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2019年07月24日 09:36 新浪网 作者 雅恩帮助儿童学说话

  前两天逛超市时,无意中发现一套很好的启蒙数学的练习册,兴致勃勃买回来,当天晚上和儿子一起做。

  儿子在数学方面本身特别感兴趣,拿到书特别配合,原本说好的做完五页就洗漱睡觉,他自己非要再加三页,老母亲一时成就感满满,拍照发在朋友圈里。

  有个朋友就问我,不是说,教育局规定不允许提前教孩子知识吗?

  充满疑问的一句话让我陷入思考,细思之下才发现,在教育方面,很多父母似乎都在走极端而不自知。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1

  快乐教育≠不教育

  自从教育部颁发严禁幼儿园小学化的指令后,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们似乎就形成了立场鲜明的两级分化。一派站在天平左边,大声宣布要鸡娃要抢跑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另一方父母站在天平右边,不屑一顾说都什么年代了,把快乐的童年还给孩子吧,我的孩子就是要疯跑玩耍什么都不学。

  固然我们不能因为要提前灌输知识,剥夺孩子快乐玩耍的权利,但是也不能走极端,甚至曲解“快乐教育”。

  快乐教育这个词,本身没有错,但错就错在,很多父母在解读这四个字的时候,矫枉过正下,往往将重点放在“快乐”上,殊不知“教育”二字,才是其核心。

  快乐教育≠不教育,而是在教育孩子的目的之前,结合孩子本身的特点,尽可能地让教育轻松,不着痕迹。

  尹建莉说过,教育孩子,贵在“有心无痕”。成功的教育,一定像是三月的春雨一样,润物无痕,滋养幼苗。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2

  善用各种敏感期

  就好比前文提到我给孩子一起做数学作业,前提是他最近经常会问我,妈妈,60和80哪个多?78和87哪个多?

  当时我和他正走在大街上,于是我停下来,耐心地告诉他十位数和个位数的比较方法。刚好买了这套习题,回来后,趁机给他讲解“>”、“<”,和“=”号之间的区别,我先从最基本的5以内的大小讲起,刚刚讲完他就大呼,妈妈你快去看你的书,不许偷看我。

  于是我就去看自己的书,等了几分钟,他神神秘秘给我看他做的习题,完全正确。

  之后我尝试着把范围放大到20以内,50以内,到最后的100以内,他基本都是很快做对,中途只错了少数的一两个。

  这其实就是抓住了孩子的敏感期。一个时间段内,孩子对某样东西感兴趣,家长就要敏锐地抓住,不动声色地带领孩子去探索、深入研究,往往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3

  区分认知和学习

  暑假这段时间我们报名了个机器人班,他特别喜欢。

  试听课时,同班级有一个比他小几个月的男孩,老师特意找到那男孩的妈妈谈话,询问为什么孩子已经五岁了,连最基本的颜色都区分不了。妈妈就露出很困惑的表情,说不是要快乐教育孩子,不要给孩子教任何知识吗?

  老师一时不知该怎么回答。

  这其实就是妈妈没有区分开认知和知识的区别。每个孩子生下来,都处于白纸状态,他们对于这个世界最原始的认知,全部来源于身边的监护人。

  一个四五个月的孩子,你指着头顶的电灯告诉他:这是灯。

  下次你问他:宝宝,灯在哪里呀?孩子就会抬头去看。

  孙瑞雪在《爱和自由》里提到过,一个小婴儿,用嘴咬了咬毛巾,又用嘴咬咬梳子,这样反复多次。父母困惑不已,不知道孩子这是干什么。孙瑞雪就觉得很遗憾,假如当时孩子的父母能够在孩子咬毛巾的时候告诉他:这是柔软。在孩子啃梳子的时候告诉他:这是坚硬。那么想必,孩子从此对于柔软和坚硬就有了具体而深刻的认识。

  孩子对于世界一点一滴的认知,都是从这一的小细节里得来的,假如父母因为曲解“快乐教育”而故意什么都不教给孩子,才是真正的大错特错,抓小丢大。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4

  兴趣班的功与过

  再来说说在育儿争论榜上常年独霸鳌头的兴趣班问题。

  现在育儿圈的鄙视链现象非常严重,家长和家长见面,如果没有给孩子报个三五个兴趣班,简直都没脸跟人打招呼。

  其实兴趣班既不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更不是令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

  凡事皆有利有弊,利用得好,就可以为你所用,利用不当,就可能成为所累。

  今年过完年,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带着略有抗拒的孩子去试听了当地的一所英语早教机构。

  原以为他性格慢热,恐怕会有所抗拒,当时我在教室外面已经下定决心,如果他抗拒,我们就回家继续用APP学,绝对不勉强他。

  没想到课间休息十分钟,他兴奋得脸颊通红,扑出来抱住我大声嚷嚷:妈妈,我太喜欢这个英语班了,我们就报名这里吧!

