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梅州某校内的千年古寺,寺内曾设中山大学的教学点,现况如何呢?

梅州某校内的千年古寺,寺内曾设中山大学的教学点,现况如何呢?
2021年11月28日 00:04 新浪网 作者 快乐de东东游梅州

  梅州老城的小巷里有一间小学,学校内有一座超过一千年历史的大型古寺,曾经香火鼎盛,香客如云。这座千年古寺还曾经是大名鼎鼎的中山大学理学院的教学旧址呢!如今寺内没有一尊佛像,也没有一个和尚,每天却能听到书声琅琅,如此富有传奇色彩的千年古寺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请大家跟着我的镜头一起去看看这座千年古寺如今的真实面貌吧。

  

  站在梅江区望杏坊月影塘路的梅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城西学校)校门口往里面张望,可以看到宽敞的广场后面有一座红墙黛瓦的宫殿式建筑,这就是梅州创建最早的寺庙——大觉寺。

  

  

  穿过广场,走近大觉寺,我看到右侧的红墙上挂着两块方形的不锈钢牌子,上面的牌子写着“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大觉寺”的字样。下面一块牌子则为大觉寺的说明牌。从大觉寺的说明牌可知:这座鲜为人知的千年古寺原名祝圣大觉寺,始建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即公元522年),是梅州创建最早的寺庙,元代被焚毁。明朝重建,清朝修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寺庙改为学校,校寺并存几十年,解放后和尚才撤离大觉寺。

  

  

  关于大觉寺的创建时间有两种说法,清朝《光绪•嘉应州志》记载:“大觉寺在程乡县西三里,五代梁建(黄通志)。在西街上市,梁普通三年(公元522年)创建,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兵火废。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僧法庆、永乐十四年(1416年)僧光庆俱重建。本朝康熙九年(1904年)知县王仕云建。”

  

  从《光绪•嘉应州志》记载可知,大觉寺可能始建于南北朝梁普通三年(即公元522年),距今约1500年的历史。唐朝诗人杜牧在《江南春绝句》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中国早在南朝时佛教已经兴盛,寺庙多如牛毛。程旼(约公元419~518年)生于东晋末年,是仅次于南越王赵佗率秦军入粤的客家先贤。程旼为避战乱从中原辗转千里来到梅州平远坝头扎根,积极传播中原文化,传授先进的耕作技术。所以公元522年梅州开始建造寺庙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至于大觉寺实际上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还是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的梁国,并不影响大觉寺的千年古寺的名号。

  

  早年的大觉寺由前、中、后殿组成,前殿叫“祝圣殿”,所以大觉寺又称“祝圣大觉寺”;中殿即正殿,又称“佛堂”;后殿又称“后院”;前殿建国后被拆掉,现在只剩下中殿和后殿。

  

  面向广场的正殿(即佛堂)宽敞大气,有点像北京的宫殿。佛堂共用了28根花岗岩石柱,其中佛堂四周的回廊共有20根方形的花岗岩石柱,另有4根方形石柱镶嵌在红墙中;佛堂内部的大殿里面还有4根粗大的圆形石柱。28根花岗岩石柱加上坚硬的客家三合土墙,使正殿表现得特别坚固。

  

  佛堂门口两边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佛焕轮光说法衣传真觉地”,下联是:“堂开寿域祝厘经诵早朝时”,联首嵌“佛堂”二字。上款是:“道光辛丑(1841年)毂旦春月(注:毂是谷的繁体字,谷旦意为利于谷物生长的好日子,旧时吉日的代称)”;下款是:“翰林院编修宰广西道监察御史弟子黄仲容敬题并书”。题写对联的是梅州望杏坊黄泥墩的清代道光年间的翰林院编修,曾任广西监察御史的黄仲容,黄仲容翰林是北京小汤山、武汉火神山的总设计师黄锡璆的先辈,黄泥墩的都察院就是黄仲容担任广西监察御史时建造的,是黄锡璆的旧居。

  

  

