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

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
2020年01月17日 07:37 新浪网 作者 王学森高考物理

  2019年,中国科技的觉醒元年

  2019年,对中国来讲是个非常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中国的很多高科技公司被美国拉黑,供应链、大量基础设备被掐住生命线,三个月又三个月的续命。虽然宣传口硬气的很,但凡对一线研发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被掐脖子的日子很难熬。

  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

  这也给了国内一次机会认真审视自己的产业链的薄弱环节。中国的企业大多是长于应用创新,但是基础部分非常薄弱。比如先进材料方面,比如测量仪器方面,比如基础软件方面,和美日相比有着巨大的差距。

  说个大家想不到的,最基本的电子元器件电容电阻。每台电视机,每台手机,每辆汽车上都大量使用的电容电阻,绝大部分都是进口日韩的。

  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

  TDK和三星等名牌厂家的电阻电容,虽然他们的生产厂投资都不像集成电路那么大,我国中小企业一样能投资得起,但在材料配比,生产工艺方面人家也有长期的研究和积累,人家就是能生产几百亿颗都保证质量的一致性,次品率极低,这是国内厂家所达不到的。国内以前军标的元器件有时买不到,只能自己做,当时的做法就是做一批慢慢挑。你材料不过关,就只能这么搞。不过这几年军品进步还是蛮快的。

  经过去年一年,大家都知道了芯片卡脖子。现在中国在集成电路行业里面疯了一样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是仔细看一下就会发现,基础上差太多太多太多了。短期内可以靠不停的买买买来补上短板。好比当年买铁甲舰一样,只要对方愿意卖给我们,总能搞出生产线的。

  但是基础上的东西不解决,不要说创新了,能够不被卡脖子就不错了。比如芯片生产中,很多化学试剂,辅料也是有很高科技含量的。有的东西连三星都能被卡脖子,比如高纯度的氟化氢,就让韩国人哇哇叫。这个背后是日本非常强大的基础研究。(日本的基础研究非常强,日本那么多的诺贝尔奖不是白拿的)。

  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

  我们经常把科学技术当成一个词来讲(科技),但是实际上科学技术是两个词,科学是科学,技术是技术。我们过份重视实用的技术,而忽视更为根本的科学。

  中国在历史上吃过这个亏的。

  清朝的洋务运动,并不比日本的明治维新晚,也并不比明治维新投入要少。然而甲午考试下来,就验出了洋务运动的成色。洋务运动并没有给中国在科学方面带来太大的变化。日本不仅仅在工业技术上疯狂学习西方,在基础科学方面,也是下了很大力气学习西方。

  比如在数学方面,日本数学在明治维新(1868年)以前虽有自身之创作,大致上深受中国和荷兰的影响。1862年日本学者来华访问,带回李善兰等翻译的《代数学》和《代微积拾级》,并且广泛传播。他们迅即开始自己的翻译,除用中译本的公式和符号外,也利用西方的公式和符号。

  明治天皇要求国民向全世界学习科学,他命令“和算废止,洋算专用”,全盘学习西方数学。除了派留学生到欧美留学外,甚至有一段时间聘请了3000个外国人到日本帮忙。日本和算学家如高久守静等虽然极力抵制西学,但政府坚持开放,西学还是迅速普及,实力迅速超过中国。

  日本早期数学受荷兰和中国影响,明治维新期间则受到英国影响,其间有两个启蒙的数学家,第一个是菊池大麓,第二个是藤沢利喜太郎,他们都在日本帝国大学的科学学院做教授,这间大学以后改名为东京大学(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到1897年才成立)。这两位为日本的数学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

  日本近代数学的奠基人应该是高木贞治。高木是一个日本的乡下孩子,他在1886年进中学,用的教科书有由Todhunter写的Algebra for Beginners和由Wilson写的Geometry。到了1891年,他进入京都的第三高中,三年后他到东京帝大读数学。

