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对中美公立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对中美公立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2019年10月21日 21:38 新浪网 作者 王学森高考物理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在北京出生长大,中学毕业于北京四中,大学毕业于清华大学,在北京的一家设计院工作过两年,之后于1999年到美国留学,阴差阳错地读了个商学院的硕士。之后随着先生到处搬家,先后做过网络工程师,财务项目专员,全职妈妈,今年是我第五年在做芝加哥地区中文学校奥数队的教练,同时我也在芝加哥公立学校当代课老师,至今为止,我在芝加哥37所不同的高中和中小学代过课。我在美国养大了两个女儿,大女儿本学年即将高中毕业。我感觉我是和她们一起在美国又长大了一遍。

  我的这些不同的经历带给我一些文化和价值观上的改变。其实我是在来美国一些年以后,因为带着孩子学中文,第一次读到四书五经,才逐渐开始认识中国文化的。这才发现,从中国大学毕业的我原来根本没有中国文化,还发现了不管后人怎么评价孔子,他确实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其实每一个民族,都能够通过自己的文化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在那个高度上,不同的文化之间却有着许多的相通之处。很可惜,我们把自己的文化给弄丢了。我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当然也是在来美国以后。了解西方文化,还有重要的一部分就是了解它的宗教,因为它的文化,宗教,价值观体系,乃至思维方式都是一脉相承。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其实也有着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体现。

  今天,我将从两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第一方面从当妈妈的角度谈谈家庭教育,第二个方面从当老师的角度谈谈学校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我主要想说说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我主要想分享一下对中美数学教育的体会。

  好,先说说当妈妈这部分。对于我来说,养育孩子是一个挺欢乐挺幸福的过程。自己跟着孩子一起不断成长,不断充电读书,有空了还会在北美华人的论坛上写些育儿短篇,风格呢,基本是一个搞笑的段子手。有句话是:人生太宝贵了以至于不能太认真。但是我今天就要很认真地跟大家说一个事,因为这个事太重要了,就是爱。

  父母给孩子的爱才是成就一个人的根本。

  在小时候,孩子前行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出于爱,一种是出于恐惧。出于恐惧的孩子会跑得会飞快,出于爱的孩子看起来有时候真让人着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出于恐惧的孩子早早就累坏了,他一点也不能享受这个跑的过程,即使最后能坚持下来不出什么问题的话,他的幸福指数也会非常低。最近一周我接二连三地听到在美国的华裔大学生自杀的消息,有的还是一家中的兄弟两个,可以想像他们活着的时候有多痛苦。但是以爱为动力的孩子,他的每一次前行都是一个充电的过程,会让自己变得更强壮。可是我们中国父母,不管是我的父母那一代,我的同龄人这一代,还是年轻父母这一代,好像都忽视了这一点。这三代人跟孩子小时候说过的话分别是:你不好好学习,长大要去扫大街;你不好好学习,父母要失望;你不好好学习,考不上小升初。周围人人都这样想,仿佛是天经地义的。

  这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问题有可能出现在孩子小时候,父母没有认识爱,没有学会爱。爱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态度。父母和孩子能建立良好健康关系的根本,就是父母首先要认识真正的爱是什么并付诸行动。

  孩子是上帝给父母的礼物,这礼物不是为了将来养儿防老,不是为了将来光宗耀祖,而是借着孩子,给了父母一个机会去认识爱,给了父母一个强大的动力去学习爱,去实践爱。我们想把最好的给孩子,所以我们开始寻找什么是最好的。最后,父母与孩子能够彼此成就。

  我们知道小孩子的身体,大脑的发育在婴幼儿期间是发展得最快最关键的时期,但我们可能忽视了那也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美好而紧密的关系建立起来的最快最关键的时期。等孩子长到一定年龄,精神食粮就比物质食粮还要重要了,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就是输送精神食粮的那根脐带。

  这种链接建立得好的孩子,怎么都不会长得太差。在国内有一个叫欧阳艳琴的留守儿童长大以后成功地办了一所留守儿童职业学校,他当年的家境和教育条件是非常差的,但是他之所以能够成长为一个有追求有能力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我回顾自己的成长,我觉得,我能成长,是因为我自己被充分地爱过。我的每一个成长时刻,都发生在被爱的时候。”被爱过的孩子,有更强的自我修复的功能。相反,我见过几乎所有问题儿童,都是发现本质上和父母的关系有问题,而且很难再改变。

  那么对孩子的爱是什么呢?

  爱是对这个生命完全的接纳。爱是陪伴,是努力,是为她喝彩为她加油,陪她度过苦难寻找帮助。爱是不求自己的好处,不轻易地发怒。爱是相信,是包容,是忍耐,是盼望。对孩子的爱是只问投入,不问产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这种爱是永不停息的。

  爱别人是难的,爱自己的孩子相对容易,学会了爱自己的孩子以后发现去爱别人也变得容易了。这是孩子给我们的另一个礼物。

  那么怎样去学习爱孩子呢?

