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客户端

中国人造太阳新消息!今年再冷也不怕?NOAA:拉尼娜恐将6月回归

中国人造太阳新消息!今年再冷也不怕?NOAA:拉尼娜恐将6月回归
2024年04月19日 07:19 新浪网 作者 环球科学猫_Gscat

  看到一段有意思的内容“从“一堆一器”到核能“三步走”,大国底气从“核”而来”,这里面讲了关于中国人造太阳的问题,这也算是中国人造太阳新消息。

  

  不过,建立在“中国人造太阳”之下,还有一个奇特的疑问,那就是大家讲“人造太阳”与气温的变化联系在了一起,此前也有人提出来——“如果地球进入到小冰河时期,中国“人造太阳“能拿来升温吗?”,这就有点意思了,这脑洞真太大了。

  

  这似乎也可以解答大家一个问题,今年拉尼娜现象不是恐将回归吗?可能有极端性的寒冷,那是不是有了人造太阳,就不会冷了?

  的确,从“人造太阳”这个名字上来讲,的确是有这方面的意思,那到底能不能用来升温,让大家在今年寒冷的时候,可以变暖和呢?

  

  先简单说明一下厄尔尼诺转向拉尼娜的问题。

  

概率高达85%!拉尼娜恐将6月回归

  没错,这一次是来自NOAA在4月发布的新消息,其厄尔尼诺减弱,转向为拉尼娜现象的概率也是——综合性的提升了,这意味着拉尼娜出现几乎没有多大问题了。

  

  通过关键性的指数Niño-3.4 的情况来看,也是在下滑之中,只要进入到-0.5度到0.5度的区间,那意味着厄尔尼诺就彻底转化为中性,然后往拉尼娜方向发展。

  所以,指数趋势就是减弱,拉尼娜空间回归。

  而我国气候中心在此前也说明过了,今年夏季有可能出现拉尼娜现象,而NOAA给出的6到8月期间,概率高达60%重现,而综合秋季,初冬的数据模拟给出,其拉尼娜现象出现概率已经达到了85%。

  

  那么很显然,拉尼娜其实基本可以确定在今年要出现了。

  而在4.15时段,气候中心进行的“对话气象专家——科学认识厄尔尼诺”的消息之下,也再次说明了在本次厄尔尼诺事件快速衰减的情况下,未来赤道中东太平洋将可能进入拉尼娜状态,虽然早晚还存在较大分歧,但趋势没有多大的改变。

  

  而且本身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常常交替出现,循环周期一般为2年到7年,平均周期为4年,1951年以来,累计发生22次厄尔尼诺事件,其中超强厄尔尼诺事件分别发生在1982/1983年、1997/1998年和2015/2016年。

  所以,在厄尔尼诺之后,正常情况来说,都是拉尼娜现象出现,但也有特殊性情况,可能两者都没有,还有拉尼娜,厄尔尼诺现象的“连续”问题。

  

  在拉尼娜之中比较常见,在上一次的拉尼娜现象之中,也还是出现了“罕见三重拉尼娜”年,并且我国也出现了极端性的寒冷,居然北方出现了零下50度左右的极寒。

  所以,这一次拉尼娜预计又要出来了,大家也是害怕极端性的寒冷。

  

  这不,建立在这一段内容之下,同时韩国也在4.15时段发布消息指出,韩国的“人造太阳”在聚变能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其超导托卡马克先进研究 (KSTAR) 装置成功将等离子体环路加热至 1.8 亿华氏度(1 亿摄氏度),并维持了创纪录的 48 秒,这一成绩打破了该装置于 2021 年创造的 31 秒的世界纪录。当然,这个突破是韩国自己的突破,中国的人造太阳更不错。

  

  所以,世界都在建设人造太阳,各有各的突破,这不,也就扯到了“人造太阳”引发的气温的讨论。

  

中国有了“人造太阳”,今年冬季就不怕冷了?

  首先,“人造太阳”是一个比较通俗性的名字,它叫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简称“ITER”,这是因为它是一个能产生大规模核聚变反应的超导托克马克,所以俗称“人造太阳”。

  

  而我国在“人造太阳”方面的技术发展非常强,算得上世界前列了,其整个核能发展实施“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战略中,将聚变能作为解决能源问题的最终一步。

  而从中国的发展角度来讲,已经是多次实现了突破,2022年10月,中国环流三号等离子体电流实现115万安培,创造了我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

  2023年8月,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再次刷新我国磁约束聚变装置运行纪录。

  

  所以,不断突破,是不是真的可以将其运用干起来,改变气候呢?中国有了“人造太阳”,今年冬季就不怕冷了?小冰河时期也可以将其升温了?

  其实,这完全是大家脑洞太大了,人造太阳的确是可以提供能源需求。

  但是,它并不是真正的“太阳”,可以挂在天空来温暖大家,更加别说将其用来在小冰河时期出现的时候,进行升温了,简单来说——它就是一种解决能源的装置,而不是实际性的太阳。

  

  所以,根本没有这些自给性的能力。

  你说你怕冷不怕冷,与它有什么关系,没有关系,大家就是脑洞太大了。

  当然,这也是清洁能源研究的方向,是有必要的。毕竟实现了能源的自由利用,那也就间歇性的改变地球气候了,也不会遇到极端性的天气了。

  

那人造太阳有什么优势?

  打造“人造太阳”优势还是比较突出。

  

  我就简单说明几个,比如:

  第一、从核聚变燃料看,氘在海洋中大量存在,氚可以通过地球富含的锂元素转化。同时核聚变可用少量燃料收获巨大能量,一升海水里面提取出的氘燃料完全用于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相当于燃烧300升汽油。

  丰富的燃料储量和巨大的能量密度,意味着可以实现“能源自由”。

  第二,核聚变氘和氚反应的生成物是氦,对环境无害。同时由于核聚变反应的条件极其苛刻,任何一个条件不满足,聚变反应就会自动终止,具有固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因此,核聚变能凭借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固有安全性高等优点,而且也是人类改变能源格局的关键。

  

  所以,也期待世界各国可以在“人造太阳”上有所突破,早点实现商业化运行,这样地球冷热的问题,也就可以通过它间歇性改变了,主要是这种可以减少排放的需求,那个时候依靠它,排放也就少了,地球气候也就变好了。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来自于:四川
权利保护声明页/Notice to Right Holders

举报邮箱:jubao@vip.sina.com

Copyright © 1996-2024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