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真的很难?神舟十七号返回舱着陆,不是直立,又是倾斜,哪里问题

真的很难?神舟十七号返回舱着陆,不是直立,又是倾斜,哪里问题
2024年05月01日 20:27 新浪网 作者 UFO之家看点号

  究竟是哪里出现了问题?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但是不少人也看到了,这一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后,又是出现了“倾倒姿态”在地面,而不是直立着陆的。

  的确,这种成功着陆模式,相对于直立来说,是有点不舒适,但是也并不是做不到,只是说难度比较高,那是不是因为技术问题?

  

  还是真的有什么其他情况出现,以至于着陆出现了问题?下面就详细来看看,到底如何才能做到,而这一次也是实实在在的“倾倒姿态”,下面就一步一步了解。

  

神舟十七号成功返回地球!

  没错,神舟十七号航天员“太空出差”已经成功返回,这意味着整个任务已经结束了,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当然,三位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也是状态良好,总计在轨飞行187天,也是为我国创造了不少的成就,这里我就简单说明一下。

  第一、在神舟十七号飞行期间,进行了2次出舱活动,完成了中国空间站太阳翼的修复。当然,这一项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以来首次进行,主要是空间站在运行过程之中,出现了太空微粒的撞击。

  同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表示,这一次撞击区域是在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太阳翼电缆区域。

  

  也是因为空间碎片撞击,导致部分供电能力损失。虽然没有影响到整个空间站的运行,但站在长期运行的角度来讲,进行修复,技术能力的提升是有必要的,也为未来我国空间站修复任务提供了基础。

  第二、在轨期间,三位航天员配合完成空间站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

  

  第三、还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当然,除了这些综合性的成就之外,其实还有一个典型的实验材料科学,那就是完成了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取回工作,总计407件。

  这一次在神舟十七号返回地球的时候,航天员完成拆卸并存储的实验样品,也是随航天员和神舟飞船一起返回了地面,交由科学家进一步开展地面研究工作。

  

  所以,神舟十七号在太空实验之中,完成了不少成果,那也期待神舟十八号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再次为中国创造奇迹,这里就是给大家介绍的神舟十七号基本情况。下面就继续来看看。

  

究竟问题出现在哪里?为什么神舟十七号返回舱不是直立的?

  的确,这一次神舟十七号航天员返回舱不是直立,是倾倒姿态,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直立,还是倾倒姿态,只要航天员安全,没有问题,那整个任务就完全成功了。

  

  而对于直立还是倾斜的模式,其实对航天员友好,最为理想的着陆方式,必然直立着陆是最理想的着陆状态,这样航天员受到的冲击最小。

  而从中国载人飞船执行任务以来,的确“直立着陆”是非常罕见的,只有神舟六号和神舟十三号实现了直立落地。

  

  那没有实现“直立着陆”,这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了?其实这问题是非常复杂,只要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返回舱出现变化。

  而从技术方面来讲——我国此前也解释说明过,能否直立落地,需要航天员亲自操刀,关键时刻“砍”断降落伞的绳索,砍好了就能直立,差一点就会倾斜,或者会被降落伞拽倒。

  

  而从外部环境来讲——比如在着陆过程之中,遇到大风,也可能难以维持。

  飞船主降落伞面积约1200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三个篮球场,主伞拉直长度超过七十米,足够横跨足球场,返回舱在被带动之下,也可能在着陆的过程之中,出现“带动”效应。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地面状态,如果不平整等,都可能影响其着陆的最终结果。

  所以,直立落地非常困难,这也是为什么非常罕见的因素之一,神舟十七号没有直立那也正常,这里面的问题太复杂了,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但其实在着陆瞬间,按照画面显示,是直立下来的,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反正最终的点就是——航天员安全,状态良好就行,也再次对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说一声辛苦了。

  

航天员返回地面后将做什么?

  其实最为关键就是进行身体恢复,这是最为关键,因为航天员在太空之中执行半年的任务,身体上已经发生了改变。

  而返回之后,将会重新从失重环境变成重力环境状态,这就是需要进行调整的,

  按照正常计划,航天员将进行为期5到6个月恢复工作,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是隔离恢复期,3到4周,主要是促进航天员生理功能的基本恢复
  • 第二阶段是疗养恢复,4到5周,主要是促进航天员身心的全面恢复
  • 第三个阶段,为期3到4个月,就是让航天员逐步进入各种任务训练阶段。

  最后再后恢复半年,有一个全面综合的检查和评估,确定航天员最后要转入任务训练阶段。当然,恢复的过程可能根据航天员的情况,会出现有些长,有些短的情况。

  大家应该也看到了,我国此前已经出现在2个月内的恢复见面情况,这都说明了其实我国在这方面的调整技术已经是非常不错了,也期待三位航天员在恢复之后,再次与大家见面。

  当然,该乘组是属于我国“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的航天员组合,未来应该还会继续执行任务。

  同时,这三位航天员按照我国的航天规则,未来也会参与载人登月的选拔工作,具体能不能入围,有没有人可能入围,主要决定于我国载人登月任务的最终名单,大家拭目以待吧,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辽宁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