  首先,我们先要来检测一下自己的内心。

  第一个要清理的是功利心:

  什么是对孩子的功利心呢?就是做事是以结果为目标的。对孩子成长来讲最重要的她的经历,体验和美好的回忆,当我们以结果为目标的时候,这些必定受到伤害。如果达不到目标,父母就会着急,会生气,最终会使得孩子把负面情绪和正在做的事情联系在一起。比如现在孩子都学很多才艺,很多父母都会看到别人家孩子取得的成就,去看那个结果,去羡慕那个结果,然后不知不觉中把这种态度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那么孩子的态度一定就是抗拒了。为什么要清理功利心?因为功利心最后害了的正是自己的孩子。

  再回到孩子初生的时刻,那时候我们对她所有的期望无非是:健康,幸福。健康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她能够领受这个生命。幸福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她能够更好地去领受这个生命。而我们看中的那些结果和真的生命有关吗?我们是不是因为看重那个结果,反而伤害了真正和生命有关的东西?愿我们常常记得为人父母最初的愿望,记住她们出生时的模样。就是因为爱孩子,所以才能够放弃对结果的执着。

  第二个要清理的是虚荣心:

  什么是对孩子的虚荣心呢?就是在意别人怎么看。不管是在意别人的夸奖,还是在意会不会被人笑话。孩子好,有人夸,当然高兴。可是夸多了,就要小心了。这个道理其实在孩子小时候我就悟出来了,但后来还是忘了。我家大女儿在上初中的时候,经常得奖,不管是历史,科学,数学竞赛轮着得奖,我的兴奋的焦点就转移到得奖上了,那时候还发朋友圈的,每次掌声一大片。我已经分不清楚是因为她得到了肯定而兴奋,还是因为她的运气好而兴奋,还是因为朋友的喜爱和夸奖而兴奋。高中第一年,新学校不再参加各种比赛,没奖拿了,孩子做事开始也有些急躁,我也觉得好像不那么带劲。当你给一幅画的某个地方涂上黑色的同时,你也给那个地方周围涂上了白色。因为得奖而兴奋的同时,也就为不得奖增加了失落。我才意识到参加那么多比赛其实是有害的,越是能得奖越不该参加。虚荣心就是这样悄悄地爬进来,在潜意识里改变了一个人做事的目的。

  我们为什么要时刻清理虚荣心?因为父母的虚荣心最后伤害到的肯定还是自己的孩子。

  这么微妙的高标准要求看起来不容易做到,但是因为爱孩子,我们就有动力去做也能做到。这是父母的修行,也是孩子给父母的礼物。

  第三个要清理的是心中的惧怕:

  心里没有怕的人,才是真的强。我想养育无畏的孩子,但我发现自己心里有那么多的怕,怕说错话,怕惹老妈生气,出门怕迟到,开车怕走错路,坐车怕坐过站。在我的女儿小时候尤其明显,我怕的东西,她也怕。生活中的焦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对生活的态度。没有别的办法,只有消除惧怕,让自己变得强大。为人父母是一场修行,爱才是我们的源动力。

  那么,怎样去实践爱呢?

  从战略上讲,父母要寻找自己更高的人生目标,追逐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孩子无为而治,身教胜于言传。生活的重心不要放在孩子身上,如果你做事的目标还是孩子,孩子也会看出来的。自身的成长,夫妻的关系才是更重要的事。我曾经自己总结出这样一句话:给孩子的都是给别人的,给自己的才是给孩子的。但这并不是说我们在育儿这件事上就不用努力。恰好相反。

  从战术上讲,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骤都不要松懈。孩子小时候,父母要明察秋毫,不露声色,适当时候再准备好了行动。孩子长大以后,一直为她加油,遇到困难帮她想办法,帮她寻找资源和帮助,引导她到一个积极正向的环境中。并不是时时刻刻想着这些事,但是要把孩子持续地放在心上。这是我认为的为人父母最好的状态。

  从对待孩子的态度上讲,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为孩子骄傲,这种状态才是对的。觉得自己的孩子好,不是说我觉得我的孩子比你的孩子好,而是父母要能看到自己孩子的闪光点。每个个体都是特殊的。我有个中学同学是心理治疗师,她在听到同学们抱怨自己的孩子后让每个人说出自己孩子的八个优点。此外什么也没说。后来据说这些孩子情况都好转了。如果让你说出孩子的八个度点,你要是说不出来,那就有问题了。父母心里的想法孩子其实是知道的,看到她的优点,她就能从你的态度里得到肯定,得到鼓励,变成一个彻底的自推娃。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长大以后就变成了孩子对自己的态度。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都特别谦虚,从不吝啬辞藻去夸别人家的孩子,却总说自己家孩子这里不行,那里不好,虽然有时是口是心非。但是孩子们都看着呢。肯定自己的孩子,就应该理直气壮说出来,对别人的夸奖也都是真诚的。

