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女“霏”鱼夺第13金、清华学霸拿首金,她们的父母都不简单!

中国女“霏”鱼夺第13金、清华学霸拿首金,她们的父母都不简单!
2021年07月29日 15:30 新浪网 作者 极客晨星少儿编程官方微博

  今天,在东京水上运动中心,中国选手张雨霏一马当先,力夺东京奥运会女子蝶泳200米金牌。

  

  23岁的江苏姑娘张雨霏,终于破茧化蝶,成为中国新晋“蝶后”。

  

  而这两天的奥运会热搜,几乎都被中国姑娘们包揽了,有清华学霸的射击冠军杨倩、有女子双人10米台跳水冠军张家齐、陈芋汐、有举重冠军侯志慧,她们都用自己的毅力和勇敢在赛场上比出风采、为国争光。

  其实,她们都出自普通家庭,却因为父母的托举和自身的努力成就了世界冠军的诞生。

  

  张宇霏 遭遇低谷时母亲全力支持

  张雨霏出生在一个游泳家庭,父母都是游泳专业运动员。张雨霏三岁时就跟着父母在泳池里玩水,六岁时开始正式学游泳。

  张雨霏的妈妈张敏近日在接受采访时回忆,最早让雨霏学游泳,根本就没想过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我和他爸爸都是游泳专业运动员出身,知道做运动员是多么辛苦。让雨霏正式学游泳,只是觉得她作为游泳运动员的女儿,至少应该能游的像模像样一些。”

  

  张雨霏从11岁参加江苏省内的比赛开始崭露头角,12岁进省体校,13岁进省专业队,15岁进入国家队,17岁首次参加世锦赛即获得一枚奖牌(2015年俄罗斯喀山),一路成长的顺风顺水。

  可能正是前期的成长太顺,当张雨霏在2018年至2019年的一年里遭遇竞技生涯低谷时(2018年杭州短池游泳世锦赛和2019年光州游泳世锦赛的成绩均不理想),内心的煎熬也会分外强烈。

  张敏回忆,那段时间,张雨霏第一次跟她说自己不喜欢游泳,隐隐透露出想要放弃的意思。张敏当时非常震惊,因为自己一路推着雨霏在游泳道路上往前走,却从来没有想过女儿可能不喜欢游泳。

  但那个时候,肯定不是雨霏放弃的时候。从张敏到孔淼,再到张雨霏在国家队的主管教练崔登荣都试着跟雨霏沟通。

  不知是母亲、教练们的话启发了张雨霏,还是张雨霏想通了,她最终走出了那段灰色的人生阶段,从2020年开始,张敏明显感觉到女儿变的更加积极和自信,她很欣慰,女儿终于迈过了人生的一道坎。

  除了天赋,孔淼评价,张雨霏又是一个踏实能吃苦的孩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她从来都是保质保量的完成。正所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对于运动员来说,成绩全是汗水换来的,训练中吃过更多的苦,比赛上才有可能站的更高。绝没有轻轻松松就可以获得的冠军。

  在雨霏5岁那一年,雨霏爸爸因一场意外去世。也许是同样身为游泳运动员的父亲,给了雨霏在游泳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最强动力,也许是父亲的猝然离去让雨霏更快成熟。

  当张敏有时回想起雨霏曾在2018至2019年低潮期吐露自己不喜欢游泳的心声时,她猛然有一种自责,“女儿说她不喜欢游泳,那么这么多年究竟是什么力量在一直推着她坚持?我知道,是她不想让妈妈失望。”

  

  冠军的诞生 离不开父母的鼓励

  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西部,有一个叫“杨家弄村”的小村子,那是奥运射击冠军杨倩的家乡。

  7月24日当天,杨家弄村的村民、学生和杨倩的家人们齐聚文化礼堂,一同观看比赛直播,为杨倩加油助威,其热闹程度不亚于过节。

  杨倩夺冠,播音一出,欢呼声在礼堂内雷动起伏;

  国歌奏响,铿锵的旋律振奋着在场每一个中国人的心。

  作为看着杨倩长大的父老乡亲,更是感慨良多:

  这个从小安静又听话的乖囡,在奥运赛场上表现出了她坚定、稳健的一面,为国争光,为家乡添彩,为青年人树立正确的榜样!

