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年卧薪尝胆,我们终于让德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汽车

35年卧薪尝胆,我们终于让德国人重新认识了中国汽车
2020-08-06 12:55:19 乌鸦校尉

1985年,上海。

一阵阵吵架声不断从上汽的生产车间传出来,仔细一听,既有中文又有德语。

这是来自德国的工程师和我们的工人又吵起来了。

每当我们生产出一个零件,德国工程师就会以质量不过关为由,把零件作废。

一来二去,工人们都有些不服气。

于是,德国人和我们的工人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有时候闹得狠了,自家的翻译都得挨上几句。

但德国人并不是故意找茬,因为我们的零件质量实在是太差了。

就拿方向盘来说吧,过去我们汽车方向盘的生产过程中,只有6个测试指标。但德国人的要求,足足有106个。

当德国人把生产线的电子控制设备运进来的时候,中国工人们还在用榔头敲着自己的上海牌汽车。

说白了,还是技术不过关。榔头是敲不出好车的。

1958年5月12日,新中国第一台东风牌小轿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出厂。车身的侧面还镶嵌了毛主席题字的“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

可当时我们的工业基础实在是太薄弱了。由于整台车几乎都是纯手工打造,故障率极高,所以东风牌小轿车没能实现量产。

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们的汽车产业在技术上是极其落后的。

于是,1978年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中国是否需要发展轿车这一问题在经历了激烈的讨论后,中央决定,要建立现代轿车工业。

技术的缺乏,使得市场换技术成了造车业的普遍共识。

彼时的德国车虽然曾经一路领先,但七八十年代已经遇到了发展瓶颈,被日系、美系车追了上来。所以他们想另辟蹊径,先在远东地区打开市场,再和日美车企掰手腕。

中德双方一拍即合,德国公司既愿意提供最新技术,又愿意投入大量资金,中方以老厂房入股,就这样轰轰烈烈开干了。

在双方的努力下,上汽生产出来的汽车,终于走向了全中国,并且各个零部件也相继实现国产化。

除了上汽之外,一汽、吉普、夏利等厂家,也相继和外企合作,极大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于轿车的需求。

但这也为进一步国产化埋下了隐患:合资厂在中国的日子太好过了,现成的技术就能赚到很多钱,没有太多动力去搞自主研发。

大中型企业在2000年之前,用于消化技术的费用,只相当于技术引进费用的10%。

国产车起步太晚了,有些技术上的壁垒很难打破,好多人下意识就觉得国产车质量不好。

如果你现在要买车,询问周围的人,绝大多数人都会向你推荐合资车。

他们认为自主品牌的国产车,实在是不建议购买:小毛病太多,整体质量不过硬,而且二手保值率太低。

事实上,国产车已经今非昔比。尤其是在电动车领域上,我们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

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有一些战略性资源还是稀缺的,比如石油,一直很依赖进口。

所以,政府高度重视电动车产业,陆陆续续推出了许多政策来扶持,比如给企业基金补助,给消费者减税补贴等等。

同时,国家还加强了充电桩等的基建,多方面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

并且,中国对于电动车的需求是很大的,目前的市场并不饱和。

根据EV Sales网站公布的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数据来看,1-5月,全球电动车累计销量为71.78万辆,中国市场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

5月份数据显示,比亚迪在疫情之后绝地反击,反超宝马重回全球销量前列;蔚来汽车首次进入全球新能源车企TOP20。

国内电动车行业发展得如火如荼,目前的企业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一是以蔚来、小鹏、理想等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这些新兴企业虽然干劲十足,但缺点是处于量产初期,能够交付的量并不多;

二是外资品牌,但外资品牌在发展电动车的动力上明显不足,一个是在补贴和牌照上受限比较多,一个是燃油车对他们来说利润更高;

三是传统自主品牌,比如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与前两者相比,他们优势比较明显,既有现成的厂子,又有研发的动力。

新能源技术席卷全球。已经发展到了瓶颈的燃油车,继续突破的空间越来越小。

身子大了转身难,对于外资品牌来说,很难在电动车领域投入太多精力。更重要的是,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的研发技术和生产上,他们也没有优势。

于是在电动车的领域上,大家可以说是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谁努力,谁就能领先。

2019年,中国汽车专利质量大幅提升。

在公开专利中,发动机、变速器等传统汽车领域的量同比下降了9%;而智能网联汽车大幅上涨,新能源汽车同比上涨3.03%。

其中,专利分布最多的二级技术分支是动力电池系统,占比36%,其次是充电系统,占比19%。

由此可见,电池的性能,是电动车研发的重点。

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三大核心零部件之一,不仅占据40%左右的成本,且其性能直接决定了整车的安全性和续航里程,重要性不言而喻。

可以说谁掌握了电池,谁就掌握了电动汽车。

如今世界前十的电池企业,中国企业有7个。我国率先发展电池核心技术,并形成了具有竞争力的电池产业,我们本土的动力电池厂商已处于全球第一阵营。

这便是中国电动车发展的人和。

(2019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前十)

说到电池,就不得不提到目前国内电动车的领头羊比亚迪。

电池发家转型成汽车企业的比亚迪,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手握着电池技术,一手握着自己的汽车。

左手拍右手,就成了新能源车。

他们既有风靡全球的比亚迪电动公交车:

也有令人震撼的比亚迪王朝系列:

不久前,比亚迪今年的重磅车型比亚迪汉EV(配置|询价),来到了汽车工业大国德国的街头。

记者随机在街上采访了一些当地人,向他们询问是否了解中国汽车。

绝大多数人的回答都是“不了解”、“不清楚”、“不知道”,只有个别人说“好像电动车还可以”。

然而,当记者把他们带到汉EV的身边,向他们展示汉EV的性能和外观时,无一人不为之赞叹!