  我们养育孩子的目标,是有一天可以放手,放心地放手。是将来离开我们以后他们想起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光,只有幸福和温暖的回忆。我们要好好地珍惜这个礼物,因为距离她们离开我的时间在一天天减少。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个妈妈,和大家分享的事儿。

  你千万别跟任何人谈任何事情。你只要一谈起,就会想念起每一个人来,我只知道我很想念我所谈到的每一个人。

  ——J·D·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

  下面呢,作为一个代课老师,奥数老师和数学娃的妈妈来分享一下我关于中美数学学习方法的思考。

  首先说一下,我在芝加哥公里学区代课,代的不光是数学课,从学前班到高中毕业班什么科目都代过。我去代课的主要目的是去了解美国社会,了解她的教育环境,孩子的社交和成长环境,同时有机会向不同的老师学习教学经验。我有意识地去不同的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代课。这个经历很有趣,我写了个公众号与大家分享。在公立学校代数学课的经历是不连贯的,我对于数学教育的系统实践主要来自于我教的奥数班。总之我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美国的数学教育和中国比怎么样?对大多数美国学生来讲,真不怎么样,基础太差。而且这种状况已经是很久了。沈乾若老师在一月份的学米大讲坛讲座里曾经介绍过,我亲眼看到的情况也验证了这几点:师资薄弱,教学大纲和教材不统一,制度上的教师大锅饭,没有对学生扎实细致的付出,还有就是美国文化里特有的一种对数学的惧怕。我在芝加哥公立学校教过和看到过的数学课有些是非常可笑的。他们的数学课上也充分体现了美国人民的自由和创新,但是经常以各种和数学无关的奇怪和无效的方式。

  那么美国的数学教育有没有可取之处?有,绝对有。

  我先从自己说起,我的高中在北京四中,我的数学老师赵康老师的课讲得特别棒,时不时冒着思想的火花。我在中学的时候数学成绩还是不错的。当时高三数学一模考试北京市只有一个满分,就是我。可是我上大学以后,第一年学线性代数,是和数学系同学一起上,老师是个教书经验不多又忙着出国的博士生,要靠自学了,我一下就蒙了,那一年恐怖的经历让我后来做了好多年的噩梦。

  再说说我大女儿,她就是在我刚才描述的那种美国公立学校度过的小学六年。她学数学的方式很奇特,从六年级起开始参加数学竞赛,遇到很多没学过的东西,每次比赛完马上会来的问我,现学。最近看到数学老师在讨论美国的螺旋上升式教学方法不好,我心里想,我女儿连螺旋式都没有,她这是散沙式。但是美国的数学竞赛和各种数学兴趣小组的资源非常多,尤其在上高中以后。在七八年级这两年确实感到她数学基础不稳。但高中以后这几年通过持续的数学俱乐部,数学校队,区,市,州和全国的数学竞赛和选拔赛,周边大学的数学科研型活动,华山论剑式的东部著名大学的联赛,数学夏令营的熏陶,以及东一榔头西一杠子的自学方式,最后数学能力和竞赛成绩还是不错的。而且她本来并没有一个适合学数学的脑子。如果遇到我大学一年级的情况,我估计她不会蒙,因为她这些年一直有这个训练,靠自己想,自己学。其实她现在就是在芝加哥大学修数学课,过渡得还不错。

  我的中学数学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老师,我后来想当老师可能也和我的数学老师有关系。我也看到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优秀数学教师喜欢一起切磋:怎样教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他们都是又敬业又有水平的好老师。但是,是不是因为老师太好了,反而让学生习惯了被喂食。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一边是中国父母,精心准备了一桌营养丰富,搭配合理,味道可口的饭菜给孩子吃,希望孩子多吃;一边是美国父母,先把孩子打发出去跑十圈,回来孩子饿得自己翻冰箱找吃的,吃得也不少。

  喂食还是不喂食?不喂食,大多数孩子会饿死。但自己找东西吃的能力也很重要,只要能保证在他想吃的时候能找到。尽早地习惯克服困难,接受挑战是对学生有益的。最理想的状态,就是中西结合,激发孩子的食欲,同时准备好食物。基本的概念搞透了以后,激发学生的热情,开发他们的潜力,准备好更多的学习资源。

