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2020年05月22日 18:32 新浪网 作者 吃鸡管家

  水稻轻简化栽培在广义上可指减轻劳动强度及降低了生产成本的种植方式、病虫害防治技术、科学施肥方式、机械化收割烘干等,相对于传统栽培技术而言,具备省时、省力、节本、增效等特点。水稻轻简化栽培的突出问题,第一篇写了“杂草难防”,今天谈谈“虫害难治”问题,水稻虫害中最难防治当属二化螟,发生程度及抗药性逐年加重,为害周期加长。从最新的病虫情报看,江南、长江中下游地区二化螟基数大,今年又要做好“虫口夺粮”的准备。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二化螟为害症状

  一、二化螟的发生特点

  二化螟俗称钻心虫,通过幼虫蛀食水稻,造成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或虫伤株等症状,严重的田块会被螟虫吃得大片倒伏。二化螟在江西、湖南、浙江等地一般一年发生3-4代,眼下早稻正是快速生长时期,1代二化螟来势汹汹,不少水稻已经出现枯鞘,要选对药防治。

  1、越冬基数大

  2020年二化螟冬后基数浙江、湖南、江西平均亩残虫量为6500-7400头。据我们与江西作锐农业科技3月20日在南城县万坊镇杨坊村查虫,调查的晚稻田每百蔸稻茬294头幼虫,蛹49头,二化螟危害严重。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二化螟冬后基数调查

  越冬基数逐渐增多的原因:受暖冬天气影响,有利于二化螟越冬;水稻基本采取机械化收割,稻茬留桩较高,加之近年来禁烧秸秆,稻桩、秸秆提供了越冬场所,使得二化螟越冬基数较高。

  2、抗药性上升

  据二化螟抗药性监测看,当前不同地区的二化螟对主要防治二化螟的杀虫剂(阿维菌素、有机磷、氯虫苯甲酰胺等)产生不同程度的抗性,江西、湖南、浙江等地处于中等至高水平抗性。

  抗药性上升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使用药剂,包括盲目选药、随意加大用药量、喷药液量不足(无人机施药、钓鱼竿式施药)、不注重轮换用药等。当前阿维菌素是防治二化螟的主打药剂,长期高剂量、多次使用,二化螟对其逐渐有了适应性,表现出抗性迅速上升,以致于若没选好药剂便出现失治现象。同时,存在部分农民不关注田间虫害发生情况,既要选实惠药,又不按照时间打,最后还将防效差的责任归于农药不行。

  3、世代重叠多

  受栽培条件等因素影响,螟虫孵化期拉得长,幼虫龄期差异大,从2代螟虫开始,2-4代世代重叠现象多,防治较为困难。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二化螟成虫、幼虫、卵块

  世代重叠多的原因:在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早稻、再生稻、一季中稻、一季晚稻、双季晚稻均有,水稻播种期长,生育期参差不齐,桥梁田多,有利于二化螟辗转为害;其次,越冬代虫龄跨度大(不完全 4代)、秸秆还田的深浅、稻田翻耕沤田时期均会影响二化螟化蛹、羽化时间,导致1代二化螟发育进度不整齐。

  二、综合防治对策

  当前水稻病虫害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随着二化螟对阿维菌素、有机磷、氯虫苯甲酰胺等主流药剂产生抗药性,药剂防治已进入缺乏高效对口药剂的困境,而要研发一个新成分出来谈何容易,所以面对抗性害虫时应采取综合防治,将农业防治、诱控措施、化学农药等协调运用。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被二化螟钻蛀的植株

  1、农业防治

  ①水稻规模化种植逐年增多,建议调整种植方式,宜成片成季种植,播种期前后相差不大,减少桥梁田、插花田,便于统防统治控制二化螟发生。

  ②深水灭蛹,稻田宜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10日前)进行耕沤治蛹,包括准备种植一季稻的田块,耕后灌水浸泡一个星期,最好超过10天。

  ③低茬收割、秸秆粉碎还田,采取此措施对水稻收割机有要求,需选用对秸秆有粉碎作用的收割机,而且会影响收割机的收获速度,于收割机操作人员不利。

  ④在田埂种植有驱虫诱虫效果的植物,如香根草、芝麻、大豆等。关于香根草的介绍及栽培方法,可参考《稻田旁种植一种草,能诱杀水稻螟虫,是生态稻田防虫的“法宝”》。

  2、诱控措施

  诱控措施主要有灯光诱杀、性引诱技术,一般绿色、有机水稻种植基地会安装振频式杀虫灯,成本较高;性引诱技术的适用性广,成本低,可用于监测二化螟发生,合理使用也可降低二化螟基数,具体使用方法,可参考十天前写的《水稻二化螟性引诱技术,虫害防治中的“美人计”,安全又高效》。

  3、药剂防治

  药剂防治的前提是要加强田间观察,应经常下田看田间枯鞘、枯心苗、白穗的情况,判断田间基数多寡、虫龄大小,以此为依据进行合理配药。为了高效防治二化螟,采取以下防治建议:

水稻轻简化栽培问题(二):二化螟抗性重,虫口夺粮需综合防治

  无人机飞防施药

  首先,秧苗期打好送嫁药。 送嫁药一般在移栽前7-10天左右用,秧田送嫁药宜选用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虱螨脲等持效长、有杀卵防低龄幼虫的药剂。

  第二,抓准防治关键时期,科学合理混配药剂。一般卵孵化后幼虫对药剂最敏感,因此在卵孵化盛期是防治关键时期;或枯鞘率达3-5%时,出现枯鞘说明幼虫钻蛀为害,需用药控制,可考虑少量枯心时防治。另外,考虑到虫龄发育进程差异,要注意观察蛾蜂发生情况,若有几个蛾蜂,可按“压前峰控后峰”策略防治。在蛾蜂次数多或基数大的田块,建议间隔7天连打两次药,减轻后期防控压力。

  防治药剂: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阿维·氟铃脲、阿维·甲氧虫、阿维+虱螨脲、三唑磷·毒死蜱、乙多·甲氧虫等,有的甚至用阿维菌素+虱螨脲+有机磷的多元配方,以此提高杀卵作用及速效性。若是采取无人机飞防施药,不宜选用有机磷类农药。

  第三,注意事项:①早播早栽的稻田宜早防治,迟播迟栽的要晚防治。②将不同作用靶标农药进行轮换使用及混配使用,避免抗性上升太快。③加强抗药性管理,在高水平抗性地区不宜再用或少用此种药剂。④添加高效助剂,如有机硅,能增强渗透、扩展能力,或凌空飞度,能增强作物吸收、传导的助剂。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