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京剧四大名旦的传奇人生你知多少?

京剧四大名旦的传奇人生你知多少?
2020年12月02日 18:58 新浪网 作者 拾尚匠心造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传统艺术,闻名于中外。

  就算是外行人,也一定知道“哥哥”的《霸王别姬》。

  

  提起京剧那不得不说说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他们在京剧表演上精益求精,各树一帜,各自开创了独特的派系,一代代传承,成为京剧界的一个传奇。

  

  而四大名旦本身的人生也是一大传奇。

  梅兰芳

  梅兰幽香,芳华绝代

  梅兰芳是“四大名旦”之首,被称为是“伶界大王”,打下了梅派的百年江山。

  

  梅兰芳自幼生长于京剧世家,10岁就登台表演,初次就在北京广和楼登台演出《天仙配》,专攻花旦。1913年梅兰芳第一次在上海亮相就赢得了满堂彩;第二次再到上海,演了《四五花洞》、《真假潘金莲》、《贵妃醉酒》等拿手好戏,一连唱了34天;第三次到上海,更是连唱了45天,让广大戏迷大饱耳福。1961年,梅兰芳在演出完《穆桂英挂帅》之后从此告别舞台,同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梅兰芳年轻的扮相美轮美奂,所以,当时有流传“讨老婆要像梅兰芳,生儿子要像周信芳”。🙄️

  

  梅兰芳集旦角的大成,又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表演艺术,先后培养、教授学生100多人。😬

  尚小云

  “童伶博士”

  尚小云一生恰与中国京剧鼎盛时期相始终,是京剧中后期历史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尚小云7岁便入梨园学习,初习武生,后改正旦,以演青衣为主,被公认为“青衣正宗”。1914年,尚小云与孙菊仙配《三娘教子》《战蒲关》,声名渐起,被评为“第一童伶”。1915年只身闯上海,演出《落花园》《玉堂春》等深受好评,此后至1927年十余年间九赴上海,每次都满誉而归。尚小云在京剧旦行上引发了“侠、义、刚、健”等内涵,从更广阔的层面关注妇女的生存和生活价值,隐含了对传统妇女观念的批判,颇具时代意义,同时在剧目上还加入少数民族及域外生活为背景,是京剧史上的首创。

  

  尚小云以近六十年的舞台实践经验创造了“文武并重,歌舞兼长,清新英爽,洒脱大方”的京剧尚派艺术,以阳刚见长,表演充满激情,强调气势,但同时又讲究刚柔相济,刚中带柔,柔中带媚,刚则至刚,柔则至柔。

  程砚秋

  春归惊梦,纯似天泉

  在四大名旦中,程砚秋算是一个遗憾。他年纪最小,演艺生涯开始得最晚,但又是他们中最早去世的,独树一帜幽咽婉转的“程腔”也没有由其子女世袭下去。

  

  程砚秋六岁学艺,11岁登台,12岁开始营业性演出,而后因嗓子倒仓暂不演出,变声后幸得罗瘿公帮助,又得高师指导重登舞台。1922年他首次到上海演出,引起轰动,1923年再次到上海,使上海观众欣喜若狂,艺术也逐步趋于成熟。从1925年到1938年,程砚秋步入风华正茂的黄金时期和"程派"艺术的成熟期,此时他已经集创作、演出、导演三者于一身,成为较具实力的艺术家。

  

  程砚秋广泛涉猎文学作品、绘画、书法、电影等多种艺术,提高了艺术修养和美学情趣,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人称“程派”。他将一生都献给京剧艺术事业,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是京剧艺术百年来所达的高峰之一,对整个京剧和戏曲的发展都产生深远和重大的影响。

  荀慧生

  博收广采,挥洒自如

  荀慧生德艺双馨,具有强烈的爱国心。他的一生命运多舛,经历崎岖坎坷,为京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却在文革期间受辱,抑郁而死。

  

  荀慧生早年被父卖给艺人为徒,1909年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唱庙会,1910年随师进京,得到侯俊山亲传,先后搭庆寿和、义顺和等梆子班。辛亥革命前期,他去天津曾同革命戏剧家王钟声,同台演出《革命家庭》、《黑奴恨》等戏。1917年受邀入朱幼芬班组,1919年首次在上海天蟾舞台以《花田错》打炮,当时与杨小楼、谭小培、尚小云有“三小一白”之称。建国后,荀慧生遵照周总理签署的戏曲改革指示,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大量工作。

  

  荀慧生在1927和1931年两次当选“四大名旦”,有“无旦不荀”的美誉。他一生出演了三百多出戏,以《玉堂春》《棋盘山》为代表作。他主张唱和念时生活感和艺术性两者结合,协调融洽,并与表情、身段的真实自然相一致,互为表里,开创了特殊风格的荀派表演。

  最后

  如果你以前只知道古代的四大美女,那么看完这篇文章的你,现在可以很自豪地说京剧四大花旦我也熟悉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