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红海大乱,中欧班列成新希望,一月份订单爆满,中国布局效果显现

红海大乱,中欧班列成新希望,一月份订单爆满,中国布局效果显现
2024年01月10日 18:14 新浪网 作者 装备分析回归

  尽管美国组成了一支护航编队,但红海局势没有任何好转。内塔尼亚胡政府已经放话,将会继续在加沙地带的战斗。这也就意味着,巴以冲突带来的红海危机还将持续,何时结束还不得而知。

  (胡塞武装扣留了一艘与以色列相关的商船)

  红海紧邻着苏伊士运河,这里是亚洲和欧洲之间最短的海上航线。虽然胡塞武装声称,他们仅针对来自以色列,或者为以色列服务的商船。但在红海上演的导弹攻防战,还是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其他国家的商船,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许多国家的航运企业开始想办法绕过红海航道。在这之中,陆路运输的中欧班列也成了这些企业新的选择。

  业内人士透露,由于中国农历春节即将到来,工厂马上就要放假,每年的这个时候,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都要向世界各地出口大量商品,保障中国春节休假期间全世界的物资需求。市场的需求量增大,从亚洲通往欧洲的地中海货运价格也就不可避免地会提高;

  再加上红海危机的爆发,商船途经红海的安全风险增大,运费也跟着水涨船高。上海航运交易所最新数据显示,从上海港出口到欧洲基本港口的市场价已经飙升至2871美元一标箱,较2023年12月8日已上涨210.38%;

  若是不想经过红海,就得绕道好望角向南改道,但这无疑会增加运输时长,同样也会提升运输成本。相关数据显示,绕行好望角至少会增加7000至10000公里的路程,多花7天到10的运输时间。

  (大部分西方航运公司已决定绕道好望角)

  一些追求时效性的货物,显然就不适合绕道好望角,种种因素影响之下,陆路运输的中欧班列,就成为新的选择,许多出口商都开始考虑中欧班列。

  首先是中欧班列的速度更快,亚洲通往欧洲的海运时长大约需要40天,但中欧班列只需要12天;其次就是中欧班列安全系数更高,不用再担心走红海航道时,突然就有导弹掠过头顶。

  这次红海危机的爆发,可以说是让外界意识到了中欧班列的重要性,关键时刻,还是陆路运输比较靠谱。中欧班列也为亚洲、欧洲的进出口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相关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月份,中欧班列的舱位已经全部订满,最早班期已经排到了1月31日。

  在雅虎新闻网上,有外国网友感慨,现在你们开始了解“一带一路”了吧?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替代方案。确实,中欧班列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项目之一,红海危机的爆发,也证明了中国推进的“一带一路”倡议多么有远见,中国的布局效果已经显现。

  可以预见的是,经过这次红海危机,无论是欧洲国家,还是亚洲国家,都会更加重视中欧班列,日后中欧班列还有可能会新增一些新的路线、班次,越来越多的欧洲、亚洲国家可能都想加入,成为中欧班列的沿线国家。

  (中欧班列途经11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市,通达25个欧洲国家 217个城市)

  当然了,中欧班列肯定也无法替代海运,毕竟海运的运输量更大。例如,一艘大型集装箱商船能够运载1.5万到2万个集装箱,而一列中欧班列能够运载的集装箱只有40至100个,这是一个很明显的差距,双方的载量不在一个数量级上。因此,选择中欧班列的,大多都是对时间要求很高,且高附加值的商品,像是服装、鞋帽、日常生活用品这些低附加值的产品,量又大利润又低,就更适合海运。

  可见虽然中欧班列为亚洲、欧洲的进出口商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但绝对无法完全替代海运,要想真正地解决货运问题,还是得回到解决红海危机的问题上来。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工业国,红海危机的爆发对我们进行外贸活动更是不利。我们也希望,红海危机能够尽快解决。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上已经表明了中方的立场,红海水域是重要的货物和能源运输通道,保障该水域的畅通,过往船只的安全,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安全还有国际贸易秩序,中方呼吁有关方面停止对民船的袭扰,保障红海的航行自由。

  同时,耿爽大使指出,当前的红海紧张局势,是巴以冲突外溢影响的表现之一,各方特别是有影响力的大国,应当为维护红海水域航道安全发挥建设性、负责任的作用。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

  耿爽大使已经将红海危机爆发的原因讲明白了。胡塞武装已经多次声明,只要以色列停止在加沙地带的战争行为,保障加沙地带的人道准入,那么他们就会放过与以色列相关的商船,终止海上袭击行动。可以色列根本不把胡塞武装的话当回事,美国甚至组建一个护航编队,企图用武力胁迫的方式老迫使胡塞武装的让步。可光脚的哪怕穿鞋的?美以的行动,只能换来胡塞更加强硬的反击,也再次加剧了红海紧张局势。

  如今,美国也尝到了恶果,深陷红海危机当中,这再次验证了,武力胁迫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用政治对话才能避免加剧紧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