  我在芝加哥的中文学校带的几个奥数班,就是我的试验田。这个奥数班教得很开心,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我完全可以自己做主,可以因材施教自由发挥,教材可以自己写,根据每年的情况可以随时调整,那儿有本地区最聪明的学生,而且根据程度不同可以不管年龄大小自主调班。调动积极性和培养长期兴趣就是我最主要的目标。

  我认为学数学,教学一定要有互动,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最好有及时的反馈。我代的班不像国内的班那么大,互动容易些。有天才的学生也有一般的学生。我遇到的最大的困难就是两头都想兼顾,既想让天才跑得够快,也想后面的别放弃掉队。水平差距大的时候只能用参与度来调动积极性,让水平高的上来用自己的想法再解释一遍,顺便整理他们的思路。我去观察理解每一个孩子的心理,适当时候恰到好处又不露声色地鼓励。而且不要让她们看出来。我开始还会测一下每个学生的学习类型,视觉还是听觉型,逻辑型还是记忆型,社交型还是独研型,学数学这个事是得扬长避短的。比如线性方程的介绍就要和它的图像一起讲,对各类学生效果都好。每个学生其实会自己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确实证明数学竞赛是最好的调动积极性的方式,就像吃饭前跑的那十圈。我的学生最喜欢的一个课程项目就是MathCounts count down, 就是一个接一个的速度很快的抢答题,课堂气氛特别积极热烈,他们是越有挑战越兴奋,不仅是脑子快的学生喜欢,慢一些的学生也特别喜欢这种方式。大脑在兴奋的状态下反应速度理解力都会提高,数学竞赛恰好能创造这个兴奋点。学得快,学的这个速度,比学了多少要重要。确实不是所有学生最后都会一直做数学竞赛,但他们至少以后会觉得学校的数学容易多了。

  平时,如果课堂上有想不出来的题,我有时会主动要给提示,有的学生就说不要不要,恳求老师再给几分钟。我就知道那是个好苗子。不认输,不放弃。我就是用我的态度鼓励他们坚持。挑战本身就是一个好玩的事。事实证明用降低数学难度来提高学生兴趣的方向是完全搞反了。讲得深透,并不会吓退学生。课堂上看得很清楚,讲深了聪明的学生两眼放光,一般的学生也比平时更专注。数学吸引学生的正是它的难度,它的奇妙和完美,是数学本身的魅力。数学课不需要生活中的牵强附会来增加学生的兴趣。

  这种难度上的挑战本身还有更多的好处。我的一个学生在我的八年级班连着上了三年。我跟她妈妈说不能再来了,去年是挑战的东西今年已经不是,孩子习惯了简单和舒适对她不好,即使她喜欢。要把她送到有挑战性的地方去。

  总之,数学竞赛是学习数学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也是培养兴趣的好方式,就是因为它好玩。离开中国多年,国内情况我并不了解。听说许多人反对奥数,说奥数摧残孩子的童年。摧残孩子童年的可能是父母的功利心,虚荣心,可能是培训机构的盈利目的,不一定是数学竞赛本身。主要还是看这个竞赛题出的怎么样。如果竞赛题出的好,没有超前学过的孩子一样能解,那么那些上过培训班超前学过的学生还真的未必就能胜出,如果他的能力没有真的得到锻炼的话。还有就是训练的气氛,如果都是培训机构办的,那估计只能以名利和赚钱为目的,高压和攀比为手段。是不是也可以像美国这样,数学教师联谊会,学区,市里,全国等官方的机构多举办一些各种形式的数学培训和竞赛,周围大学和中学都建立一些连接,资源共享。总之,把数学竞赛办成一个好玩的事儿。

  另外数学竞赛还可以把喜欢数学的学生扎堆儿,这个社交圈的建立对于青少年也是能让他们走得久走得远的原因之一。我在国内的大学同学的儿子,五年级的时候自己开了个公众号,介绍奥数班学来的数学专题,写得有趣又清楚,信誓旦旦要坚持写下去。过了一阵子呢,这个公众号开始写笑话,还问同学们你们为什么不笑。再后来,就不了了之了。很明显,这个小天才,他本来是真的喜欢数学,但是他没有找到听众。这个孩子还是在清华附小,教育资源最丰富的海淀区。很奇怪,奥数在国内小学阶段很多,到了高中反倒没有了。是开始的太早了,还是后面的资源太少了?

  在这个数字科技呈级数增长的时代,数学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的。我们中国不缺数学人才。希望教育工作的管理者,能看到在中学这个阶段,把数学人才上升的渠道给打开是多么重要,让更多的数学人才在最有潜力的年龄段,就是中学这个阶段,成长起来。

  对中美公立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这就是我作为一个教育的参与者和观察者想说的事儿。

  对中美公立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中美数学竞赛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