  我简直想象不到,才短短的半节课,孩子竟然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到后来老师邀请家长们进教室和孩子亲子互动,我才明白,原来是这里的教学方式征服了孩子,老师带领一群小萝卜头,唱唱跳跳,在各种游戏中学习,随便指着哪里都用英语表达,孩子们自然十分喜欢,一节课下来,孩子们往往是意犹未尽,再三催促都不肯回家。

  就这样,挑挑选选,我们报名了三个兴趣班,一转眼一个学期过去了,孩子兴致依然很高,每次都是催促快点走,生怕去晚了就要少玩一会儿。

  很多父母会觉得,兴趣班要么沽名钓誉,要么是逼迫孩子学习。不能否认,市面上是有很多这样的早教机构和兴趣班,但是如果父母有心,总能找到那个孩子喜欢,家长安心的良心机构。

  毕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能让孩子在快乐玩耍中学习,何乐而不为呢?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5

  培养学习力

  真正的快乐教育,不是放任孩子疯玩,什么都不学,那是不负责任的父母的托辞。真正的快乐教育,旨在激发孩子自身能量,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愿意学习,对于学习,不会出现反感甚至抗拒。

  对于激发学习力,我认为最笨,也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曾经在一个绘本妈妈群里,当大家都在热烈讨论该给自己孩子读什么绘本时,一位家长说:现在的孩子多可怜,才一两岁,就被逼着看绘本,学知识。三毛说了,不要把孩子培养成塑料儿童。我就经常带着我家孩子去森林里观察昆虫,去江边骑车,在公园草坪上打滚,这才是孩子无忧无虑的童年。

  我承认,这位妈妈说得非常对,孩子在野外的活动非常重要,但是我不能同意她“给孩子读绘本就是逼孩子学习”的看法。

  我儿子从八个多月开始看绘本,到如今看书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每天需要吃饭喝水一样自然,没有任何人逼迫他“必须”阅读,相反,往往是他小尾巴一样追着我们:爸爸/妈妈给我讲这本故事吧!

  这是孩子学习力的原始生成。

  前段时间刷屏的武亦姝、杨晨煜,我相信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如今的傲人成绩,必然不会是父母每天耳提面命高压逼迫才能获得,而是,父母激发了孩子自己内在的学习力,看书阅读成为他们的兴趣爱好,这爱好不仅帮助他们在读书时候取得良好成绩,更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孜孜不倦活到老学到老,受益终身。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6

  教育,切忌矫枉过正

  一个从小和我一起长大的妹妹,她女儿比我儿子大半岁左右。前几年她教女儿走路的事,令我印象极为深刻。女儿已经一岁多了,她每天还是以坐姿把女儿抱在怀里,不肯让女儿爬,更不肯让她走。说是孩子太小腿骨还没有发育好,太早下地对孩子不好。我劝了好几次,她就是固执地不肯听,等到后来终于放女儿走路的时候,却发现女儿走路的姿势有点奇怪,蹒跚地像裹脚老太太一样。

  后悔莫及。

  其实她不知道,孩子的成长发育自有其规律,到了该爬的时候,就必须放手让他自己爬,到了该走的时候,做父母的更要顺应其自然规律,过度的保护只能害了孩子。

  尹建莉说过,反自然的往往是有问题的。教育,一定不能违逆人类成长的自然规律。

  所谓“快乐教育”,多是不负责任父母的托辞

  7

  以道养学

  昨天孩子画画班的老师来我们家做客,说起他们的教学计划,他们说,大纲是固定的,但是具体每节课的教学内容,都要根据每个孩子进行不同程度的调整。

  一句话令我醍醐灌顶,不止画画,教育孩子的任何事情,都与此道理想通。

  中国道家思想认为,万物存在皆合理。任何事情,都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教育更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不要矫枉过正,更不要激烈地走极端。

  所谓快乐育儿,并不是只要孩子快乐,怎样都行。而是,父母在孩子看不见的地方,悄悄设置小桥流水曲径通幽,不动声色吸引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去吸收知识快乐成长。

  卢梭说:“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最好的教育,一定是“无为而治”。

  希望每对家长在孩子长大成人后,都能够欣慰地“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