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2020年03月04日 08:58 新浪网 作者 文化知识站

  这两天在网上刷到了一张在好几年前红过的毕业照。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本文来自头条号作者:诚言呈语

  是的,全班只有一位男生。

  对于我这种理工科出身的学生来说,这简直就是天堂!

  因为我们整个专业的女生加在一起,还没人家的零头多,而且各个还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说实话,那时候参加个运动会都恨不得去别的专业“借”女生来加油。

  不过你要是仔细琢磨的话,会发现“万花丛中一点绿”其实也不见得就那么舒服。

  至少,大学的这四年里,别说逃课了,你哪怕是迟到了都能被看得清清楚楚的。

  而且,只要是苦活累活,全都是你一个人的,完全不存在任何商量的余地。

  更重要的是,时间久了以后,班里的女同学可能都不把你当男生看了…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这种全班只有一个男生的专业,其实还不少。像学前教育、部分舞蹈专业、护理专业,甚至包括一些小语种的外语专业,都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我们通常管这样的男生叫“独苗”。

  但是最近我才注意到,原来他们还不算是最“独”的。

  因为,他们至少还有同学。

  如果你报了一些“神奇”专业,你可能会前不见学姐,后不见学妹。

  不仅可能是全班唯一的男生,还可能是全班唯一的学生。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比如,古生物学…

  北京大学的古生物学专业,“6代单传”,每一届就一个人毕业。

  这个专业跟历史学、考古学差别都很大,就业前景也不明朗。一开始我还以为这6位“独苗”都是全北大分数最低被调剂过来的。

  其实并非如此。

  北大的古生物学专业每年只招一个人。能被录取的,本身就是凤毛麟角。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同样的情况在浙江大学也有。

  在2015年的时候,浙江大学中文系的盘剑教授创立了一个叫“创意写作”的专业,每年也是只招一名学生。

  和这两个专业只招一人不同,有的专业是“实打实”的只有一个人。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这是2018年宁波大学历史学(师范)专业毕业的学生张某。

  这张毕业照并不是单独的摆拍,而是正儿八经的“全班合影”。

  如果追问原因的话,就不得不提宁波大学的大类分流制度。

  实际上张某最初选择的是经济与管理专业,但是在大类分流制度下,可以在招生大类所属的专业中自主选择专业。

  在发现自己对金融不感兴趣后,他就在大一果断地转入了法政文史大类的专业,并在大二上学期通过分流进入了历史学(师范)专业就读。

  其实当时和他一起进入这个专业的还有两个人,但是没过多久,这两个人就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

  于是,他便成了这个专业的“独苗”。

  还有一些现在已经不存在了的专业,比如反垄断与规制经济学,全班只有一个学生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全班只有一个人的情况,在本科阶段可能不多见,因为本科阶段的专业都是一级学科,专业覆盖面比较大。

  但是如果是在研究生阶段,你会发现这还真不是什么新鲜事。

  因为研究生阶段的专业,通常都是细分之后的二级学科。

  就拿体育来说,这本来是一个大类的学科。但是在研究生阶段,它会分成4个二级学科。

  如果你学的是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学,那你比大熊猫都金贵。

  因为会这项运动的,别说是全班就你一个,可能全国也就你自己了。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如果是报了这类“神奇”的专业,那么在你通过了笔试到了学校去复试的时候就会发现,哪有什么复试,有的只有欢迎仪式。

  在我们看来,“独苗”们简直就是VIP待遇。

  一个人配9位正副教授,全程一对一单独辅导,真的是“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了。

  而且毕业写简历的时候,可以理直气壮地写上“4年来各科成绩始终保持全班第一”。

  但是实际上,这反而需要更强大的自律能力和规划能力。

  学习期间不仅没有同学可以互相讨论专业问题,而且也很难得到学长们方向性的指导。

  没有复试,只有欢迎仪式。选了“神奇”的专业,全班只有你一个人

  让这些专业的学生成为“独苗”的原因,很多人认为是专业性太强,太冷门,就业面窄。

  实际上,热门和冷门只是相对的,而且不是一成不变的。

  毕业人数少的另一个侧面,往往是就业率更高。

  就比如我大学时学的材料学,别说我们学校的学生少了,那个时候全国开设这个专业的大学都不多。

  于是,在别人大四挤破了头去找工作的时候,我们就躺在宿舍里,和前来“抢人”的企业聊人生,谈条件…

  所以,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不能一味地盲从。

  尤其要注意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否与自己的理想一致,不要只根据专业的热门程度而草率决定。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