐心,并未鸣笛催促。遇到踌躇不前的行人,机动车驾驶员还会摆手示意行人赶快通过。只有极个别机动车,看到行人准备穿越马路,鸣笛后加速通过。

  小区居民张大爷向记者表示,自从听说该斑马线旁边加装了监控设备,行人过街通行状况获得了极大改善,“原来是让人的车不多,现在是不让人的车不多”。居住在附近的市民王先生对记者说:“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地方有抓拍设备,所以到这儿都习惯性带一脚刹车。有时候事儿就是这样,如果一辆车停在这里等行人,可能感觉有点‘另类’,但是大家现在都礼让行人,也就觉得是应该的了,慢慢也就养成好习惯了。”同时,王先生也表示,机动车让行的时候,行人也应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快一些过马路,要不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尤其是在高峰时段。

  胜利路油田物资供应处前:

  有些车辆经过斑马线时还加速

  胜利路油田物资供应处前有一条斑马线,对面是水景湾小区,每天有大量非机动车和行人走这条斑马线。同时,这也是城市的主干道,车流量也较大。8月4日中午,记者在这条斑马线前观察了15分钟,发现不少车辆经过斑马线时能主动减速慢行,甚至让行人先过。还有少数车辆,不仅不慢行,而且加速通过,和行人抢道。

  记者看到,一辆黑色的奥迪车,从马颊河边急速驰过,看到几位过斑马线的行人,不仅没有避让,而且速度还有些加快了,引起正过马路的人不约而同的大骂。一辆出租车边打着喇叭,边呼啸而来,来到人面前猛一听,吓人一跳。

  更多的车辆,能够减速慢行,甚至让行人通过。记者看到,一位老太太拉着小孙子过马路,在前后车辆中有些惊惶无措,一辆黑色的轿车主动停下来,让老太太和孙子先过去,后面车辆也不得不排队等待。在观察的15分钟时间里,大约有一大半的车辆在行经斑马线时能减速慢行,有四辆车主动停下来让行人先过。

  记者随即采访一位在水景湾门口乘凉的老大爷。他说,前些年车让人的较少,现在人们素质提高了,自己过马路时经常有车辆主动让行。水景湾前面这个地方,东边的马颊河地势较高,一些车辆过来时开得较快,看起来很危险,希望司机们在路过学校、单位等地方时,能减速慢行。

  市体育场前斑马线:

  谁牛谁先过

  体育场前的斑马线上车辆将行人逼出斑马线。 记者 赵国栋 摄

  当天,记者又来到市体育场前斑马线,该处也比较具有代表性,就行人过马路的问题,甚至有市民在网上专门发帖建议修建行人过街天桥。

  记者在此处看到的情况,与盟城小区处看到的大有不同,基本呈现出“谁牛谁先过”的状态。记者粗略数了一下,短时间内通过的三四十辆机动车,只有不到一半的车看到行人准备穿越马路时踩了刹车,更多的驾驶员很远就开始鸣笛警示行人让行,然后加速从正在斑马线上的行人身前或身后驶过。由于京开大道是市城区南北向主干道,车流量大,有的行人看到等待让行无望,只能硬着头皮硬过。

  对此,家住附近富康小区的李女士深有感触。她告诉记者,虽然近些年来“车让人”的越来越多,但是就单这一个斑马线来说,“让行的不多”,尤其是高峰时段和晚间。由于毗邻市体育场,不少附近居民喜欢到此处运动、休闲,或者到夜市上逛逛,晚间人流量和车流量很大。“行人过马路要么等很久,等旁边路口变成红灯没有来车;要么就必须要攒够一拨人,然后一两个胆大的按捺不住闯进车流,汽车没办法只能停下来,其他的人再纷纷跟上,才能硬闯过去。”李女士说。

  体育场至黄甫街的斑马线上车辆在与行人擦肩而过。记者 赵国栋 摄

  驾驶员王先生对李女士描述的通行情况表示赞同,但他同时也有自己的看法:“市体育场那里人多车多,特别是晚上,到广场玩儿的、买东西的,过马路的行人络绎不绝,人流根本就不断。如果真是严格按照礼让行人的要求来一个人就让,机动车绝对过不去,不能无限期等着啊,只能一点点跟着车流往前挤。”他认为,车和行人都有通行需求,不能因为过分强调行人过马路需求,而忽视了机动车的道路通行需求。不只市体育场,市城区内不少靠近学校、医院、居民小区的斑马线都存在这个问题,想要解决恐怕还得需要交管部门的智慧。

  记者手记

  斑马线是城市文明的重要窗口。礼让斑马线,首先是法律义务,然后才是行为美德。车与人相比较,处于强势地位,因而“车让人”不但是一种文明行为,更是一项法定义务。机动车在斑马线前不但不减速反而加速抢行,已在不少地方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城市交通乱象。由于礼让斑马线里有一个“礼”字,让不少人觉得,好像在斑马线面前机动车踩不踩刹车都是很自由的事情,最多受一下道德的谴责。殊不知,斑马线前减速慢行并非单纯道德责任,而是基本的法律义务。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机动车行经斑马线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行时应当停车让行。部分驾驶员驾照考了,常识学了,有时候在斑马线面前,却成了“谁牛谁先过”。

  从道德层面讲,礼让斑马线体现的是尊重、尊敬意识,即尊重自己、尊敬他人的人格与生命。中华文明以讲究礼仪为重要标志,以“敬”为核心价值,注重自尊、自重、自严、有序。古人云:“敬为入德之门。”“不知礼,无以立。”礼让斑马线“让”的既是“礼”和“敬”,也是体现一个人的品德与人格。无论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谁让谁,只有心怀礼仪、诚敬,对他人有所尊敬,才能做到宽怀礼让、谦敬待人、不争不抢。

  斑马线是“安全线”“生命线”“文明线”,礼让是相互的。一方面,机动车驾驶员在通过斑马线时,都要做到停车礼让行人;另一方面,行人遇到停车礼让的司机,要为他的文明行为点赞并在经过斑马线时,快速有序通过,尊重礼让驾驶员宝贵的行车时间。

  记者 史式灿

  来源:濮阳早报

  责任编辑:马永欣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