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有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为什么要去“送外卖”?

有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为什么要去“送外卖”?
2021年02月01日 14:34 新浪网 作者 教育思享

  调动人才积极性,才能破除“卡脖子”的尴尬。

  当前,中国培养了很多人才,可以说人才的数量在国际上也是巨大的。然而,是否激发了人才的活力,却还值得商榷。据有些媒体统计,光是外卖小哥中,研究生学历就占据了好几万人。如果说就业是个人的决定,那么数万人这个决定也太不可思议。

  

  诚然,中国经济经历了快速发展,科研经费也大幅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科研经费投入总计22143.6亿元,而且连续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或许是一个开头。

  不过,外卖行业的高学历,却与最近几年加大培养高学历人才形成了鲜明对比。换一句话来讲,就算是培养大量的人才,如果没有有效地利用,那培养与不培养的结果,可能差别并不大。

  

  因此,对于人才的培养固然重要,但是“如何吸引人才向高尖端行业聚集”显然更为重要,而且还应该重视调动人才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实际上,当前对于人才比起讲“奉献”和“爱国”更为重要地是,让人才能够全心投入到科研中,而非一心投入到“搞钱”之中。对于科研人员,一切向钱看的价值理念,很不合适。因为对于科研人员,应该减少对钱的“焦虑”,更多地应该将精力放在“研究”上。

  

  而从事低端的送外卖的研究生大军来说,这还仅仅是一个行业。或许对于房地产行业,也可能是吸引高端人才的一个领域。那么,如果中国人才的“降维打击”现象不消除,那么或许我们国家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

  当前,可以看到的是无论是从扩大研究生的招录,还是扩大博士后的招录上看来,其实政策层面已经够充实了。现在唯独不足的是产业并没有跟上,这对于人才来说,绝对是一剂“毒药”。

  因此后期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上。

  

  首先,除了产业升级之外,更应该注重工资福利的升级。

  相对于大量人才进入低端产业,笔者相信一方面是投入与回报性价比更高的一方取得了“人心”。那么,对于科研人员的福利应该有一个较大的提升,而低于低端产业也应该加快智能化的发展,尽快地将人力资源从低端产业中释放出来。

  

  其次,推动科研成果评级机制的建立。

  一直以来,人才被论文捆绑,也导致了大量粗制滥造的论文出世,更有“人情关系”作祟,让科研评级出现了偏差,让一些踏实搞科研的人员吃了亏。准确地来说,科研成果评级机制应该是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关键法宝。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够让科研人员更顺心地从事科研工作。

  或许,“盲评”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评级,这就如同面试期间,很多人考官并不知道考生的名字等消息。或许,我们科研领域,能够借鉴这种方式,莫要有了成果就立刻署上自己的名字,倒是可以根据一套保密系统形成编号,等成果被认可,便可以根据编号找到科研人员。这样也可以在科研领域减少一些“人情分”。

  

  最后,应该让科研人员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

  简单地来说,就是要减少“管理者”总是凌驾在技术人才和科技人才的可能性,改变“重管理轻视技术”的思想。让科研人员更有话语权,减少全是管理者和指挥者的“唐僧团队”的出现,也应该改变科研队伍中,“唐僧团队”这样的结构。

  期待,中国科研能够快速实现突破,但是我们除了发力技术,更应该在人才的服务机制上下狠功夫,更好地激发人才的能动性,这样中国的科研领域,明天会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