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2020年08月03日 17:33 新浪网 作者 羊城晚报全媒视界

  全媒视界     全媒资讯    用心传递

   7月12日零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的水位井内,湖水漫过一道红色标记——“1998年洪水位22.52M”,这标志着我国最大淡水湖水位突破有水文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羊城晚报迅速派出全媒体记者组深入江西抗洪抢险第一线进行深入采访,让读者第一时间了解到防汛救灾的最新情况。

   温建敏 李钢 姜雪媛 

  今年7月上旬,南方连日暴雨,汛情严峻。江西防汛应急响应更是逐级提升。7月10日,长江水利委发布鄱阳湖洪水红色预警;11日,江西启动防汛1级响应,进入战时状态;12日,鄱阳湖水位超警。

  守住鄱阳湖,就是守住江淮、太湖流域的安全。

  筑牢堤坝、护我家园,军民们闻“汛”而动昼夜鏖战。那些画面,令人泪目。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海报|向水逆行,战鄱阳!》之一

  7月12日中午,羊城晚报迅速派出以评论深度部副主任温建敏带领的4人团队,日夜兼程赶赴江西抗洪第一线,在受灾最重的鄱阳湖上转了一整圈,采访行程800多公里。

  

  在同城媒体中,羊城晚报做出了最大努力,走访受灾点多、范围大,采集的文字、图片、视频质量都比较高。前后方采编的配合协调畅顺,总结呈现比较突出。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7月13日A1版面(外地版)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7月13日A1版面(本地版)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7月14日A3版面

  羊城晚报全媒体部门制作的原创报道《航拍洪水围城的鄱阳县城,顶着历史最高水位,多处被淹》,在抖音、快手上分别有300万+和20万+的流量。在羊城派客户端《【一线直击·视频】好样的!广东大学毕业生推迟入职赴赣抗洪》阅读量达 40.5万;《【一线直击】鄱阳镇问桂道圩决口处即将完成封堵,村民已转移到安置点》、《【直击鄱阳抗洪抢险】民兵小哥哥们向水而行,与时间赛跑》、《【一线直击·视频】大学生兵返乡抗洪记:家乡有难,理当挺身而出!》阅读量均达到30万+以上。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7月18日A3版面

  羊城晚报本次江西抗洪救灾全媒体报道特点

  1、反应快

  羊城晚报是国内最早一批赶到重灾区的媒体,对相关新闻跟得快,像鄱阳桂问道圩、永修三角联圩、鄱阳中洲圩合龙都是第一时间详细报道,文图视频并茂,抢发纸媒当天新闻,多个新闻现场都是几十分钟内发稿,比如鄱阳三庙前乡泡泉险情抢险。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2、节奏准

  这次羊城晚报洪灾报道的最大特点是节奏踩得准,赶到现场不算最早,但报道领跑全国,如桂问道圩合龙、关注孤岛村、关注行洪单行圩、关注中考群体、关注外地抢险志愿者,都是最早报道,引发其他媒体跟进。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3、角度新

  如鄱阳孤岛村报道,突出村民守望自救;都昌抗洪,从行洪区群众牺牲小家作为切入点。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4、有温度

  聚焦洪水中的人,展现温暖和感动。如报道几百亩地被淹却忍痛准备来年稻种的稻农,回家休假遇洪灾就地入列的现役军人,独家报道从广州赶赴九江永修抗洪救灾的广东茂名籍大学毕业生。同时,羊城晚报头版金牌栏目“街谈巷议”为此配发评论《好样的,回乡抗洪的青年!》,赞扬他们也是“最美逆行者”。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江西特派采访组面对重重艰苦、危险没有丝毫怨言,采访过程中靠努力拼搏,采集发回20多篇文图和视频,充分发挥羊城晚报记者能吃苦、能打硬仗的优良传统。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来看看特派记者采访时遇到的“小故事”:

  新闻故事

  STORY

  ﹀

1

  采访车问桂道圩打滑趴窝

  记者前往鄱阳当地的决口处进行采访,首先要考验是车技。通往决口处的道路仅仅是一条可以勉强让两辆车并行的村道,此时,数百辆征调而来的大卡车,正在不间断地往决口处运送石料,我们得在其间小心翼翼地通过,道路两旁就是洪水形成的湖区,会车的时候,两车之间的距离得以厘米级精确计算,才能保证安全同行。

  7月12日,羊城晚报前方记者在鄱阳县问桂道圩决口采访时,为了尽量给抢险车辆留出通道,采访车太靠近大堤的边缘,结果车辆打滑陷入了松软土坑中。采访小分队全员上阵,又是挖土,又是推车,美女记者姜雪媛也用尽全身力气参与推车,然而车一发动依旧只有轮子无力打转,竟是一毫米也没挪动。在现场其他人员的帮助下依旧无果,几名记者只好先进行采访工作。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最后,现场抢险的中国安能集团(原中国武警水电部队)施工人员出手帮助肩挑手扛、钢索拉,自告奋勇的挖掘机师傅,顶着焦灼烈日,最终用自己过硬的挖掘机技术,把采访车吊出了坑。这个是真叫一个小坑急死三个英雄汉。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温建敏(中)在航拍