这也让我们感慨万千:严谨而苛刻的德国人,今天终于不挑错了。

()世界,汉为观止

汉EV的性能是无可挑剔的。

先说最让大家惊艳的零百公里加速时间,这是对汽车动力最直接的体现。

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所需要的时间,仅仅只有3.9秒,成为了中国加速最快的量产新能源轿车

这一成绩归功于比亚迪自产的高性能电机、电控和电池系统。

同时续航方面,在综合了能耗、温控等方面的情况,汉EV超长续航版的NEDC综合工况纯电续驶里程,可达到605公里

同时,汉EV四驱高性能版旗舰型还拥有32.8米的百公里刹车距离80km/h麋鹿测试成绩

这一切,离不开比亚迪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坚持自主研发的努力。汉EV,是所有比亚迪人的心血。

前面说,比亚迪做新能源车,左手碰右手就成了。

但是为了左手和右手的这一碰,为了那块电池,比亚迪整整努力了十几年。

且不说从电池转行造车,比亚迪付出了多少努力,光说今天汉EV上搭载的这块刀片电池,就花了很大的功夫。

目前主流的电动车电池分为两种,一种是三元锂电池,一种是磷酸铁锂电池。

这两款电池对于消费者来说,区别就是三元锂电池能量密度好,但易燃;磷酸铁锂电池安全,但能量密度跟不上。

由于续航是电动车的重要指标,再加上能获得更多国家补贴,当前市面上,几乎没有使用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车了。

(特斯拉电池)

说句中二的话,坚持做磷酸铁锂电池的电动车,可能就是与世界为敌。

而汉EV上搭载的刀片电池,正是磷酸铁锂电池。

比亚迪靠磷酸铁锂电池起家,磷酸铁锂电池也一直是比亚迪多年来的坚持。把磷酸铁锂电池设计成刀片型,空间利用率提高了50%,弥补了能量密度的问题。

这才有了今天独一无二的汉EV,征服了电池安全测试领域的珠穆朗玛峰的针刺实验。

多年来,比亚迪一直坚持自主研发,把核心科技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现在,比亚迪实现了上中下游的高度垂直整合,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闭环。

(图源:盖世汽车)

从上游的电池材料,到中游的电池电机变速箱,再到整车的研发制造。

并且,比亚迪在全球六大洲都设有研发中心,采用“单一平台,多种动力源”的架构推进新能源车的研发和制造。

自主研发的道路,使得新能源车业务已经成为了比亚迪天空中最亮的星。

至于比亚迪为什么明知道路艰难坎坷,还依旧要走自主研发这条道路,答案其实很简单。

这是来自汽车行业的情怀和野心。

在合资企业里,外国人对于核心技术的掌控过于“变态”,人家给你用就用,不给一点办法也没有。总而言之就是两个字,憋屈。

自主品牌也是一样,传统汽车发展到现在,推到市场依旧会被一些人认为是“低人一等”。

同样都是呕心沥血研发出来的产品,凭什么要被区别对待?

终于,汽车行业出现了革命和转型,我们有了现在弯道超车的机会。

并且,我们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谁不想一雪前耻,脱颖而出?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亚迪请来了设计师,为自己的车量身打造了“Dragon Face”,充满了中国气息: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亚迪车内的按键,采用了全中文:

这也就是为什么,比亚迪要取秦、唐、宋、元的名字,新车更是以“汉”命名,彰显了比亚迪的野心:

这是我们的时代,这是中国汽车的时代!

曾几何时,我们处处落后,受制于人。

然而今天,当李宁和太平鸟登上时装周,当百雀羚片仔癀在电商平台上销量激增;

华为手机频频出现惊喜,5G行业更是世界领先;

国产电动车在比亚迪等众多品牌的共同努力之下脱颖而出,自主品牌已经逐步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认可,这离不开每一个民族品牌的努力。

我们还有超级计算机、人工智能等众多世界领先的高科技。

低谷过后,我们会变得更强,更有自信。

产业报国终将实现,世界会听到来自中国更多的声音。

新浪汽车公众号
新浪汽车公众号

更多汽车资讯,涨知识赢好礼扫描二维码关注(auto_sina)

相关车系

实时热搜

更多>>
点击查看完整榜单

热门视频

更多>>

热门车型

更多>>

竞争力对比

更多>>

购车帮帮忙

更多>>

汽车黑科技

更多>>

精品原创

阅读排行

新浪扶翼

行业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