  

  2000年7月10日,婴儿伴随啼哭声呱呱坠地,宣告着小生命的降临。家里给她取名单字为“倩”,寓意“美好”

  杨倩人如其名,清丽可爱,眉梢眼角都藏满了秀气,颇具江南之美。

  可正是这样一个恬静乖巧的小姑娘,却被赋予着听起来稍加骇人的“神枪手”的威名。

  关于“枪”的故事,可以追溯到那场农忙结束后的唱戏晚会。

  于大人而言,“做戏”旨在庆祝丰收;于孩子们而言,这是个可以尽情玩耍的好时机。

  

  卖糖葫芦的、拉小推车的、就地摆摊的……一涌而出,杨倩最喜欢去打气球送娃娃的摊子,她打气球“打一个中一个”,最后摊主的洋娃娃都送光了,直求饶“你能不能不打了”。

  射击像是她与生俱来的天赋。

  10岁去运动学校练射击,11岁那年,她被选入宁波体校射击队,师从国家级教练虞利华,射击生涯自此发轫。

  市青少年锦标赛、全国射击射箭重点城市射击比赛、省运会、省青少年锦标赛、全国青少年锦标赛……零基础入队的杨倩,从不错失一个可以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

  终于,2019年3月,她入选了国家射击队,获得进击奥运的第一块敲门砖。

  竞技体育没有毫不费力,奥运冠军并非理所当然。

  这世上哪有什么天才,只有艰苦无比的奋斗,和排除一切困难的决心。

  幼年杨倩初习射击的前几个月,都在和“稳定”二字斗争磨合。

  站姿、跪姿、卧姿,基本一练就是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许多小朋友都因为坚持不下来而大哭,杨倩也不例外。

  日复一日基础动作的训练,枯燥乏味不说,极其考验体力和耐力,在宁波体校射击队练了两年后,杨倩哭着向父母提出要退出射击队。

  

  与当初被选入射击队时父母的反对不同,这次父母都鼓励她不要放弃,不能半途而废,

  杨倩答应再坚持试试,此后,她便全身心投入到训练中。

  这一坚持,便坚持到了东奥会赛场。

  奥运会队伍选拔赛中,她连续4站全部夺冠,毫无悬念地入选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

  教练虞利华非常看好她,对此,他说:

“杨倩最大的优势是有颗‘大心脏’。同一批的孩子水平可能差不多,但到了赛场上,就杨倩发挥得最好。”

  果然,她不负众望,拿下首金。

  

  每一个神仙孩子背后 都站着摆渡人

  回头来看她们的成长经历,你会发现,她们多数都是普通家庭的平凡孩子。

  她们之所以能成功,家庭、天赋、努力、运气,缺一不可。

  •   给孩子一颗大心脏,胜过千万句大道理

  奥运会首日,女子10米气步枪的比赛现场,杨倩最后一枪之前与俄罗斯选手比分还差0.2分。

  千钧一发之际,对方心态崩了,严重失误:8.9环。

  而杨倩,顶住压力,打出了9.8环的成绩,扭转乾坤,夺得了奥运首金。

  赛场上,比技术更重要的是心态。杨倩自小就是乐天派,赛前睡着了还能拿个亚军回来,教练总夸她“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一颗大心脏”。

  

  而这一切,其实都源于母亲对她的教育:

  “我们对她也没有很高的要求,最重要是身体健康,她自己能开心,能够在自己人生中进一步,就是最好的。”

  “我们也经常告诉她,要平常心看待一切结果。”

  去年江苏高考状元白湘菱,因为历史选修等级是B+而无缘清北,但她本人却丝毫没有自怨自艾,反而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

  与之相反的,是很多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失利、一次延迟毕业,就选择轻生......

  只有孩子输得起、等得起,拥有一个好心态,才会有好未来。

  教育学家杨永梅说过:“父母的心态,决定孩子的心态;父母开始转念,孩子就开始转变。”

  孩子的“大心脏”并非天生,一个充满温暖、包容和正能量的家庭,是帮助孩子塑造强大内心和积极心态的关键。

  •   每一个神仙孩子背后,都站着摆渡人

  张家齐和陈芋汐的父母,其实从未想过让她们走职业运动员这条路。

  但她们都愿意用心了解孩子的天赋和喜好,并拼尽全力引导她们、支持她们。

  同样,杨倩和侯志慧在面临人生方向选择时,父母也都没有横加干涉。

  “让孩子自己决定”,便是他们对孩子最大的成全。

  为人父母最大的远见,不是给孩子指定一条你认为好走的路,而是不断用爱的方式告诉孩子:

  “如果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你应该养成怎样的品质。”

  张雨霏曾有过想要放弃的念头:但是母亲的劝导使她重燃斗志,重新站上赛场。

  

  聪明的父母,他们常常用尊重和支持为孩子的兴趣兜底。

  在孩子迷茫时,引领她;在孩子坚持不下去时,拉住她;在孩子辛苦时,告诉她走慢一点也没关系,我们依然爱你。

  有人说,其实真正优秀的父母,都是不动声色的摆渡人。

  他们会在放手前,将爱和安全感深深扎根在孩子的心里,温暖她的一生;

  在放手的过程中,他们又会用爱和温暖滋养孩子,照亮孩子每一段独立前行的旅程。

  希望父母的付出,能让孩子的人生路走得更加踏实。

  希望孩子的努力,也都能不被辜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