  大堤打滑的阴影没有散去,晚上10点,传来问桂道圩马上要合龙的消息。刚写完稿,还没来得及吃饭的羊城晚报记者,又再次驱车前往决口处。在漆黑的夜里,行驶在两车道的大堤上,一边是装满石料的翻斗车,一面是漆黑不见底的闪着微光的水面,胆战心惊的记者终于还是顺利赶到了决口合龙现场。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姜雪媛在河堤上采访

  惊险的采访经历,还是有了丰厚的回报。加起来近十个小时的采访,羊城晚报记者成为惟一一家合龙前后均在现场的新闻媒体,摄影记者宋金峪所拍合龙图片惊艳了网络。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7月月14日头版大图,编辑部大胆采用特派记者航拍的江西鄱阳镇桂道圩决口成功合成现场,场面大、正能量强,航拍角度较好地表现合龙场景,也是当地灾情的一种阶段性整体呈现。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圩堤决口合龙前后的对比

2

  江洲岛遇险记

  九江市江州镇四面环水,要去到岛上采访必须乘坐轮渡。于是,羊城晚报记者开着车与大批返乡参加抗洪的青年们一同上了甲板。

  江州镇植被茂盛、鸟类繁多,算是个地道的生态小镇。镇上的人说,若没有这场洪水,还能看见满坡的鲜花。

  江州镇最后一班回城里的轮渡是傍晚六点,但到处的洪水和断头路让采访路程异常艰难,第一天的采访就让羊城晚报记者放弃了离岛,只能伴着绝美夕阳,和一路泥泞,抵达了一家和蜘蛛、蜈蚣、蚊子为友的农家乐。这个农家乐本来在岛上比较热门,因为汛情几乎处于关闭状态,当晚只有几个记者入住。农家乐在后院果园上方建了一个很别致的木屋,但下方的橘子树已经被淹得没顶了,记者想去小木屋拍照,走了几步后,发现短裤下面的小腿上是密密麻麻的小蜘蛛,原来,通道已经被蜘蛛网占据。农家乐老板一再强调,晚上不要随便外出,因为内涝严重,周围都被洪水淹没了。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第二天采访再遇险情。江州岛位于江西,湖北,安徽三省交界处,手机信号经常随意切换,而且不稳定。

  从北堤采访完返程时,导航将采访车导到了一片森林之中,两米多宽的林间小道上,不断冲出野鸡野兔等小动物,完全没有调头位置,最后只好在一片稍平坦处压倒杂树强行掉头,紧赶慢赶还是赶上了最后一班轮渡。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李钢(左)在圩堤合龙现场

3

  日晒雨淋催人老

  相对于记者在江西遇到的最大的困难,这些遇险小插曲都只是小事。最大的“敌人”却是——天气。在出发时,天气预报显示,江西仍然将有连续数日的降雨天气,而且雨量不小,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地承受的防洪压力可想而知。记者还打探到,当地已经准备炸坝泄洪。可是,当记者来到了江西抗洪一线的时候却发现,连续几天,都是大太阳暴晒,出发时没有带帽子的宋金峪,又得整天趴在现场拍拍拍,以至于整张脸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晒黑。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宋金峪(右)在采访中

  高温暴晒,带来的是对体力的极大的考验。不仅仅是新闻记者,还包括所有的抗洪人员都面临着这一巨大的挑战。当时可以说是,脚下趟着水,头上顶着烈日的水火两重天。

4

  意外收获孤岛村

  意外,有坏也有好。当记者来到鄱阳县的油墩街镇时,大水已经将大片的农田和村庄淹没,正当记者一筹莫展,不知道从哪寻找新闻线索的时候,却发现有附近村庄的村民,正在还未被淹没的公路上晒稻米,通过交谈,他们却告诉记者,在洪水中,还有些孤岛村,有不少村民都还没有撤离,仍然在家里坚守。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7月14日,鄱阳湖上的孤岛村——段家村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采访受困的村民

  (图左2温建敏、左3姜雪媛)

  这当然是一个很好的新闻题材。热心的村民,甚至还帮记者招呼来了船只,送上“岛”。万事俱备,还等什么,于是,记者就乘着船,登上了孤岛村,与留守的村民们交谈,了解他们在洪水中生存的故事。原来的农田都成了汪洋,在船行过程中,记者可以看到许多房子只剩下了屋顶。面对此情此景,不禁令人会有很多的感慨。

  当然,在洪区中驾船,其实是个很具危险性的事情,因为,你不知道水下有什么。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搭乘过很多船只,也曾经遇到发动机螺旋桨被电线勾绊住的险情,但是好在没有出什么大事情。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李钢(左)、宋金峪在采访途中

  一个多星期后,江西地区的洪水情况渐渐得到了控制,于是,记者也开始回撤广州。回忆起来,这是一段艰苦的采访经历,但是会有很多的收获和一线感受,这也是记者这个职业的独特之处。

  前方总会有意外发生,重要的是,不要停止前行。如果不能到新闻现场去,那么,我们还配得上被称作记者么?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羊城晚报特派记者

  在鄱阳镇圩堤合龙现场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作者简介

  温建敏 

  羊城晚报评论深度部副主任,资深记者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作者简介

  李钢 

  羊城晚报政文编辑部记者,从业近20年,一直在新闻采访一线工作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作者简介

  宋金峪

  羊城晚报视觉新闻部记者

顶烈日 淌泥泞 冒骤雨 渡孤岛,羊城晚报记者深入江西抗洪救灾第一线纪实

  作者简介

  姜雪媛 

  羊城晚报新闻记者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抗洪江西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