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40年“象腿”涅槃重生!专家13小时切除23斤巨瘤,为患者“减负”

40年“象腿”涅槃重生!专家13小时切除23斤巨瘤,为患者“减负”
2025年03月25日 11:41 新浪网 作者 大名院名医

  53岁的邵东居民石先生,最近终于脱下穿了数十年的特制“鸳鸯裤”——这条右腿裤筒比左腿宽大一倍的裤子,曾是他对抗右下肢巨型神经纤维瘤的无奈选择。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张丕红教授团队历经13小时手术,成功切除重达23斤的肿瘤,创造了肢体巨大神经纤维瘤治疗的医学奇迹。

  53岁的邵东石先生因右下肢大腿最粗处周径达1米,一直以来如同“怀抱两岁孩童”般艰难生活。上小学时,石先生右小腿悄然冒出花生米大小的肿块。这个看似无害的皮下突起,竟是噩梦的开端。

  自8岁发现皮下肿块后,这个悄然生长的肿瘤在45年间疯狂膨胀至大腿周径1米。13岁时虽经历首次切除手术,病理确诊为“神经纤维瘤”,但残余肿瘤仍在疯狂生长。

  随着瘤体逐渐膨大至成年男性腰围尺寸,皮肤表面温度异常升高,右髋关节半脱位、股骨头坏死等严重并发症接踵而至,他辗转多家医院却因“手术风险极高”遭拒。“连裤子都要定制一大一小的尺寸。”石先生回忆到。

  为求进一步诊治,今年2月,石先生及家人来到了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张丕红教授接诊了他。

  入院后,经过一系列检查发现,患者身体多处有咖啡色色素沉着及皮下肿块,右大腿及小腿中上段可见巨大肿块,血管造影等一系列检查显示,肿块内血管组织相当丰富,大血管窦多,且右侧股骨头缺血坏死并右髋关节半脱位、右膝关节骨关节炎。

  骨科会诊表示,这些骨关节病变与右下肢肿瘤巨大超负荷活动有关,须待神经纤维瘤减容术后再行处理。这种肢体巨大神经纤维瘤,不仅影响外观和功能,而且一旦出现皮肤破损,极易引发大出血,导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势在必行。

  

  不过,这种肢体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难度极大,张丕红教授团队将面临三重挑战:第一,瘤体布满了血管窦腔,稍有不慎即会引发“血崩式”大出血;第二,肿瘤切除后创面修复的挑战,如果采用皮肤回植则可能皮片挛缩、影响肢体活动,若采取皮瓣法则需在尽量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确保保留皮瓣的血供并进行良好的下肢塑形;第三,该肿瘤的复发率很高,必须切除95%以上病变组织才能降低复发风险。

  面对这些挑战,为有效控制肿瘤切除时的出血量,放射介入科李刚教授团队为石先生做了右侧胫前动脉、股浅动脉、股深动脉的多条分支供血动脉栓塞术。

  6天后,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在麻醉科程志刚教授团队、输血科和手术室的共同努力下,张丕红教授率领周捷副教授、郭乐副教授、崔旭主治医师、李赟博士等医师顺利为患者施行手术

  通过精巧设计、精细分离、妥善止血,右下肢肿块被基本彻底切除,并采用保留主要穿支的瘤体皮瓣进行右下肢的满意塑形。手术历经13小时,切除组织重达23斤。

  术后,石先生右下肢皮瓣血运正常,创面愈合情况良好。石先生激动表示:“终于能穿上正常裤子了!”目前,石先生已开始康复训练,向着阔别数十年的正常生活稳步前行。

  张丕红教授在此特意提醒广大民众,若患上神经纤维瘤,要争取早治疗,以降低手术风险。若进行了手术,术后需定期复查,加强髋、膝关节功能锻炼并接受瘢痕防治及康复治疗。

  据悉,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烧伤重建外科是国内较早成立的烧伤专科之一,该学科一直为湖南省医学会烧伤与修复重建外科专业主任委员单位。

  科室经过50多年的发展壮大,逐步成为学科特色显著、专业人才荟萃、整体实力强的烧伤专科,在特大面积烧伤救治、严重深度烧伤创面修复、电击伤及热压伤创面的修复、皮肤撕脱伤创面的修复、各种体表巨大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严重瘢痕挛缩畸形的整复、放射性溃疡、压疮、糖尿病溃疡、血管性溃疡等各种难治性创面的修复,以及各种原因所致的体表器官畸形与缺损的再造及功能重建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外先进水平,部分项目属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崔旭 姚辉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YT)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湖南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5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