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老人太长寿克子孙?话虽难听却有着残酷的道理,过来人都懂!

老人太长寿克子孙?话虽难听却有着残酷的道理,过来人都懂!
2024年04月27日 20:06 新浪网 作者 夜叔情感有约

  随着科技的不断演进,医疗技艺日新月异,人类平均寿命已然得到显著延长。如今,七旬与八旬的长者比比皆是,九旬乃至高寿者亦不在少数。岁月的增长如同一场旅行,身体机能的衰退是每个人必经的阶段,那些曾轻而易举便能完成的任务,如今却变得举步维艰,生活自理往往需要他人的协助。

  古语有云:“好死不如赖活”,意在强调生命的价值。确实,生命的每一刻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而终结则意味着一切的归零。然而,深入探讨这一命题,我们不禁要问:生存的本质究竟是什么?生活质量和生命意义又该如何衡量?

  在生命的黄金阶段,我们或许需要更多地去关注生活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老年生活并不只是日复一日的等待,而是充满了对过去的回顾、现在的享受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尽管身体可能不如以往强壮,但智慧与经验的积累却成为宝贵的财富。在这一时期,许多人会投身于他们热爱的事业,如志愿服务、教育下一代或是追寻艺术和文化的享受,从而使生活充满新的意义。

  面对生命的终结,我们不应恐惧,而应怀抱感激。感激生命带来的每一次呼吸、每一次感动,感激那些陪伴我们走过的人和事。生命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生存本身,更在于我们如何去体验、去感受、去爱。当我们能够以这样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即使是生命的晚期,也能绽放出它最灿烂的光彩。

  

不能自理,子女受罪

  不久前,趁着几天的连休,我踏上了回故乡的旅程。出发前,我没有告知母亲,想给她一个惊喜。当她看到我们突然归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便放下所有事务,陪伴我度过了整整一天。

  我们谈论的话题从大学毕业后的生活延续到了我的童年时光。母亲还特别提起了那位总是让我心生畏惧的白胡子邻居。每当看到他,我总是立刻逃回家中。

  我打断母亲的话,表示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那位邻居可能早已不在人世。母亲低声告诉我:“他还在,已经90多岁了,如今只能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连大小便都需要人照顾。”

  没想到,我小时候就已经是老人的邻居,竟然还健在。看到我对此感兴趣,母亲详细地跟我讲述了老人的情况。

  这位老人已经97岁了,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不愿意和子女一起住,坚持一个人住在村子里最偏僻的一间小屋里。由于老人不允许请外人照顾,大儿子不得不每天骑自行车从镇上回来,一天要来三四趟,照顾老人的生活。这份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难以理解的。

  不久前,大儿子在照顾完老人后,晚上回镇上的路上不小心连人带车掉进了河里。虽然人被及时救了上来,但是受伤严重,花费了大量医疗费用,至今还未康复。

  现在,大儿子无法再照顾老人,老二接过了这个重任。村子里的人们都议论纷纷,说老人长寿克子孙,这也许并非空穴来风,你不必过于怀疑。

  听完母亲的话,我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了人进入晚年的无奈与凄凉。当人老了,不能自理时,需要依靠子孙的照顾,这是多么的悲哀。尤其是躺在床上,大小便不能自理,连自己都感到嫌弃,更何况是子女。

  

生命没有任何质量,活得没有尊严

  当然,生命确实应是一种丰富而有深度的旅程。如果一个人仅仅是度过了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光阴,却未能以宽容和透彻的心态去体验生活,那么这样的长寿,缺乏尊严和质量,其意义又何在?

  我的一位同事曾与我分享了一个发生在他家乡的感人故事。他的故乡是一个宁静的乡村,几十户人家散落在辽阔的土地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大部分年轻人纷纷涌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或在那里安家立业,村子里剩下的主要是一些孤独的老人。

  就在同事家的隔壁,住着这样一位孤独的老人,年岁已高,并且丧偶多年。他唯一的儿子也很少回家探望他,可能是因为生活的艰辛和遥远的距离。我的同事的父母看到老人的境况,心生怜悯,便常常送些肉食、新鲜蔬菜和米饭去照顾他。

  同事的父母发现老人已经两天没有出现在村里了,他们感到不安,便前去看望。门虚掩着,他们推门而入,惊愕地发现老人倒在地上,已经与世长辞。

  或许有人会责备老人的儿子,怎么可以忍心将老父独自留在乡下。我最初也是这样想的。但同事向我解释道,老人的儿子自幼便有腿疾,因此一直未能娶妻生子,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愈发艰难,老人的存在也成了一种拖累。于是,老人自愿回到了故乡,希望减轻儿子的负担。

  老人的丧事也是由村民们凑钱操办的,老人的儿子无力承担。这个故事让人唏嘘,同时也折射出许多农村家庭的困境。

  我们可以想象,这个老人的一生,可能并不富裕,可能没有留下什么物质遗产,但他那份为儿子付出的爱心和牺牲,却是无价的。而他的故事,也让人们反思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长寿,更在于如何让生活充满质量和尊严。

  

老了固执,子女的日子难过

  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往往会逐渐看透生活的真谛,心灵变得更加宽广,也就不会再为琐事斤斤计较,与人相处也变得更加和谐。

  然而,也有一些老年人,他们的情况却截然不同。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性格却越来越固执,喜欢给子女制造难题,总是喜欢争强斗胜,从不服输。

  在我同事所居住的小区里,就住着这样一个老奶奶。她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喜欢吃肥肉。如果家里没有煮她喜欢的肥肉,她就会大发雷霆,大声责骂她的儿子和儿媳,指责他们虐待这位老妇人,声音之大,甚至让整个小区的人都能听到。

  她的儿子和儿媳也已经不再年轻,面对这样的指责,他们感到非常尴尬,只能向邻居解释,老奶奶的身体本来就不太好,不能吃肥肉。他们实在是忍受不了老奶奶的吵闹,所以偶尔会煮一顿她喜欢的肥肉给她吃。

  老奶奶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到用餐时间,她就必须吃饭。如果开饭时间稍微晚了一些,她就会哭泣吵闹,指责她的儿子和儿媳不给她吃饭,甚至要让邻居来评评理。

  实事求是地说,如今的生活压力如此之大,还没有到退休年龄的人,肯定要为了生活而辛勤工作。即使是已经退休的人,如果退休金不高,还得寻找兼职来赚取生活费,以贴补家庭开销。又有谁能天天待在家里,按时按点开饭呢?

  家中有这样的老人,真是让人无法安宁。只要一提到这个老奶奶,邻居们就会同情她的儿子和儿媳,他们摊上这样一位固执、不讲道理的老人,真是倒霉透了。

  总结语:

  家园,这温馨的港湾,承载着每个人的情感依托,家人则是支撑我们前行的坚实后盾。人至暮年,享受家人关爱照顾成为了一种必需。

  然而,在我们逐渐步入老龄阶段时,应当时刻牢记,兼顾自身利益与儿女幸福是至关重要的。面对夕阳余晖的我们,应保持一颗宽容与理解之心,不应将过分的要求和道德的重负强加于子女身上。毕竟,对老人的妥善照料,是以儿女的稳定生活为基础的。若连自身都无法维系,又怎能期望他们有足够的能量去关爱和供养我们呢?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黑龙江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