  当时菊池大麓当教育部长,每周只能花几个小时授课,因此由藤沢主管,用德国式的方法来教育东大的学生。他给学生传授Kronecker以代数学为中心的思想。高木在东大完成学业后,去哥廷根交流,一步步成为冉冉升起的数学界新星。他回到国内后,又带出了一批优秀的数学人才,日本的数学研究水平在二十世纪初开始成为非常重要一极。

  对比一下,比较令人心酸的是,日本人是通过李善兰的代数和微积分启蒙的。但是李善兰在中国的数学教育影响甚小,中国一直没有形成良好的数学社区。

  强基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的奋发救赎之路

  嘉兴人李善兰

   在甲午战争后,中国派遣大量留学生到日本留学,在1901年张之洞和刘坤一上书光绪皇帝:“……切托日本文部参谋部陆军省代我筹计,酌批大中小学各种速成教法,以应急需。”。。。。

  可惜基础科学没有速成的。

  遴选人才易,打磨制度难

  在教育部推强基计划前,其实国内有不少高校早已自己推过各种类型的强化班,什么基地班,教改班,理科班,姚班,基科班等等。基本上将本校内最好的理科学生资源,集中起来,再投入最好的师资,辅以最好的条件,重点培养。这次教育部的强基计划,应该是将这种培养体系在全国最好的一批学校里推广开。

  然而很多学校的实践证明,遴选人才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完善配套制度才是最困难的。

  师资:

  基础学科需要有大师,准大师级的人物,才可能带出一批新星。现在的问题是,因为国内的基础学科相当薄弱,人才也比较匮乏。很多学校的理科班,整班整班的出国了。现在要从哪儿找那么一批大师来呢?退一步来讲,不说找大师级的人物,就是找学术水平接近于国际二三流水平的年轻老师,怎么找?钱够么?如果是一帮武大郎来上课,再来几个赞美师娘的笑话?

  另外,有的学科华人圈人才不足或者供不应求,那么有制度保证引进国际优秀人才么?这些需要大量的政策配套,资金配套,不知道教育部是否有预案?

  科研经费:

  科研经费是否安排够了?

  比如材料科学,比如化学,比如物理科学,很多实验设备,很多试剂是非常费钱的。举个例子来讲,美国某大学学习VLSI课,人家学校里就有一条实验的生产线。理科出人才,没有大量经费,也是不行的。

  培养规划:

  很多学校的培养计划是,本硕博连读。但如何消除学阀的影响,如果防止学术上的近亲繁殖,如何为突出人才提供快速通道等等,如何提供国际交流的机会,都需要大量制度性的改革与支持。强基计划的学校之间是否有协调机制?

  学术自由

  很多基础学科的进展都是挑战权威,挑战固有理论才取得的进展。如果没有充分的学术自由,很难有大的进展。而学术自由,恰恰是国内学术界比较缺乏的。如果设计一套制度,给这些人充分的学术自由,将是整个强基计划的关键。

  就业以及出路:

  还有就是就业以及出路的问题,绝大多数人都是很现实的,都是考虑自己切身利益的。如果学了7年物理发现毕业只能拿到9000一个月,而自己同学刷半年题,就能拿到月薪2万,我想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这样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培养的物理人才,就这么流失了。

  培养体制不太可能扭转所有人的利益倾向,但是如果这个培养体制能够平衡人才补贴,给人才以足够的成长空间,能够与人才利益分享,资助人才的成果转化,才有可能种瓜得瓜。

  否则,如果仅仅把最优秀的学生聚在一起,然后给他们上上课,然后要他们考试门门90分以上。这样是不可能培养出领军人才的,只能起到聚天下英才尽毁之的效果。

  结语

  不管怎么说,教育部这个强基计划是一个非常勇敢的改革。

  然而这个改革能否成功,还要看后面的配套政策是否能跟上,另外还需要至少二十年的观察,才能看到这个改革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最后,这个计划的名字,太难听了,应该理直气壮的叫 图强计划。

  知耻后勇,奋发图强,没啥丢人的。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基础学科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