  走进佛堂里面,我们看到墙壁上张贴了许多梅师附小的学生们的手工作品、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等,其中最有趣的是孩子们用树叶制作的手工作品。你仔细看看,一片片形态各异的树叶子经过孩子们灵巧的双手加工后,变成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图案,如花丛中荡秋千的小女孩,大树下的小松鼠和小刺猬和七星瓢虫,在水草丛中游来游去的小金鱼,漂亮的大公鸡,可爱的小鸟,美丽的花蝴蝶等等等,充分展示了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佛堂的地面上则摆放了梅师附小师生参加的各类活动的宣传展板,如“共创文明城市,你我携手同行”、“梅师附小学生科幻绘画获奖作品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展”、“少年儿童发明奖获奖作品展”等。

  

  

  正殿与后殿之间的空地上长着2株石榴树和一棵米籽兰。石榴树主干上的树皮大部分已干裂或脱落,有些地方还长出了树瘤,尽显苍老的气息,看起来应该有逾百年的树龄了。

  

  

  另一侧的米子兰则扭起美丽的身姿,用一束束金黄色的花朵诠释着旺盛的生命力,与另一侧苍老的的石榴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或许暗示着世间的万物都摆脱不了兴盛与衰落的更替和变迁吧。

  

  

  后殿的前门进去是个门厅,门厅两侧有房间。门厅进去是天井,天井两边为厢房,天井后面为上厅。左侧的厢房为梅师附小的志愿者驿站,右侧的厢房则放了一些体育器材。

  

  

  后殿的上厅为两层楼阁式建筑,内有8根花岗岩石柱,摆了一张台球桌和一副乒乓球桌,这里应该是附小的教职工的活动场所。石柱与石柱之间用粗大的桁梁连接,大大增加了后殿的牢固性。

  

  

  从上厅后面右侧的小门进去,有一条花岗岩楼梯可以上二楼。二楼视野开阔,宽敞舒适,摆放着19副古筝。

  

  

  

  走出后殿,回到佛堂。我们看到佛堂四周的回廊里摆放了不少长条椅子和书架,书架上摆了一些盆栽的花卉和书籍,看起来十分温馨。

  

  

  

  仔细一瞧,我们发现长廊已被梅师附小开辟为书吧,其中一侧长廊叫快乐书吧,另一侧的长廊叫科普书吧。课余时间,梅师附小的师生可以在这里轻松地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书,既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又可以享受阅读的乐趣,陶冶自己的情操。

  

  

  

  逛完大觉寺,我突然想到梅师附小在保护大觉寺这座梅州市不可移动文物的同时,充分将文物活化利用,作为教职工的体育活动场所、课外阅读场所、学生优秀作品展览场所等,梅江区的其它老建筑中也曾发现有类似的活化利用,这对梅州客家古民居的保护中有参考意义。

  

  不能不补充一下的是,千年古寺大觉寺还曾经是大名鼎鼎的中山大学的理学院的教学旧址呢!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中山大学开始了漫长而艰难的搬迁历程。中大先后迁往云南澄江和韶关坪石,1944年秋,日军攻占韶关,坪石的国立中山大学再度被战火波及,被迫进行第三次迁校。1945年3月,中山大学校本部迁到梅城,1945年4月初,中山大学理学院院长任国荣在《中山日报》刊登通告,通知学生院址选定在梅县的大觉寺(当时大觉寺也是城西小学的校址)。此后半年,大觉寺作为中山大学理学院的临时教学点,为师生的教学提供了相对稳定的教学环境。

  

  抗战胜利后,1945年10月下旬,分散在粤东各地的中大师生员工,汇集到龙川老隆,集体乘船从东江回到阔别多年的中山大学校本部。据1945年8月的统计,中山大学在粤东的办学规模为7个学院23个系,加上研究院、先修班和附中,共计学生3968人。教授、讲师共218人,助教131人,先修班专任教员6人,附中教员19人,基本上维持了抗战全面爆发前的办学规模。

  

  中山大学在梅州各地教学点办学的时间虽然只有半年左右,但在抗战最艰苦的时候,梅州人民克服重重苦难,给予中山大学师生大力支持,表现了梅州客家人对文化的尊崇和信仰。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