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2020年07月27日 23:08 新浪网 作者 教育思享

  教育是为了什么,读书是为了什么?

  有人说读书学习是人与社会融合的一种必要手段,古代科举时期的人们读书大多是为了做官,现在的人大多为了什么而读书,是理想或者是利益?总而言之,不论是什么样的处境或者出身的人读书,都是想要丰富自身,提升自我价值。

  没有经济基础的可能偏向于读书带来的物质利益,物质条件富足的更偏向于精神世界的填充和满足。但同时,也有的人读书不只是为了自己的价值提升,更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学不辍能产生更多积极有意义的影响。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刘伊生,北京交通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同时担管理学院工程管理系的系主任,也是该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在我国的铁道工程领域具有特别贡献,40年前刘教授的高考成绩本能入学清华,但他因为自己的坚持和理想,坚定地投身到铁道工程的学习当中。而从求学到任教的这四十年,刘伊生也用自己的全身心付出,保持勤学刻苦的研究作风,同时为本行业输送出一批又一批高端人才。

  刘伊生是高考制度恢复后最早参加高考的那一批大学生,18岁那年,由于儿时受到有关铁路的电影的熏陶,对于铁路有着特殊的情怀:铁路是输送资源的重要生命线。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18岁参加高考,怀着这份对专业的热爱以及对首都北京的向往,刘伊生选择报考北京交通大学,那时的北交大全称还是北方交通大学,而刘伊生当年的高考分数却是超过清华录取分数线20多分。

  来到北交大求学,这条路一走就是10年,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北交大向刘伊生系统地传授了有关铁道工程和工程管理的所有知识。从入门到钻研再到如今在行业领域的不断耕耘,是对于专业的热爱一直在支撑着刘教授。而他读书的目的也不仅限于对知识的渴求还有对专业科研的精益求精,还是为了国家的铁道工程事业谋求更多发展。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从毕业以后留校任教到如今成为博士生导师,科研上课开会永远是刘伊生教授生活的主旋律。

  在这样紧张的行程安排下,产出了100余项国家级专业相关的项目,相关专业论文120多篇,还有几十本专业书籍和教材,从刘教授手下培养的硕士博士生多达两百余人,同时在工程领域获得了很多肯定和奖项。

  登高不只是为了望远,还是为了建设这山河。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刘教授的教育理念永远是坚持严谨自律,但他从来不只把自己关在实验室,一定要把教学科研放在首位,保证不出错的情况下把知识传达给更多年轻的学生群体。他从来都不希望大学生来学习就是拿学分应付考试,一向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因此,刘教授的学生总能够得到老师的“特别关照”。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从试卷到论文,从课堂作业到期末成绩,刘伊生每一样都要对学生百分百负责,亲力亲为,严格审阅其中的每一个细节;希望学生能够在课上学到的是本领,而不只是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然而课余之外,他也鼓励学生放下学习和科研时的严谨和规范,在个人生活中调整状态,努力做到劳逸结合。从一起运动到一起谈天,刘教授在用自己的学识眼界,一点一滴地去影响自己学生,能够向着更合适的方向进步,给自己学生的感觉既是良师也是益友。

  从本科生到教授,让刘伊生坚持在北交大教书育人的,是铁路的情怀

  这几十年来,刘伊生不只是见证了自己学生的成长,更是看到了中国建筑行业工程建筑领域的巨大变化,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是密切关联的,这也是他几十年来一直坚持投身教育的根本原因,当代年轻人更应该有一份志气和一份依托,不断地踏实前进,未来永远可期。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