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英德联山瑶族村:“过山瑶”吃上“旅游饭”

英德联山瑶族村:“过山瑶”吃上“旅游饭”
2020年12月03日 19:02 新浪网 作者 用户6516197233

  文、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强

  近日,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走进清远英德市石牯塘镇联山瑶族村。一幅颇具瑶族风格的秀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一栋栋农家庭院错落有致,整洁宽敞的水泥路连村入户,漫步田间小路,绿荫环绕、草木葱翠,让倍感心旷神怡。据悉,联山瑶族村是英德唯一一个少数民族行政村。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如今通过加强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村子美了,吃上了“旅游饭”,腰包鼓了,村民的精神头儿足了。

联山村航拍

  翻山越岭搬迁 从茅草房变为新楼房

  联山瑶族村的村民是从韶关市乳源、始兴一带迁入英德,在石牯塘联山大山深处分散居住,当时东一户、西一家,村民住的都是茅草房,吃的多数是野菜等,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生活异常艰苦。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经过多次,从深山老林迁到山腰和山脚等处居住。虽然当时村民们也进行集体生产劳动,但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所耕种的田地由当地政府从邻近的鲤鱼村协调临时提供。后来,鲤鱼村收回了土地,为了维持生计,瑶胞们又搬回原来的深山居住。直至1968年,为了居住安全和便于生产生活,政府再次组织动员大家搬到位于山腰处的炉上角居住。

联山焕然一新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得到进一步落实,新农村建设的春风吹进了联山,帮扶单位和村“两委”班子多方争取项目资金,让村中基础设施日益得到完善。2006年之后,终于通过建新村住进了楼房。目前,全村建有3个文化健身广场,4个村民小组均配套建有一栋1-2层的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水泥路、自来水、电、通讯光纤到户。

  打造省级特色村寨,“过山瑶”吃上“旅游饭”

  过去,联山瑶族村村民分散居住,靠山吃山,主要收入来源于种植笋竹、采集野生菌类冬菇、灵芝、木耳贩卖,收入低薄,生活条件差。近年在民族政策和各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的支持下,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大规模种起了茶叶、竹笋、冬菇、灵芝、木耳等特色农产品。

  近年来,英德市掀起一轮轮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联山瑶族村也加入其中。目前,全村已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并按照整洁村的要求建设各项基础设施,村容村貌大为改观。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联山瑶族村党支部引导村民充分发挥当地的民族文化特色。2018年,在上级统战和民宗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村纳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规划,建成入村瑶族门楼、篮球场、戏台、文化活动室,并对部分民房统一进行民族特色立面装修。如该村第一小组房屋上装饰具有瑶族传统文化元素图案,体现着少数民族的风格。

墙绘突出”过山瑶“特色

  石牯塘镇党委政府还聘请英德市规划勘测设计院,对联山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进行总体规划,计划在炉上角规划建设瑶族文化园,通过还原过山瑶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打造少数民族特色旅游热点。

  石牯塘镇党委书记刘学明表示,联山瑶族村作为少数民族行政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石牯塘镇有决心、有信心把联山瑶族村打造成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特色旅游热点,提升人民的收入水平,描绘好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李程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英德瑶族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